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其中开颅手术75例,保守治疗25例。治愈75例,占75%;好转14例,占14%;死亡11例,占11%。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重度 颅脑外伤 开颅 护理
2010年5月—2015年3月,我院共收治100例颅脑外伤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5年3月,我院共收治100例颅脑外伤患者,男71例,女29例;年龄15~71岁,平均43岁。车祸伤55例,坠跌伤25例,打击伤16例,其他伤4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严重脑挫裂伤20例,颅骨骨折12例,硬膜外血肿7例,颅骨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12例,脑挫伤伴各种颅内血肿23例。本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精神紧张、近事遗忘等症状。
1.2 结果及预后
本组病例均住院治疗,住院时间3~132天。其中行开颅手术75例,保守治疗25例。治愈75例,占75%,好转14例,占14%,死亡11例,占11%。护理
2 一般护理
2.1 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变化可反映颅内压的改变,血压逐渐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大,常提示颅内压升高;呼吸次数明显减慢,出现鼾声、叹息样、抽泣样呼吸则提示病情危重,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瞳孔反映颅脑伤情的变化,急性期15~30min观察1次瞳孔,做好记录,如双侧瞳孔不等大,则一侧瞳孔散大,另一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提示有脑疝发生。
2.2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减轻脑的继发性损伤,又可避免呼吸道感染。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与异物,若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呼吸道发生阻塞时,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以免加重脑氧而危及生命。舌根后坠可用舌钳将舌牵出,确保有效的氧供给。
2.3 体位护理
颅底骨折耳鼻出血时,患者取头高(15°~30°)足低位,以防血液倒流加重颅内积血,禁止耳道填满,减少颅内逆行性感染的发生。呕吐时取头侧位,以便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因误吸而引起的窒息。颅脑外伤伴颈椎脱位时,要保持头-颈轴的一致,翻身时一人抱稳头部,另一人帮助翻身,以防颈椎过仰或过屈加重颈髓损伤[1]。
2.4 防止颅内感染
剃发应彻底,但不要损伤头皮,以免增加感染机会。有脑积液漏者,应避免堵塞,床头抬高15°~30°,头转向脑积液一侧。用酒精消毒外耳及鼻腔,需鼻饲和吸痰者可以在脑积液的对侧进行。
2.5 饮食护理
提供含营养成分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专人负责照顾。对于昏迷患者可采取鼻饲,鼻饲流食应间隔1次/2 h(夜间除外)。
2.6 高热护理
每4 h测体温1次。通过降温,可以降低组织代谢,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脑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2]。
2.7 气管切开的护理 严格执行病房隔离消毒制度。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病人,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需进行吸痰。用具需每日常规消毒1~2次,每根吸痰管仅用1次。每日间隔吸痰3~4次,每次吸痰10~15s,可反复3~5次,直到听不见痰鸣音为止。每2~3h翻身1次,翻身期间配合叩拍背部[3]。每日雾化吸入2~3次,并在气管切开套管处覆盖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套管清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2.8 保证有效氧供
持续低流量给氧,掌握鼻导管吸入的部位,预防无效吸氧;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
3 康复期护理
3.1 脑外伤病人较易发生智能障碍后遗症。应注意尽早开始各种机能训练和康复治疗护理。要加强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基础护理和培训[4]。尤其对生活不能自理者,要进行生活习惯训练,防止精神状态继续衰退。病人只要不是严重痴呆应定时引导排便,养成规律解便的习惯。
3.2 肢体按摩应从远端关节开始,应按肢体正常功能方向开始,先行被动运动。活动从短时间小运动开始,逐步增量。应鼓励尽早恢复自主活动。
3.3 对失语病人,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先从病人受损最轻的言语功能着手,如运用姿势性言语,眼神,手势等进行交流。然后再用具体物品,单字,单词,短句进行训练。言语训练时,发音练习要尽早开始。智能训练过程,作业训练应尽早进行。
3.4 心理护理
3.4.1 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中女性较多,情绪多变,针对这一特点,认真倾听其主诉,耐心解释其提出的问题,引导其阅读一些娱乐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令人快乐的电视节目,在生活上予以关心照顾,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使他们感觉到温暖,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3.4.2 解除疑虑大多数病人认为自己病情非常严重,对今后的生活及工作顾虑重重,怀疑自己能否正常工作与生活。对此从医学角度向病人讲解,诚恳地告诉他们各项检查都正常,只要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很快便能痊愈,而且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3.4.3 鼓励因此类病人大多无器质性病变,在情绪稳定时,都能做一些很细致的工作,所以,及时地给予引导,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有一个客观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只要观察要点仔细,牢固地掌握病人的病情及预见性地观察到了病人的病情变化的转折点,对于病人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挽救了一个病人的生命,也就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赵玉琦,杨芳,王秀英.颅脑外伤的现代抢救模式简介-脑外伤单元.2010年第8期.
[2]李新桂.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学应用 2010,4(8).
[3]曹新建.王学军.等.105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疗效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7).
[4]周格丽.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护理研究.2010(19) .
作者简介:孙娜(1981.9-),女,河北唐山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
【关键词】 重度 颅脑外伤 开颅 护理
2010年5月—2015年3月,我院共收治100例颅脑外伤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5年3月,我院共收治100例颅脑外伤患者,男71例,女29例;年龄15~71岁,平均43岁。车祸伤55例,坠跌伤25例,打击伤16例,其他伤4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严重脑挫裂伤20例,颅骨骨折12例,硬膜外血肿7例,颅骨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12例,脑挫伤伴各种颅内血肿23例。本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精神紧张、近事遗忘等症状。
1.2 结果及预后
本组病例均住院治疗,住院时间3~132天。其中行开颅手术75例,保守治疗25例。治愈75例,占75%,好转14例,占14%,死亡11例,占11%。护理
2 一般护理
2.1 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变化可反映颅内压的改变,血压逐渐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大,常提示颅内压升高;呼吸次数明显减慢,出现鼾声、叹息样、抽泣样呼吸则提示病情危重,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瞳孔反映颅脑伤情的变化,急性期15~30min观察1次瞳孔,做好记录,如双侧瞳孔不等大,则一侧瞳孔散大,另一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提示有脑疝发生。
2.2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减轻脑的继发性损伤,又可避免呼吸道感染。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与异物,若气管内分泌物增多,呼吸道发生阻塞时,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以免加重脑氧而危及生命。舌根后坠可用舌钳将舌牵出,确保有效的氧供给。
2.3 体位护理
颅底骨折耳鼻出血时,患者取头高(15°~30°)足低位,以防血液倒流加重颅内积血,禁止耳道填满,减少颅内逆行性感染的发生。呕吐时取头侧位,以便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因误吸而引起的窒息。颅脑外伤伴颈椎脱位时,要保持头-颈轴的一致,翻身时一人抱稳头部,另一人帮助翻身,以防颈椎过仰或过屈加重颈髓损伤[1]。
2.4 防止颅内感染
剃发应彻底,但不要损伤头皮,以免增加感染机会。有脑积液漏者,应避免堵塞,床头抬高15°~30°,头转向脑积液一侧。用酒精消毒外耳及鼻腔,需鼻饲和吸痰者可以在脑积液的对侧进行。
2.5 饮食护理
提供含营养成分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专人负责照顾。对于昏迷患者可采取鼻饲,鼻饲流食应间隔1次/2 h(夜间除外)。
2.6 高热护理
每4 h测体温1次。通过降温,可以降低组织代谢,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脑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受伤脑细胞的恢复[2]。
2.7 气管切开的护理 严格执行病房隔离消毒制度。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病人,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需进行吸痰。用具需每日常规消毒1~2次,每根吸痰管仅用1次。每日间隔吸痰3~4次,每次吸痰10~15s,可反复3~5次,直到听不见痰鸣音为止。每2~3h翻身1次,翻身期间配合叩拍背部[3]。每日雾化吸入2~3次,并在气管切开套管处覆盖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套管清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2.8 保证有效氧供
持续低流量给氧,掌握鼻导管吸入的部位,预防无效吸氧;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
3 康复期护理
3.1 脑外伤病人较易发生智能障碍后遗症。应注意尽早开始各种机能训练和康复治疗护理。要加强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基础护理和培训[4]。尤其对生活不能自理者,要进行生活习惯训练,防止精神状态继续衰退。病人只要不是严重痴呆应定时引导排便,养成规律解便的习惯。
3.2 肢体按摩应从远端关节开始,应按肢体正常功能方向开始,先行被动运动。活动从短时间小运动开始,逐步增量。应鼓励尽早恢复自主活动。
3.3 对失语病人,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先从病人受损最轻的言语功能着手,如运用姿势性言语,眼神,手势等进行交流。然后再用具体物品,单字,单词,短句进行训练。言语训练时,发音练习要尽早开始。智能训练过程,作业训练应尽早进行。
3.4 心理护理
3.4.1 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人中女性较多,情绪多变,针对这一特点,认真倾听其主诉,耐心解释其提出的问题,引导其阅读一些娱乐方面的书籍,观看一些令人快乐的电视节目,在生活上予以关心照顾,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使他们感觉到温暖,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3.4.2 解除疑虑大多数病人认为自己病情非常严重,对今后的生活及工作顾虑重重,怀疑自己能否正常工作与生活。对此从医学角度向病人讲解,诚恳地告诉他们各项检查都正常,只要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很快便能痊愈,而且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3.4.3 鼓励因此类病人大多无器质性病变,在情绪稳定时,都能做一些很细致的工作,所以,及时地给予引导,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有一个客观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只要观察要点仔细,牢固地掌握病人的病情及预见性地观察到了病人的病情变化的转折点,对于病人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挽救了一个病人的生命,也就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赵玉琦,杨芳,王秀英.颅脑外伤的现代抢救模式简介-脑外伤单元.2010年第8期.
[2]李新桂.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学应用 2010,4(8).
[3]曹新建.王学军.等.105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疗效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7).
[4]周格丽.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护理研究.2010(19) .
作者简介:孙娜(1981.9-),女,河北唐山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危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