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山阻击战中人民群众给解放军送饭用的铁水桶
1964年8月,辽沈战役纪念馆将其从辽宁黑山县张家屯农民张春生处征集的一只铁水桶,送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这只高36.5厘米、直径28厘米、桶口已变形的普通铁水桶上,布满了一百多个弹孔。它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群众在黑山阻击战期间支援解放军前线时的见证物。
黑山阻击战是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黑山、大虎山地区进行的一次坚守防御作战。黑山、大虎山位于辽河与医巫闾山山脉之间的走廊地带,是沈阳通往关内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蒋介石强令由东北“剿总”主力编成的“西进兵团”(又称廖耀湘兵团)从彰武、新立屯地区南进,企图夺取黑山、大虎山,以便重占锦州,打通北宁路。为阻止廖耀湘兵团西进,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和第一纵队1个师及内蒙军区骑兵第一师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组织坚守防御。时逢严冬初至,寒风凛冽,坚守阵地的解放军官兵因我运输线被切断,还只穿着一身单衣,吃饭也没有保障。但战士们个个斗志昂扬,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10月下旬,廖耀湘率领最精锐的机械化主力部队,像乌云一样黑压压地向黑山扑来。国民党军不仅在数量上超过坚守阵地的解放军5倍,而且武器装备也精良得多。24日这天,国民党军以5个师的兵力、出动200余架次飞机,动用200余门大炮,向解放军阵地发动全面进攻。位于黑山城东北的高家屯“一○一”高地,是敌人进攻的重点。廖耀湘亲自指挥部队不停地用重炮轰击,“一○一”阵地上浓烟遮天蔽日。尔后,廖耀湘又利用金圆券引诱士兵组成“敢死队”、“效忠党国先锋队”,后面再加上“督战队”,反复向解放军阵地发动进攻。坚守阵地的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等部以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与敌人浴血奋战,阵地几次失而复得,最终在其他部队的支援下,歼敌8000余人,胜利完成了阻止廖兵团西进的任务。
在黑山阻击战紧张激烈的战斗过程中,当地老百姓克服重重困难,冒着枪林弹雨,修路筑桥,给坚守阵地的解放军指战员送衣送饭,运送弹药,抢救伤员。这只铁水桶,就是当时群众支援前线时使用过的。乡亲们就是用这样的铁水桶,每天背着它,跋山涉水10多里,将饭或水送到战火纷飞的阵地。这只铁水桶上的累累弹痕,是国民党军的“杰作”。有一天,一位老乡送完饭后把水桶放在院子里,不料遭到了敌机的疯狂扫射,水桶的壁上被击穿了百余个弹孔。这只普通的铁水桶也因此成为黑山阻击战中东北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前线的历史见证。它深深地体现了东北人民与解放军深厚的鱼水之情。
架设“十人桥”的木梯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铺就了一条通往新中国的胜利之路,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发生在那个年代里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今天读来仍使人荡气回肠。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馆”的展厅中,可以看到一架普普通通的杉木梯,它记载的历史,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曲大无畏革命精神的赞歌。
1948年11月6日,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举行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速出击,迂回包围,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把蒋介石以徐州为重点分别部署的80万重兵肢离瓦解,分割成了互不联系的几块。
战役打响后,驻防在陇海铁路东段新安镇、阿湖地域的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国民党军第七兵团),急忙由运河东岸往西,向徐州方向逃跑。
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七师奉命追击黄百韬兵团第六十三军。11月8日晚,二十七师先头部队赶到沂河畔,当获悉沂河对岸堰头镇(今江苏埝头集)还有敌两个团后,第二十七师当即决定分数路涉渡沂河,攻占堰头镇。
堰头镇位于沂河西岸。深夜,驻扎堰头镇的敌人在河岸边燃起柴草照明,并用火力封锁河岸。解放军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团第一营尖兵连连长为了尽快让部队渡过沂河,围歼堰头镇之敌,命该连三班火速架设浮桥。随部队百里急行军追敌仍然带病参战的三班班长马选云受命后,立即率领战士潘福全、杨玉文跳入急流,用两架木梯在上面绑扎些木板,架起了一座很不稳定的浮桥。对岸敌人的火力不断朝河面扫射,摇摇晃晃的浮桥很难保证部队顺利通过。在这紧急关头,一排副排长范学福大喊一声:“没有桥腿,我们当桥腿。”于是一排三班的勇士们纷纷迅速跳入急流中,用自己的身躯和肩膀,架起了一座“人桥”。战士潘福全、杨玉文见用臂膀抬桥太高了,便一条腿跪在水里,一条腿支撑。战士孙树赞看见梯子不平,就用双手抬着梯子,保持平衡。副排长范学福和战士宋协国在水的最深处抬桥。这样以范学福、马选云等10位勇士为桥桩的浮桥架成了。他们朝岸边的突击队员高喊:“大胆地过吧,同志们!过吧!我们保险!”
这喊声像一道命令。第一营一、二、三连、机枪连,迅速依次由“十人桥”冲向对岸。
时值初冬之夜,江淮大地寒风阵阵,沂水冰冷刺骨。随着时间的推移,架桥勇士们被冻得嘴唇发紫,牙齿咯咯作响,体力渐渐不支,桥身不住地颤抖着,桥面也渐渐低下来。这时,年轻的共产党员宋协国大声喊道:“同志们,闭住嘴,咬紧牙,挺起腰来完成任务。”他还响亮地唱起了动员歌:“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的困难吓不倒咱……不怕水深到腰,再深再大,扛得了……”就这样,一个营的兵力安全渡河,迅速投入到战斗中。堰头镇围歼战从午夜开始,激战至9日拂晓,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第六十三军第一五二师第四五四团、第四五六团1个营以及军部直属分队等2000余人,第六十三军军长陈章在混战中狼狈地逃到窑湾,在那里随同他的第六十三军一起被歼灭。
十位勇士用身体架设浮桥时肩扛的木梯,解放后由南京军区作为革命文物征集保管,1959年移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
一串老北京(原北平)城门钥匙
在军事博物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收藏着一串珍贵的老北京(原北平)城门钥匙。这串钥匙共有10把,每把钥匙上都拴有一个小木块,上有标号、地名,10把钥匙分别为:第壹号,西直门车站;第贰号,西直门站台北;第叁号,西直门前;第肆号,西直门站台;第伍号,无说明;第陆号,复兴门;第柒号、第捌号,无说明;第玖号,阜城门;第拾号,西直门。这串钥匙除第伍、柒、捌号为中式外,其他均为西式,型制相同,正反面均有“鹰”图案,并标英文“CHIEF”。这串钥匙是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和平解放时,由北平国民党守军交给人民解放军的。
天津解放后,北平国民党守军25万人,陷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北平是华北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驰名的文化古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了保护这座文化古城,决定进行和平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同时,也命令部队做好攻城准备。
从1948年12月中旬起,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已就和平解放平津问题,同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的代表进行过多次谈判。傅作义经过中共北平秘密组织的耐心工作和北平开明人士的敦促,表示愿意接受和平改编,并派其副总司令邓宝珊到平津前线司令部洽谈。21日,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22日,国民党北平守军开始按协议撤离市区,进至指定地点接受改编。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一军奉命接管北平防务,分别从西直门、德胜门、复兴门进入北平城,执行警备北平的光荣任务。在换防中,北平国民党军队将这些城门钥匙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和平改编。这些城门钥匙,也就成为北平和平解放的象征和珍贵的历史纪念品。
李白烈士生前使用过的修理电台工具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些电台零件和修理电台的钳子、镊子、螺丝刀等工具。这是革命战争时期,在上海长期从事秘密工作的中共党员李白曾经使用过的工具。
李白于1910年生于湖南浏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报务员之一。红军长征时,李白任红军无线电队政治委员。从1937年起,李白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由延安到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上海,负责中共上海秘密党组织与中共中央的秘密联络工作。
在中共上海秘密组织的帮助下,他找到一间房子,并在里边的亭子间安装了电台,沟通了与党中央的联系。从此,不论是阴冷的冬天还是闷热的夏季,李白每天晚上都坚持工作,通过无线电讯号把消息传到革命圣地延安,中共中央就是通过这部电台指挥着上海党组织的对敌斗争。抗战胜利后,李白仍坚持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联络工作。
无论是在日军侵占时期的上海,还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从事无线电通讯工作是非常危险的,敌人采用各种办法侦听和破坏。为此,李白先后4次被日军和国民党逮捕,受尽了严刑拷打。但李白对党无限忠诚,始终坚贞不屈。1949年5月7日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党秘密杀害。李白牺牲后,他的爱人写了《血仇的回忆》一书,真实地记录了李白忠心耿耿为革命工作直至牺牲的过程。
解放后,为了纪念李白烈士,以他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中李侠对党忠心耿耿、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事迹,真实地再现了李白烈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