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贫困毕业生在竞争中更处于弱势地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政府、高校、家庭、社会、企业、社区、自身等主体在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不同的支持实效,需要从经济支持、发展支持、情感支持、制度支持等四个维度来强化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支持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社会支持;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7)01-0063-02
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的。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国家、社会、企业、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同事和社区等。社会支持的客体包括所有需要提供支持的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内容包含情感支持、服务与经济支持、陪伴支持和信息支持等支持。[2]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双向选择就业的变化,高校贫困生群体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支持现状
(一)就业环境严峻,贫困生就业支持平台有待进一步拓展
政府是贫困毕业生就业政策和环境的重要支持主体。近年来,政府通过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整合全国就业资源,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和大量就业岗位。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世界整体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能利用的就业支持平台更加有限,能获取的就业机会越加困难,就业前景就更加令人担忧。
(二)就业机会处于弱势,贫困生就业支持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贫困生在校期间分散了一定的时间和经济压力用于参加各种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但对就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相对有限,获取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源等资源受限,就业竞争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在家庭成员的期待下,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在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过多考虑职业的稳定性、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从而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求职成本的增加也加大了就业的难度,超出了贫困生的承受能力,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一些不合理条件阻碍高校贫困生公平参加就业竞争,就业过程中的人情化等现象经常出现,规范各方主体招聘和用人行为的就业机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发挥其监督制约保障作用。
(三) 就业需求结合不紧,就业素养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高校是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孵化基地。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但一些高校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更多是从学校自身的师资条件、学科专业等方面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度和结合度不够强,容易导致“人才过剩”和“供不应求”的突出矛盾。同时,尽管在社会各方主体支持下,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提升,但贫困生自身就业素养仍然不足,就业创业意识缺乏,职业规划目标不清,就业技能培训不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勇气和自信,不能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和水平,就业素养的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路径选择:社会支持视阈下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的路径
(一)优化就业资助方式,强化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支持
经济支持是实现贫困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各支持主体要不断完善就业资助方式,增强资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物质资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减、补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强化组织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扶持、求职补贴等措施,帮助贫困毕业生群体尽快实现就业。二是政府继续完善贫困毕业生优惠奖励政策,制定支持高校贫困生向基层就业的经济激励措施,为贫困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企业创新就业资助方式,通过定向资助贫困生加大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力度,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储备方面实现双赢。
(二)加强职业导航,强化高校贫困生的发展支持
加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素养和就业潜力的提升,强化职业引领,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专业方向设置,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差异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可操作能力,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強化全程职业规划与就业培训,引导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自我探索,帮助设计大学时期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软实力。注重职业培训,帮助贫困毕业生提高职业素质与就业意识,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三是要加强就业信息支持,开拓完善校外就业市场,建立多层次的就业交流平台,及时为贫困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分析和预测就业形势,满足他们的求职需求。
(三)加强就业心理引领,强化高校贫困生的情感支持
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为贫困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心理准备。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奉献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二是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重构,增强其自信心。“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支持性资源或支持性行为,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3]引导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用精神上的富裕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通过心理辅导,使贫困生在求職过程中正确、理智地认识自身现状,尽量减少和避免自我挫伤,激励贫困生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真才实学来获取就业机会。
(四)完善就业机制保障,强化高校贫困生的制度支持
高校贫困生就业是一项实现社会公平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各支持主体之间的联动与协作。一是政府要积极引导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支持用人单位、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与高校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要完善和推进贫困生参加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促进贫困生就业专项指导服务活动,促进贫困生实现就业。三是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简化贫困生办理就业手续,通过规范就业市场,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就业环境,营造一个公平公开的毕业生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6):25-31.
[2] 余秀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1).
[3]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徐 芳
〔关键词〕 社会支持;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7)01-0063-02
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的。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国家、社会、企业、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同事和社区等。社会支持的客体包括所有需要提供支持的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内容包含情感支持、服务与经济支持、陪伴支持和信息支持等支持。[2]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双向选择就业的变化,高校贫困生群体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贫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支持现状
(一)就业环境严峻,贫困生就业支持平台有待进一步拓展
政府是贫困毕业生就业政策和环境的重要支持主体。近年来,政府通过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整合全国就业资源,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和大量就业岗位。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世界整体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能利用的就业支持平台更加有限,能获取的就业机会越加困难,就业前景就更加令人担忧。
(二)就业机会处于弱势,贫困生就业支持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贫困生在校期间分散了一定的时间和经济压力用于参加各种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但对就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相对有限,获取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源等资源受限,就业竞争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在家庭成员的期待下,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在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过多考虑职业的稳定性、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从而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求职成本的增加也加大了就业的难度,超出了贫困生的承受能力,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一些不合理条件阻碍高校贫困生公平参加就业竞争,就业过程中的人情化等现象经常出现,规范各方主体招聘和用人行为的就业机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发挥其监督制约保障作用。
(三) 就业需求结合不紧,就业素养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高校是贫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孵化基地。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但一些高校的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更多是从学校自身的师资条件、学科专业等方面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度和结合度不够强,容易导致“人才过剩”和“供不应求”的突出矛盾。同时,尽管在社会各方主体支持下,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提升,但贫困生自身就业素养仍然不足,就业创业意识缺乏,职业规划目标不清,就业技能培训不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勇气和自信,不能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和水平,就业素养的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路径选择:社会支持视阈下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的路径
(一)优化就业资助方式,强化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支持
经济支持是实现贫困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各支持主体要不断完善就业资助方式,增强资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物质资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减、补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强化组织技能培训补贴、创业扶持、求职补贴等措施,帮助贫困毕业生群体尽快实现就业。二是政府继续完善贫困毕业生优惠奖励政策,制定支持高校贫困生向基层就业的经济激励措施,为贫困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企业创新就业资助方式,通过定向资助贫困生加大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力度,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储备方面实现双赢。
(二)加强职业导航,强化高校贫困生的发展支持
加强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素养和就业潜力的提升,强化职业引领,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专业方向设置,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差异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可操作能力,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強化全程职业规划与就业培训,引导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自我探索,帮助设计大学时期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软实力。注重职业培训,帮助贫困毕业生提高职业素质与就业意识,培养他们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三是要加强就业信息支持,开拓完善校外就业市场,建立多层次的就业交流平台,及时为贫困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分析和预测就业形势,满足他们的求职需求。
(三)加强就业心理引领,强化高校贫困生的情感支持
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为贫困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心理准备。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奉献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二是要加强贫困生的心理重构,增强其自信心。“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支持性资源或支持性行为,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3]引导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用精神上的富裕来弥补物质上的匮乏。通过心理辅导,使贫困生在求職过程中正确、理智地认识自身现状,尽量减少和避免自我挫伤,激励贫困生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真才实学来获取就业机会。
(四)完善就业机制保障,强化高校贫困生的制度支持
高校贫困生就业是一项实现社会公平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各支持主体之间的联动与协作。一是政府要积极引导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支持用人单位、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与高校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要完善和推进贫困生参加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促进贫困生就业专项指导服务活动,促进贫困生实现就业。三是制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简化贫困生办理就业手续,通过规范就业市场,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就业环境,营造一个公平公开的毕业生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6):25-31.
[2] 余秀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1).
[3]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