风积沙填筑路基土基质吸力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积沙填筑路基土在荒漠区独特的水、热、盐等赋存环境条件下,其基质吸力特征曲线也具有特殊性,对荒漠区道路的各项服务性能指标影响较大.为探究不同因素作用下荒漠区风积沙路基土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进行排序,以荒漠区风积沙路基土为试验土样,选取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含盐量、含盐种类、平衡温度为变量,使用滤纸法进行不同变量条件下土样基质吸力影响因素研究;使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设计正交试验,对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各因素对基质吸力影响的显著性顺序由大到小分别为初始含水率、初始干密度、含盐量、平衡温度.其中初始含水率和初始干密度对基质吸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初始含水率的增大使基质吸力急剧减小而后减小速率变缓;基质吸力与初始干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含盐量及平衡温度均对风积沙路基土基质吸力有一定的显著性影响,控制含水率不变,土中基质吸力值与平衡温度及含盐量呈正相关关系;控制含盐率不变,Na2SO4盐渍土中基质吸力相对Na2CO3盐渍土更大.初始干密度、平衡温度以及含盐量与初始含水率的多重耦合作用均对土中基质吸力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荒漠区风积沙填筑路基土工程施工.
其他文献
基于无人机、GIS和BIM技术,利用倾斜摄影与激光雷达形成GIS数据、工程地质调绘数据、工程钻探数据等成果,快速建立地表真三维GIS、地质体模型与道路模型的信息融合体.采用自
为优化中小跨径连续刚构桥逐跨节段拼装施工的边墩临时固结,以南昌市洪都高架桥PM45~PM48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软件建立“整体杆系+局部实体”的全桥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临时
目前,关于顺层岩质边坡失稳的研究多注重于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建立,而忽视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微构造等因素对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影响.以道路工程砂、泥岩互层边坡失
钢绞线斜拉索施工多采用循环牵引托板单根穿索工艺,由于循环绳和托板在HDPE护套管内挤占了钢绞线拉索的空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缠索、磨索、坠索等各种问题,严重损伤斜
依托广东某高速公路项目,根据SMA-13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实测温度数据和工后实测抗滑特征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SMA-13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和SMA-13抗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