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众学习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明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市民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各种新的大众学习平台不断涌现。“花都市民学堂”就是广州市花都区围绕文明城市创建,以“市民参与工程”为主题开展的系列特色活动之一,是针对市民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市民素质、推进市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本文以“花都市民学堂”为例,分析新时期大众学习平台产生的动因、承担的职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为这些向基层群众传播先进文化新载体的探索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众学习平台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55-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的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大众中渐趋确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各地纷纷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创办学习型城市的行动口号。 “花都市民学堂”自2009年10月创立以来,本着“传播先进文化、培育人文精神、共享文明成果、提升城市品位、共建和谐花都”的宗旨,突出和强化“求知、鉴赏、交流、分享”的主题,紧密结合花都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城市形态,围绕家庭教育、医疗保健、文明礼仪、成才成长、投资理财等主题,已成功举办90期,受益群众达到数万人。目前,“花都市民学堂”已成为花都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成为群众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新時期大众学习平台产生的动因分析
  从古代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到近代传统书院开馆授徒,再到现代新兴传媒开启民智,学堂文化并非今天才有。但是,现在以“大学堂”为特征的新的大众学习平台的兴起,是因为与过去相比,传播环境、传播对象、传播条件等都发生了根本改变。首先,我们以“花都市民学堂”产生的原因入手来分析新时期大众学习平台产生的动因。
  1.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发展对市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2.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
  3.随着文化建设动力的不断增大,政府推进文化传播的力度越来越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也为我国今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期大众学习平台承载的社会职能
  新时期的大众学习平台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和知识,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传递着社会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促使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花都市民学堂”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既可以满足人们面对面交流的需要,又能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让人们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问题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认识。
  从实际效果看,“花都市民学堂”已经成为花都区文化建设中十分具有吸引力、渗透力的传播形式和载体,对于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优势。第一,“花都市民学堂”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花都市民学堂”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以举办形式多样性,举办内容灵活性,举办地点范围广等独特个性,满足了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第二,“花都市民学堂”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它已经成为提高群众文化素质,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重要载体。它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地为学堂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学堂的全民参与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了影响群众、凝聚人心的目的,起到共同激励、共谋发展、实现有为跨越的效果,提升了整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第三,“花都市民学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市民学堂”既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健康、居家安全等各方面知识,同时在讲座中穿插群众节目,也为群众提供了表演的舞台。
  总体而言,以“花都市民学堂”为代表的新时期大众学习平台主要承担了以下职能:
  1.舆论导向功能。大众学习平台既是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是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大众学习平台在舆论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花都市民学堂”充分发挥了舆论导向的作用,不仅要满足本地区群众文化的需要,还要紧紧围绕广州市和花都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负责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出去,把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宣传出去。
  2.价值引领功能。借助日益发展的媒体技术,大众学习平台间接影响人们对自身活动规范的评价、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日益趋向多元化、多样化。“花都市民学堂”立志从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出发,在组织者和群众之间交流感情、沟通信息。实践证明,“学堂”文化作为各类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特别是提供了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学堂里,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基层文化根基得以创建巩固,成为构建学习型城市的一座重要平台。
  3.社会整合功能。大众学习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使人们的心更贴近了,增强了人们的社会感和责任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花都市民学堂”紧紧围绕提高花都人素质这一根本指导思想,做了大量的调查,包括问卷调查、民生谈话、记者采访等,确定讲座的重点方向,想方设法增强讲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2012年针对老师群体举办的“弘扬奉献精神 争做优秀教师”讲座。
  三、完善新时期大众学习平台的思考   实践表明,以“花都市民学堂”为代表的新时期大众学习平台,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促进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但基层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市民的文化需求也会不断地增长。因此,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花都市民学堂”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要逐步搭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团体、民众的桥梁,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着力提高传播先进文化的水平,努力将“花都市民学堂”打造成花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1.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升“学堂”的影响力。
  一是把满足受众需求作为出发点,保持“花都市民学堂”的长期性。从目前的情况看,“市民学堂”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巨大魅力。但在这样一个信息日益巨量化和高速化的全新时代,应该把“市民学堂”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工程,努力办出特色,从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影响。花都群众之所以喜欢“市民讲堂”,除了讲座选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还因为听课比较轻松,可以不做记录,没有任何壓力。在这种可以会心一笑、可以使劲鼓掌的文化氛围中,学习真正是一种心灵的释放。
  二是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方法,扩大学堂的辐射面。实践证明,“花都市民学堂”这种公益性的学习载体、平民化的文化殿堂,必须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三是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参与,提升学堂的实际效果。要保持和提升“市民学堂”的良好效果,必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动员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第一,必须确保政府的主导地位,正确地引领“花都市民学堂”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保证“花都市民学堂”能坚持不懈地办下去。第二,必须顺应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逐步引进社团组织支持参与。一是加强与花都区志愿者团队的联系,增强市民学堂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工作负担,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畅性和渗透力。二是可以采取横向联合的方式,加强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
  2.把握舆论导向,不断强化学习平台的社会作用。
  一是要把大众学习平台作为弘扬主旋律的阵地。大众学习平台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播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思想建设的重任。从花都来看,“花都市民学堂”为了扩大影响力,积极加强社会宣传,在花都区新华街38个居委会树立了学堂宣传栏;利用区电视台这个平台发布讲座预告;建立了网络学堂,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亲临讲座现场的市民,可以直接上网观看。同时,“花都市民学堂”已经与区作协、区教育局、区卫生局等单位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师资合作关系。
  二是要把大众学习平台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人民群众依然是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的绝对依靠力量。大众的学习平台应当密切联系群众,贴近群众们的生活,反映群众的呼声。
  结合以上经验与思考,“花都市民学堂”作为一个共同学习交流、共享知识信息的大众学习平台,是文化社会核心理念的生活化宣导,更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我们将以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为支柱;以推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调,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同时,保持合作与自主并进的运作模式,搭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团体、民众的桥梁,努力将“花都市民学堂”打造成花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学习型城市:富民强市的活力源泉”,学习时报,2007
  [3]“市民学堂:提升市民素质的亮点工程”,南京日报,2005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使得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受到世俗不良习气的影响,这些影响无论是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还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旨在找出这项不良现象中的根本问题,力求寻找解决的途径,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们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服务广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
期刊
【摘要】职业岗位能力是就业的基本保障。高职教育强调应用能力培养,需要构建适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来保证培养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与现状,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骨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例,从目标体系、教学内容、双师队伍和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岗位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生产过程自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艺术节是许多高校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是大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也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良好平台,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就如何提升高校文化艺术节的育人效应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 文化艺术节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5-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
期刊
双生病毒-媒介昆虫-宿主植物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宿主植物在受到植食性昆虫取食或病原物侵染时可诱导其产生不同的防御反应,包括引起植物营养物质的改变、诱导植物防御物质的变化及植株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产生和积累等。本研究以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为材料,比较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取食及其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共侵染后普通烟植株中
【摘要】长期以来,校外實习基地都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校外实习基地更能注重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专业,学会实践技能的操作。这当中牵涉到实习基地的运行与管理事宜,本文旨在探讨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以期为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学专业 校外实习基地 管理 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01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校外实习基地建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学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和社会所认可。但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如何不断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引进“双技能”培养方案来提高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育技术 双技能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教改项目“农业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期刊
【摘要】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普及双语教学的需要,必须转变集中面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需重点解决好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教材及课件的层次化和“教”与“学”的互动化等问题。  【关键词】新疆 双语教学 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45-01  目前,新疆各地双语教育工作正在逐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家畜繁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民族班家畜繁殖学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可为民族班家畜繁殖学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族班 家畜繁殖学 教学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1004)。  【中图分类号】S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53-01  家畜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为例,论述了教材插图的利用对于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利用插图设置相应的问题和情境;二是利用插图实现课堂教学的自然过渡;三是利用插图深化历史知识。同时也可自制相关图片来配合历史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材插图 教学 运用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针对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分析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建立一种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工科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并结合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展示了我院在建立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工科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指出了具体化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学科竞赛 工科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方法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22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