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思復念”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mlp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在贻著《训诂学》(中华书局2005版)一书在“辨析古书异例”中认为有三字一义而并列复用者,举例如下:“乐府诗《妇病行》:‘行当折腰,思復念之。’闻一多云:‘復、念叠义连语,復亦念也。’则思、復、念亦三字一义。”李平先生《“思復念”不是同义连用》(《汉字文化》2009年第三期。下简称《思》文)一文认为,“思”和“念”同为动词,表思念、怀念之义,但“復”(简化作“复”)在汉语史上的主要义项有“返、报复、回答、再、又”等,而在两个动词性词语的中间,一般用作连词,为“并且、又”的意义,起强调作用,并举《淮南子》 “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等书证以证之。笔者认为此说不妥。
  《思》文认为“復”在两个动词性词语的中间,一般用作连词,为“并且、又”的意义。笔者查阅了手头各家的虚词词典,均未能找到“復”在两个动词性词语中间作连词用之例。如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復:并列连词。连接名词或名词短语,可译为‘与’、‘及’、‘和’等。舞女及燕姬,倡楼復荡妇。(南朝梁·简文帝《执笔戏书诗》)”。其实,《思》文所举书证《淮南子》中的“復”,它用于动词谓语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再次发生,符合副词的语法功能,所以它应该是副词。大多的虚词词典均谈到了“復”的这种用法,如杨伯峻《古汉语虚词》:“在诗词中,因辞句紧缩,‘復’连系两个谓词,似是连词,实际仍是副词。”并举书证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復长啸。”所以,《淮南子》中的“復”理解为副词较为恰当。
  《思》文还提到,“思”和“念”是动词,二者同为“思念、怀念”之义,那么,“復”连系的便是两个同义的动词。就笔者所接触到的古代文献来看,復作“并且、又”来讲时,它连系的应为不同意义的词语。如:
  (1)原识昆明路,乘流饮復栖。
  (郭茂倩《乐府诗集·汉铙歌上》)
  (2)当是时,诸侯见楚彊汉败,还皆去汉復为楚。塞王欣亡入楚。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3)越王勾践率兵復伐败吴师于笠泽。楚灭陈。(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
  (4)已去復还居之,若居之而角者,若动者,绕环之,及乍前乍后,乍左乍右,殃愈甚。
  (班固《汉书·天文志》)
  (5)夫差立,句践乘胜復伐吴。
  (班固《汉书·地理志》)
  当然,在诗词歌谣等韵文中,“復”表示重复的用法常以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出现,如:
  (6)唧唧復唧唧,木兰当户织。
  (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二首》)
  (7)叹息復叹息,谁是长少年?
  (杨万里《感秋》)
  此时“復”后连系的动词不能带宾语,但“思復念”却与其后的“之”形成动宾结构,因此,如果把“復”理解为“并且、又”,“思復念”便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事实上,郭在贻先生认为“思復念”三字一义并不错。“思”和“念”同训为念,表记住、思念,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復”是否也训为念?“復”有“念”义,闻一多先生曾对这个问题作过很好的论述。《闻一多全集》第二册《诗经通义》:“《诗经·大雅·桑柔》篇上文‘弗求弗迪,’求、迪义近,则下‘是顾是復,’顾、復亦然。顾,念也。復亦训念。復之义为往復,往復思之亦谓之復。《说文》曰:‘念,常思也,’常思即往復思之,故念亦谓之復。”闻一多通过对古籍材料的分析,并借助古人注释,进而求得“復”、“念”同义。
  另外,闻一多还指出了“復”与“服”通。《闻一多全集》第二册《诗经通义》:“又与服通,《书·康诰》曰:‘要囚服念五六日,’服念亦復念。《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郭注曰:‘服者,思存之谓,’思存即思念。”闻一多的观点固然不错,但不够具体详尽。復、服是通假字。首先,从声音上看,復与服古同音:復、服都是奉纽,屋韵。那么,这两个字在上古的读音是基本相同的,音近义通。其次,二者通假关系的书证古已有之,并且均表思念义。《庄子·田子方》:“吾服汝也甚忘。”成玄英疏:“復者,寻思之谓也。”是成本服作復。可见復和服能构成通假关系,表思念。这种观点也被现代不少学者所接受,如宋协周《中华古典诗词辞典》在鉴赏《妇病行》一诗时,对“思復念之”是这样分析的:“复,通‘服’,思念。此三个同义词连用,即思念之。”
  同义连用是古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思”、“復”连用同义,也不在少数。如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太平经》卷一百十《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自分不知所奉上,虽自天有珍奇可好者,思復上之。”《文选·鲍明远〈还都道中作一首〉》:“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唐·李善注:“古歌曰:‘离家千里客,戚戚多思復。’”以上的“思復”都是同义连用,表思念义。“思復”作为同义复词,在语序上又是可以颠倒的。《太平经》卷一百十《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有身不自念,当念谁乎?有身不自责,当责谁乎?復思此言,无怨鬼神。”又卷一百十四《见诫不触恶诀》:“天书文欲使人为善,不欲闻其恶也。故自命簿不全耳,无可大怪也。详復思之,勿懈也。”
  因此,乐府诗《妇病行》“行当折腰,思復念之”中的“思復念”应当是三字一义而并列复用者,如果训復为再、又,则完全曲解了这个词语的语义。
  参考文献
  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6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
  宋协周《中华古典诗词辞典》,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通讯地址:310036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