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产业集群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究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中最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内生型集群企业和外生型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因素。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内生型;外生型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08-02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做了不少研究,然而较为系统研究产业集群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文献并不多,并且研究范围较广,没有对不同的产业集群进行有区别的研究,所以文章围绕着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内生型和外生型)其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不同这个主题来进行研究。
一、内生型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集群企业之间内部联系较强,而与外部联系较弱的集群,这类集群多为中小企业集群,其创新机制来源于企业之前的网络联系。集群企业的创新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行动、集群“外部性”等形成的“集体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这类集群即我们所谓的“内生型集群”,影响其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外溢。产业集群下的技术外溢一直被认为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技术外溢在内生型产业集群内部更为常见。大量研究表明,基于共同的地方网络、文化和制度环境,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技术知识外溢,从而有利于创新知识在企业之间的传播。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客户—供应商”之间的集体学习、经济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缄默知识的有效传递等因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外溢程度。
2.创新网络机制。集群企业可以从组织间网络和个体间网络中获取技术支持,但是,不同类型的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是有着很大差异的。首先,集群企业可以从所在的纵向专业化分工网络中获取创新支持;其次,集群企业还可以从集群公共机构网络中获取创新资源;最后,个体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组织间信息、知识流动和技术合作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3.竞争效应。市场竞争的程度也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行为。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活动,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占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特别在内生型集群内,常常存在大量同类企业。这些企业在地理上临近,便利同行之间相互比较,更容易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
4.创新主体的协作与合作。受研发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科研能力薄弱等内在因素的制约,外加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使得集群内单个企业对产品工艺或流程的重大难攻技术束手无策。但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联系频繁,更有意愿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促进合作创新,實现共赢。这种合作与协作联系形成的创新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系统创新时的能力局限,并为参与者带来不断增长的收益。
5.产业集群内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是沿着价值链广泛分布的互补的专业化能力和各参与者知识的结合,是一种互动的学习过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集体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后向集体学习,即供应链上的知识共享。因为有了前后向产业链条上的利益共享,所以这一过程比较容易施行。二是同一价值环节中互相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间的集体学习。在集体学习的框架下,率先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形成连锁反应,为供应链上有待创新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方向,从而使得产业集群内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
二、外生型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集群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弱,与外部联系较强的集群,这类集群的创新机制来源于外部,即称之为“外生型集群”。主要是依靠区域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它形成的机理主要是由“地缘”优势加上政策优势。最大特点是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以外向型经济推动中小企业集群的扩张,以外资企业带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其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渠道的技术学习。通过“引进—消化—模仿—提高与创新—本土化”的方式来实现自身技术实力的提高。对于外生型集群中的企业而言,其生产创新活动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迅速迈过集群本地知识存量不足的门槛,立即从外部大企业那里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外部大企业新产品计划的推出,都需要集群中的下级配套企业在工艺上和产品上配合进行创新。当本地集群能力不足时,大企业就必须为此提供帮助。
2.外部大企业的知识转移机制和约束。作为知识提供者的外部大企业,无疑掌握了全球最主要的知识技能。但是,跨国公司对知识转移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对那些掌握垄断技术能力的跨国公司而言,将先进知识转移出去意味着知识扩散,对跨国公司已有的垄断地位形成威胁。所以,有学者认为,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能依赖于跨国企业。但也有可能的是,跨国公司间对技术后进地区的技术垄断联盟可能被跨国公司彼此之间的寡头竞争打破,进一步迫使跨国公司向产业集群转移更为先进的技术知识。
3.对外学习优势。集群与外部大企业之间的生产链与知识链的联系为集群对外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决定组织间学习绩效的最重要机制是组织间的信任机制。另外,长期的合作有利于克服知识转移的平台障碍,加强双方的理解和沟通能力。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看,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学习优势具体体现在新知识的获取及其成本优势、隐性知识的学习和较好的学习吸收能力四个方面。
4.客户的要求及市场的竞争压力。外部大企业对配套厂商的严格要求和淘汰机制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波特认为,挑剔的客户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外生型产业集群的主要客户——外部大企业不但要求严格挑剔,而且可以通过准层级制或层级制网络直接监督控制集群企业的生产开发。为了维持大企业供应商的地位,集群中的企业必须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开发中。而在外部市场,大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通过产业链传递到集群中的供应商身上,迫使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
5.公共服务组织的推动作用。公共组织在集群内部创新网络中发挥着技术服务、制度规范和创新扩散的职能。在外生型产业集群中,虽然外部大企业的存在部分代替了公共服务组织技术提供者的职能。但公共服务组织的作用对于集群内部创新体系的建立反而更加重要了。这是因为,本来外生型产业集群就缺乏内部创新能力,内部创新网络发育不完整。当外部大企业进入集群后,集群内部原有的生产链条可能被打散,社会网络联系被削弱。如果没有公共组织发挥积极推动作用,集群创新机制中的外部性和集体效率都将大大减弱。
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内生型和外生型集群在技术创新活动上的异同,对于进一步观察不同集群的创新动力机制十分必要,并为旨在引导不同的集群更有效地展开创新活动的地方发展政策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在内生型集群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集群缺乏创新动机,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扶持,而以大企业主导的企业群中,核心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动机和能力强。在外生型集群中,一是地方政府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联系相对复杂一些,二是其创新路径也要比内生型集群复杂,因为在这类集群中,由主导企业控制并且该企业不在这个集群内部。如今,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各国都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我国集群内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度过难关,尤其对于外生型集群企业,分析其创新动力因素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珺.技术创新与集群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双双,郑文哲.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分析[J].经济论坛,2008,(15).
[4]刘锦英,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经济经纬,2006,(3).
[5]孙从军,晁蓉.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因分析[J].企业经济,2008,(6).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JYY07-2045)。
作者简介:董园园(1983-),男,河北邯郸人,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2007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技术创新。
关键词: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内生型;外生型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08-02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做了不少研究,然而较为系统研究产业集群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文献并不多,并且研究范围较广,没有对不同的产业集群进行有区别的研究,所以文章围绕着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内生型和外生型)其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不同这个主题来进行研究。
一、内生型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集群企业之间内部联系较强,而与外部联系较弱的集群,这类集群多为中小企业集群,其创新机制来源于企业之前的网络联系。集群企业的创新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行动、集群“外部性”等形成的“集体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的。这类集群即我们所谓的“内生型集群”,影响其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外溢。产业集群下的技术外溢一直被认为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技术外溢在内生型产业集群内部更为常见。大量研究表明,基于共同的地方网络、文化和制度环境,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技术知识外溢,从而有利于创新知识在企业之间的传播。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客户—供应商”之间的集体学习、经济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缄默知识的有效传递等因素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的外溢程度。
2.创新网络机制。集群企业可以从组织间网络和个体间网络中获取技术支持,但是,不同类型的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是有着很大差异的。首先,集群企业可以从所在的纵向专业化分工网络中获取创新支持;其次,集群企业还可以从集群公共机构网络中获取创新资源;最后,个体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组织间信息、知识流动和技术合作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3.竞争效应。市场竞争的程度也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行为。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活动,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占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特别在内生型集群内,常常存在大量同类企业。这些企业在地理上临近,便利同行之间相互比较,更容易感受到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
4.创新主体的协作与合作。受研发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科研能力薄弱等内在因素的制约,外加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使得集群内单个企业对产品工艺或流程的重大难攻技术束手无策。但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联系频繁,更有意愿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促进合作创新,實现共赢。这种合作与协作联系形成的创新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系统创新时的能力局限,并为参与者带来不断增长的收益。
5.产业集群内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是沿着价值链广泛分布的互补的专业化能力和各参与者知识的结合,是一种互动的学习过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集体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后向集体学习,即供应链上的知识共享。因为有了前后向产业链条上的利益共享,所以这一过程比较容易施行。二是同一价值环节中互相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间的集体学习。在集体学习的框架下,率先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形成连锁反应,为供应链上有待创新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创新方向,从而使得产业集群内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
二、外生型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集群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弱,与外部联系较强的集群,这类集群的创新机制来源于外部,即称之为“外生型集群”。主要是依靠区域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低成本优势等吸引外来企业直接投资,建立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它形成的机理主要是由“地缘”优势加上政策优势。最大特点是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以外向型经济推动中小企业集群的扩张,以外资企业带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其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渠道的技术学习。通过“引进—消化—模仿—提高与创新—本土化”的方式来实现自身技术实力的提高。对于外生型集群中的企业而言,其生产创新活动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迅速迈过集群本地知识存量不足的门槛,立即从外部大企业那里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外部大企业新产品计划的推出,都需要集群中的下级配套企业在工艺上和产品上配合进行创新。当本地集群能力不足时,大企业就必须为此提供帮助。
2.外部大企业的知识转移机制和约束。作为知识提供者的外部大企业,无疑掌握了全球最主要的知识技能。但是,跨国公司对知识转移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对那些掌握垄断技术能力的跨国公司而言,将先进知识转移出去意味着知识扩散,对跨国公司已有的垄断地位形成威胁。所以,有学者认为,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能依赖于跨国企业。但也有可能的是,跨国公司间对技术后进地区的技术垄断联盟可能被跨国公司彼此之间的寡头竞争打破,进一步迫使跨国公司向产业集群转移更为先进的技术知识。
3.对外学习优势。集群与外部大企业之间的生产链与知识链的联系为集群对外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决定组织间学习绩效的最重要机制是组织间的信任机制。另外,长期的合作有利于克服知识转移的平台障碍,加强双方的理解和沟通能力。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看,外生型产业集群的学习优势具体体现在新知识的获取及其成本优势、隐性知识的学习和较好的学习吸收能力四个方面。
4.客户的要求及市场的竞争压力。外部大企业对配套厂商的严格要求和淘汰机制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波特认为,挑剔的客户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外生型产业集群的主要客户——外部大企业不但要求严格挑剔,而且可以通过准层级制或层级制网络直接监督控制集群企业的生产开发。为了维持大企业供应商的地位,集群中的企业必须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开发中。而在外部市场,大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通过产业链传递到集群中的供应商身上,迫使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
5.公共服务组织的推动作用。公共组织在集群内部创新网络中发挥着技术服务、制度规范和创新扩散的职能。在外生型产业集群中,虽然外部大企业的存在部分代替了公共服务组织技术提供者的职能。但公共服务组织的作用对于集群内部创新体系的建立反而更加重要了。这是因为,本来外生型产业集群就缺乏内部创新能力,内部创新网络发育不完整。当外部大企业进入集群后,集群内部原有的生产链条可能被打散,社会网络联系被削弱。如果没有公共组织发挥积极推动作用,集群创新机制中的外部性和集体效率都将大大减弱。
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内生型和外生型集群在技术创新活动上的异同,对于进一步观察不同集群的创新动力机制十分必要,并为旨在引导不同的集群更有效地展开创新活动的地方发展政策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在内生型集群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集群缺乏创新动机,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扶持,而以大企业主导的企业群中,核心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动机和能力强。在外生型集群中,一是地方政府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联系相对复杂一些,二是其创新路径也要比内生型集群复杂,因为在这类集群中,由主导企业控制并且该企业不在这个集群内部。如今,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各国都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我国集群内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度过难关,尤其对于外生型集群企业,分析其创新动力因素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珺.技术创新与集群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双双,郑文哲.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分析[J].经济论坛,2008,(15).
[4]刘锦英,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经济经纬,2006,(3).
[5]孙从军,晁蓉.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因分析[J].企业经济,2008,(6).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JYY07-2045)。
作者简介:董园园(1983-),男,河北邯郸人,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2007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