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广场上举行,77名中学生齐声诵读了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发出了南京对和平的呼唤;十二年前,在同样的地点,第一篇《和平宣言》被诵咏。它们都出自同一人之手——南京作家冯亦同。
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来到南京玄武湖边城墙下的一个小区,找到冯亦同先生的家,听他讲述《和平宣言》的故事。
六次创作《和平宣言》
在战争问题上,日本右翼历来坚持顽固的立场,否定历史、抹煞事实。进入新世纪,日本二战军人东史郎被起诉一案备受关注。东史郎将自己在侵华期间的日记整理成《东史郎日记》出版,以此向中国人民谢罪,并无情地揭露了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激怒了日本右翼。随之而来的“东史郎败诉”的消息激起南京人民义愤,2002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提议南京应以城市的名义发表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南京的声音。
以城市的名义发表和平宣言并不少见,日本作为战争的非正义方,它的广岛和长崎作为原子弹爆炸受害城市,常年发出和平宣言。
朱成山的提议很快付诸实际,当时冯亦同作为几位起草者之一写出文稿,被主管单位采纳。他曾经参与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的筹备工作,《和平颂》的文字创意和曲目介绍的解说词都出自其手,为此他以饱满的情绪写下的《和平宣言》一下被选中,南京的第一篇《和平宣言》就此诞生。
从2002年开始,冯亦同先后五次应邀执笔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际和平集会撰写《和平宣言》,加上国家公祭《和平宣言》,他一共撰写了六篇《和平宣言》。
为公祭日撰写诗经体《和平宣言》
2014年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和平宣言》由77名青少年诵读,77名青少年寓意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周年。当这77个尚显幼嫩的童声吟诵时,第一句话就是:“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这是冯亦同对这座古城的恋恋情怀,“我要让世人都看到古都南京的美,也看到这份美是如何被践踏、毁灭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自2002年第一次撰写《和平宣言》之后,连续五年间的《和平宣言》,都由冯亦同以政论体来撰写;反而是在年逾古稀之年,他回到中国诗人最初的热爱,选择中国最古老的诗体、四言二节拍的诗经体来展现当代中国人对和平的呼唤。
从五次撰写“政论体”《和平宣言》到为首个国家公祭日撰写“诗经体”《和平宣言》,冯老说,尽管每次撰写都力求情理交融,但毫无疑问这次创作的挑战更大。怀着对南京深深的热爱和对国家立法举办公祭日的敬重,他初稿写了400字,把秦淮风光、宝船遗址、天下文枢等有关南京的美好景物都写了进去,其后四易其稿,最终凝炼成240字。包括咏城史、大屠杀灾难的描绘、对日本右翼的反驳和对和平的表述。
选择诗经体,冯亦同更多的是出于对整个国家公祭的考虑,“这是一次国家层面的公祭,以举国之礼来祭奠亡者,这样郑重的场面只有古诗经体才能显出其端庄、其郑重。”冯亦同解释,以四字一句,两句一节,采用韵文体,句句押韵,朗朗上口,由多人吟诵,格外体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国家之礼仪。
“中国人讲究道与德,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这是中国先贤的智慧,中国人历来是热爱和平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两句来自《礼记》,“大德曰生”取自《周易》,冯亦同以这两句经典名句为主题,在《和平宣言》中写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十六字。“和气致祥四个字是我创作衍生的,这个意思非常明了,以和为贵,只有和平才能带来祥和与幸福,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冯老解释说,《和平宣言》要表达的就是为全人类祈福,远离战争,珍重生命。
74岁的冯亦同在南京求学、工作、生活几十年,南京已是他的第二故乡和心灵家园,南京山水城林的自然风貌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他创作的源泉。“我是一位在南京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我的职业一开始是从事语文教学,后来进行文学写作和文学组织工作。南京是文化古都,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座城市让我们穷尽一生都读不完,我们所有人都在读,整个世界都在读。”
“作为一个文人,我们如果能为这个城市服务,哪怕留下一个字,我想都是我们终生的荣耀。我以中华民族最为古老而美好的诗歌题材,以中华先贤流传千年的遗训来撰写首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就是想表达中国民众对战争的痛恶,对亡者的哀痛和对和平的期待,作为一位诗人,这是我莫大的荣幸。”
“如果说一年中可以有一天给予一个城市,我要说:12月13日属于南京!我们要把这个日子高高的举起,30万人生命啊,因为这30万人的生命,南京才长出了市树的挺拔和市花的坚贞!”
父母给他留下私人记忆
上世纪三十年代冯亦同的父母都在南京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在南京大屠杀开始之前回到了老家扬州市宝应县农村,他们都是幸存者。 父亲冯立生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母亲是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学生,他们都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夫妇俩在抗战爆发后,拒绝汪伪政权邀他们回南京编教材的拉拢利诱,宁可在乡间挨饿受穷。
回乡后应家乡失学青年之请,冯立生先生以一人之力在水乡柳堡办起了“冯氏补习团”,学生来自四乡八镇,从开始的十几位,到后来近百名。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教出来的学生不乏考入西南联大、北方交大者。
1940年新四军到苏北(中)农村开辟新的根据地,冯立生成了新四军统战的对象。1941年,冯立生参加了苏北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妻子则在苏北行署从事儿童教育,两人成为家乡根据地人民教育的开创者。在宝应县两次解放后,冯立生两度出任宝应县中学校长。
而冯亦同的中学时光,是在扬州中学度过的。他回想,当时语文课程改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其中,“文学”这门课,就是从遥远的《诗经》讲起,由此奠定了他对于文学的热爱,他也从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这样的成长历程,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使得冯亦同对和平与战争有了深刻的认识。74岁的冯亦同老人感慨,从私人记忆到国家记忆,2014年的首个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可以说是自己创作生涯中一个难得的纪念,“从个人层面说,对我已故的父母也算是有了一份交代,我已经把他们对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眷恋、一生的期盼与祝福,都带进了这篇和平宣言,带给了更多的人们。”
愿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冯亦同非常“时髦”,他不仅用电脑进行创作,还坚持他的博客更新。他用一张站在二月兰前的照片做博客头像,并向我讲述了中日“和平之花”的故事。
紫金草原生长于南京紫金山下,南京人习惯称之为“二月兰”。1939年春天,曾经在战前到过南京的日军军医山口诚太郎随侵华日军再次来到南京城。他发现南京以往的繁华已被战火摧毁,到处是废墟和白骨,还有坍塌的城墙,看到的一切让他惊诧和不安。不久他就被遣回日本。回国前他在南京紫金山下采集了一些种子,那是一种在战争废墟上倔强盛开的紫色野花。
1940年春天,山口家的院子里开满紫色小花。山口没敢将他在南京看到的一切对人提起,只写了一篇短文连同他带回来的种子一起分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短文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从中国大陆带回来的,我给它取名叫紫金草,如果你喜欢的话,就撒在你的庭院里吧……
此后20多年,为了让紫金草在日本更多地方生长,山口每年都将采集的种子装满麻袋,乘上火车,一路抛出火车窗外……
如今,紫金花已开遍日本各地,被视为“和平之花”。
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女教师大门高子和作曲家大西进以此故事为背景,创作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成立“紫金草合唱团”,合唱团以“不忘历史,面向未来”为团训。才几年时间,“紫金草,和平之花”的歌声就飞遍了东京、福冈、大阪、奈良等许多地方,听众反响强烈。
冯亦同与大门高子女士有过交流,大门高子曾在2006年举办的中国南京国际和平论坛上说:“像呵护花儿(紫金草)一样,去维护世界和平。”两人虽然语言不通,但冯亦同明白紫金草已经扎根在渴望和平的大门高子心里。
今天,安倍之流仍美化侵略行径、否认南京大屠杀,但不少有良知的日本人铭记那场灾难,并以不同方式进行忏悔赎罪。冯亦同坚信右翼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日本人是和我们一样爱好和平的:“南京是博爱之都,实际上也是深受战争之苦。和平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其实也是一门学问。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爱好和平的,包括日本人也是。归根到底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真正的正能量,任何的偏见、顽固的立场,毕竟还是极少数。它不能长久,不能成立。我们要警惕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种子,在和平时期,希望这不要成为他们的劣根性,互相之间应该架起友谊的桥梁,这对两国人民、对世界人民都有好处。”
冯亦同是在2014年国庆节前接到写作任务的,在国庆节期间,他两次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两天,他看到广场上成千上万的人们,自发地来到这里,缅怀30万遇难同胞。这个场景让冯亦同感到非常震撼,他觉得,这些参观者本身,就是一篇“万言书”,他们每个人都是《和平宣言》中的一个字,如果要凝聚起来,那就是“爱”:爱南京、爱中国、爱世界、爱和平。
(责任编辑 刘顺发)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广场上举行,77名中学生齐声诵读了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发出了南京对和平的呼唤;十二年前,在同样的地点,第一篇《和平宣言》被诵咏。它们都出自同一人之手——南京作家冯亦同。
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来到南京玄武湖边城墙下的一个小区,找到冯亦同先生的家,听他讲述《和平宣言》的故事。
六次创作《和平宣言》
在战争问题上,日本右翼历来坚持顽固的立场,否定历史、抹煞事实。进入新世纪,日本二战军人东史郎被起诉一案备受关注。东史郎将自己在侵华期间的日记整理成《东史郎日记》出版,以此向中国人民谢罪,并无情地揭露了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激怒了日本右翼。随之而来的“东史郎败诉”的消息激起南京人民义愤,2002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提议南京应以城市的名义发表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南京的声音。
以城市的名义发表和平宣言并不少见,日本作为战争的非正义方,它的广岛和长崎作为原子弹爆炸受害城市,常年发出和平宣言。
朱成山的提议很快付诸实际,当时冯亦同作为几位起草者之一写出文稿,被主管单位采纳。他曾经参与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的筹备工作,《和平颂》的文字创意和曲目介绍的解说词都出自其手,为此他以饱满的情绪写下的《和平宣言》一下被选中,南京的第一篇《和平宣言》就此诞生。
从2002年开始,冯亦同先后五次应邀执笔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际和平集会撰写《和平宣言》,加上国家公祭《和平宣言》,他一共撰写了六篇《和平宣言》。
为公祭日撰写诗经体《和平宣言》
2014年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和平宣言》由77名青少年诵读,77名青少年寓意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周年。当这77个尚显幼嫩的童声吟诵时,第一句话就是:“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这是冯亦同对这座古城的恋恋情怀,“我要让世人都看到古都南京的美,也看到这份美是如何被践踏、毁灭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自2002年第一次撰写《和平宣言》之后,连续五年间的《和平宣言》,都由冯亦同以政论体来撰写;反而是在年逾古稀之年,他回到中国诗人最初的热爱,选择中国最古老的诗体、四言二节拍的诗经体来展现当代中国人对和平的呼唤。
从五次撰写“政论体”《和平宣言》到为首个国家公祭日撰写“诗经体”《和平宣言》,冯老说,尽管每次撰写都力求情理交融,但毫无疑问这次创作的挑战更大。怀着对南京深深的热爱和对国家立法举办公祭日的敬重,他初稿写了400字,把秦淮风光、宝船遗址、天下文枢等有关南京的美好景物都写了进去,其后四易其稿,最终凝炼成240字。包括咏城史、大屠杀灾难的描绘、对日本右翼的反驳和对和平的表述。
选择诗经体,冯亦同更多的是出于对整个国家公祭的考虑,“这是一次国家层面的公祭,以举国之礼来祭奠亡者,这样郑重的场面只有古诗经体才能显出其端庄、其郑重。”冯亦同解释,以四字一句,两句一节,采用韵文体,句句押韵,朗朗上口,由多人吟诵,格外体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国家之礼仪。
“中国人讲究道与德,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这是中国先贤的智慧,中国人历来是热爱和平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两句来自《礼记》,“大德曰生”取自《周易》,冯亦同以这两句经典名句为主题,在《和平宣言》中写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十六字。“和气致祥四个字是我创作衍生的,这个意思非常明了,以和为贵,只有和平才能带来祥和与幸福,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冯老解释说,《和平宣言》要表达的就是为全人类祈福,远离战争,珍重生命。
74岁的冯亦同在南京求学、工作、生活几十年,南京已是他的第二故乡和心灵家园,南京山水城林的自然风貌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都是他创作的源泉。“我是一位在南京居住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我的职业一开始是从事语文教学,后来进行文学写作和文学组织工作。南京是文化古都,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座城市让我们穷尽一生都读不完,我们所有人都在读,整个世界都在读。”
“作为一个文人,我们如果能为这个城市服务,哪怕留下一个字,我想都是我们终生的荣耀。我以中华民族最为古老而美好的诗歌题材,以中华先贤流传千年的遗训来撰写首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就是想表达中国民众对战争的痛恶,对亡者的哀痛和对和平的期待,作为一位诗人,这是我莫大的荣幸。”
“如果说一年中可以有一天给予一个城市,我要说:12月13日属于南京!我们要把这个日子高高的举起,30万人生命啊,因为这30万人的生命,南京才长出了市树的挺拔和市花的坚贞!”
父母给他留下私人记忆
上世纪三十年代冯亦同的父母都在南京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在南京大屠杀开始之前回到了老家扬州市宝应县农村,他们都是幸存者。 父亲冯立生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母亲是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学生,他们都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夫妇俩在抗战爆发后,拒绝汪伪政权邀他们回南京编教材的拉拢利诱,宁可在乡间挨饿受穷。
回乡后应家乡失学青年之请,冯立生先生以一人之力在水乡柳堡办起了“冯氏补习团”,学生来自四乡八镇,从开始的十几位,到后来近百名。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教出来的学生不乏考入西南联大、北方交大者。
1940年新四军到苏北(中)农村开辟新的根据地,冯立生成了新四军统战的对象。1941年,冯立生参加了苏北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妻子则在苏北行署从事儿童教育,两人成为家乡根据地人民教育的开创者。在宝应县两次解放后,冯立生两度出任宝应县中学校长。
而冯亦同的中学时光,是在扬州中学度过的。他回想,当时语文课程改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其中,“文学”这门课,就是从遥远的《诗经》讲起,由此奠定了他对于文学的热爱,他也从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这样的成长历程,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使得冯亦同对和平与战争有了深刻的认识。74岁的冯亦同老人感慨,从私人记忆到国家记忆,2014年的首个国家公祭《和平宣言》可以说是自己创作生涯中一个难得的纪念,“从个人层面说,对我已故的父母也算是有了一份交代,我已经把他们对南京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眷恋、一生的期盼与祝福,都带进了这篇和平宣言,带给了更多的人们。”
愿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冯亦同非常“时髦”,他不仅用电脑进行创作,还坚持他的博客更新。他用一张站在二月兰前的照片做博客头像,并向我讲述了中日“和平之花”的故事。
紫金草原生长于南京紫金山下,南京人习惯称之为“二月兰”。1939年春天,曾经在战前到过南京的日军军医山口诚太郎随侵华日军再次来到南京城。他发现南京以往的繁华已被战火摧毁,到处是废墟和白骨,还有坍塌的城墙,看到的一切让他惊诧和不安。不久他就被遣回日本。回国前他在南京紫金山下采集了一些种子,那是一种在战争废墟上倔强盛开的紫色野花。
1940年春天,山口家的院子里开满紫色小花。山口没敢将他在南京看到的一切对人提起,只写了一篇短文连同他带回来的种子一起分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短文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从中国大陆带回来的,我给它取名叫紫金草,如果你喜欢的话,就撒在你的庭院里吧……
此后20多年,为了让紫金草在日本更多地方生长,山口每年都将采集的种子装满麻袋,乘上火车,一路抛出火车窗外……
如今,紫金花已开遍日本各地,被视为“和平之花”。
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女教师大门高子和作曲家大西进以此故事为背景,创作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成立“紫金草合唱团”,合唱团以“不忘历史,面向未来”为团训。才几年时间,“紫金草,和平之花”的歌声就飞遍了东京、福冈、大阪、奈良等许多地方,听众反响强烈。
冯亦同与大门高子女士有过交流,大门高子曾在2006年举办的中国南京国际和平论坛上说:“像呵护花儿(紫金草)一样,去维护世界和平。”两人虽然语言不通,但冯亦同明白紫金草已经扎根在渴望和平的大门高子心里。
今天,安倍之流仍美化侵略行径、否认南京大屠杀,但不少有良知的日本人铭记那场灾难,并以不同方式进行忏悔赎罪。冯亦同坚信右翼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日本人是和我们一样爱好和平的:“南京是博爱之都,实际上也是深受战争之苦。和平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其实也是一门学问。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爱好和平的,包括日本人也是。归根到底人民之间的友谊是真正的正能量,任何的偏见、顽固的立场,毕竟还是极少数。它不能长久,不能成立。我们要警惕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种子,在和平时期,希望这不要成为他们的劣根性,互相之间应该架起友谊的桥梁,这对两国人民、对世界人民都有好处。”
冯亦同是在2014年国庆节前接到写作任务的,在国庆节期间,他两次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两天,他看到广场上成千上万的人们,自发地来到这里,缅怀30万遇难同胞。这个场景让冯亦同感到非常震撼,他觉得,这些参观者本身,就是一篇“万言书”,他们每个人都是《和平宣言》中的一个字,如果要凝聚起来,那就是“爱”:爱南京、爱中国、爱世界、爱和平。
(责任编辑 刘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