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的普通高校中,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学籍不良异动的状况,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浅析了在高校中实施学籍预警机制的重要意义,探索了学籍预警机制的产生背景,并分析了此项工作的现状,为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以促进和谐教育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 学籍预警 教学管理 机制
案例一:某高校学生,大学二年级因期末考试三门课程未通过,被学校要求降级试读。案例二:某高校学生,大学三年级因期末考试四门课程未通过,被学校要求退学。案例三:某高校学生,大学三年级因在校期间累计未修够学分达到30分,被学校要求退学试读。
……
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情况在高校里时有发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参差不齐,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尤其表现在学籍不良异动管理工作中。因此,绝大多数高校基本都结合了本校校情,依据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制定了本校的学籍预警制度,从各方面对被预警的学生进行警示和帮助,同时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鼓励学生将压力变为动力,促使他们全面发展。这样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也为高校构建和谐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学籍预警的产生
以往高校传统的“事后处理型”学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教育的特点和需求了,如果家长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及时,而学校也未能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只会错过了最佳教育期,最终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学籍预警的概念,通过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提前警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要面临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这种沟通与协作,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因此,高校中的教学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树立危机意识,及时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异动现象启动相应级别的学籍预警制度,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必要的保护屏障。
2 学籍预警的实施目的
2.1 加强学校、教师、辅导员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方协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时引导和及时干预,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2.2 按照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督促在校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加强和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2.3 确保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缓解和减少社会、家庭的矛盾与冲突。
3 学籍预警的必要性
3.1 建立学籍预警制度能够适应当前大学生主体层次的不断变化。现如今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们已经不再是扩招以前的“精英骄子”了。虽然他们熟悉和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和学习技术,对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取能力很强,但他们的生源质量、生源层次却呈现出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当面对教育对象主体层次发生的這种变化时,我们要在正面教育的基础上辅以预警机制,起到警示与鞭策作用。
3.2 建立学籍预警制度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每个学生在其自身的成长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有时还会出现阶段性的反复,深入高校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同学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他们的生活理念中崇尚“享乐主义”,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导致多门课程未合格而受到退学处理。如果有了完善的学籍预警机制做保障,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再生”的机会,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3.3 建立学籍预警制度是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需要。一般家长都会认为,在大学阶段只需从生活上关心孩子,而对于学业已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了,同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异地求学,家长就无法随时获得学生的各种情况,而大多数学生又只会向家长报喜不报忧,以至于家长无法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最终导致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脱节。如果建立良好的学籍预警机制,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互通有无,共同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4 现行学籍管理体制的状况与弊端
综观现行高校学籍管理体制,其中不乏存在着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
4.1 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不够重视。在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中,学生的升学、降级或退学主要是依据学生学科成绩是否合格来运行的,这样容易导致把考试作为唯一的检验方法,使学生成为考试的奴隶,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2 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发展个性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个性的趋同化实际上是大学功能的一个削弱,目前高校的学籍管理在理念上还未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学校在贯彻学籍管理中,也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
5 学籍预警机制的完善
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机制,从理论上说,学籍预警机制应是一个由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贮存及信息反馈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构建。
5.1 学籍预警信息的收集 学籍预警工作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业信息收集,我们应具备一套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收集网,并且保证随时可以获得信息,收集的渠道要广泛畅通,这样才能使随后经过分析处理的信息充分被利用。具体到高校来说,我们应在学校、各系(院)的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部门中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各个方面的各种信息。
5.2 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具体数据的充实才能确保学籍预警系统正常发挥作用,但我们所收集的数据往往是非常庞大的,这就需要依靠计算机的辅助——数据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利用本校已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在其中建立由数据库和计算机模块组成的学籍管理模块。数据库的任务是完成数据的录入、汇总、分析和储存,而计算机模块则包括学生的学籍、考勤、选课、成绩等方面的信息。
每个学校在学籍管理中都会有自己的指标和明确的量化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达到什么程度,就会给予相应的处理。比如平时欠交作业或实验报告累计达到该门课程总数的二分之一者,需重修;一学期考试有三门课程未通过即做降级处理等,这就需要通过计算机模块反应出来,当录入的信息通过分析后,就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决策信息。
5.3 信息的反馈 当学生出现问题达到预警时,相关部门必须对信息进行沟通和反馈。通过通知学生本人,并由辅导员与家长联系,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里的信息反馈一是要反馈给被预警的学生,还要反馈给全体学生以起到警示作用。对被预警的学生,除通过预警信号输出系统让其自行获知外,还可由相关部门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确定需预警的学生名单及内容,确认事实后制作“预警通知书”,然后送达学生及其家长,提醒其将要发生的严重后果。
5.4 预警跟踪与档案保存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预警并不是最终目的,督促学生完成学业才是根本目的。我们建立学籍预警制度,就是希望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对受预警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行为动态进行实时的掌握和跟踪;同时要详细记录受预警学生名单及对其进行帮扶的有关情况,建立预警生档案。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籍管理的弊端与改革》,王开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20卷第5期.
[2]《构建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探索》,陈钦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第28卷专刊.
作者简介:
麻楠,女,1980年生,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作。
关键词:高校 学籍预警 教学管理 机制
案例一:某高校学生,大学二年级因期末考试三门课程未通过,被学校要求降级试读。案例二:某高校学生,大学三年级因期末考试四门课程未通过,被学校要求退学。案例三:某高校学生,大学三年级因在校期间累计未修够学分达到30分,被学校要求退学试读。
……
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情况在高校里时有发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参差不齐,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尤其表现在学籍不良异动管理工作中。因此,绝大多数高校基本都结合了本校校情,依据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制定了本校的学籍预警制度,从各方面对被预警的学生进行警示和帮助,同时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鼓励学生将压力变为动力,促使他们全面发展。这样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也为高校构建和谐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学籍预警的产生
以往高校传统的“事后处理型”学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教育的特点和需求了,如果家长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及时,而学校也未能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只会错过了最佳教育期,最终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学籍预警的概念,通过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提前警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要面临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这种沟通与协作,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因此,高校中的教学管理人员应在工作中树立危机意识,及时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异动现象启动相应级别的学籍预警制度,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必要的保护屏障。
2 学籍预警的实施目的
2.1 加强学校、教师、辅导员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方协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时引导和及时干预,尽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2.2 按照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督促在校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加强和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2.3 确保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努力缓解和减少社会、家庭的矛盾与冲突。
3 学籍预警的必要性
3.1 建立学籍预警制度能够适应当前大学生主体层次的不断变化。现如今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们已经不再是扩招以前的“精英骄子”了。虽然他们熟悉和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和学习技术,对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取能力很强,但他们的生源质量、生源层次却呈现出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当面对教育对象主体层次发生的這种变化时,我们要在正面教育的基础上辅以预警机制,起到警示与鞭策作用。
3.2 建立学籍预警制度符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每个学生在其自身的成长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有时还会出现阶段性的反复,深入高校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同学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他们的生活理念中崇尚“享乐主义”,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导致多门课程未合格而受到退学处理。如果有了完善的学籍预警机制做保障,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再生”的机会,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3.3 建立学籍预警制度是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需要。一般家长都会认为,在大学阶段只需从生活上关心孩子,而对于学业已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了,同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异地求学,家长就无法随时获得学生的各种情况,而大多数学生又只会向家长报喜不报忧,以至于家长无法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最终导致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脱节。如果建立良好的学籍预警机制,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互通有无,共同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4 现行学籍管理体制的状况与弊端
综观现行高校学籍管理体制,其中不乏存在着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
4.1 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不够重视。在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中,学生的升学、降级或退学主要是依据学生学科成绩是否合格来运行的,这样容易导致把考试作为唯一的检验方法,使学生成为考试的奴隶,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2 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发展个性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个性的趋同化实际上是大学功能的一个削弱,目前高校的学籍管理在理念上还未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学校在贯彻学籍管理中,也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
5 学籍预警机制的完善
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机制,从理论上说,学籍预警机制应是一个由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贮存及信息反馈等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构建。
5.1 学籍预警信息的收集 学籍预警工作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业信息收集,我们应具备一套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收集网,并且保证随时可以获得信息,收集的渠道要广泛畅通,这样才能使随后经过分析处理的信息充分被利用。具体到高校来说,我们应在学校、各系(院)的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部门中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各个方面的各种信息。
5.2 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具体数据的充实才能确保学籍预警系统正常发挥作用,但我们所收集的数据往往是非常庞大的,这就需要依靠计算机的辅助——数据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利用本校已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平台,在其中建立由数据库和计算机模块组成的学籍管理模块。数据库的任务是完成数据的录入、汇总、分析和储存,而计算机模块则包括学生的学籍、考勤、选课、成绩等方面的信息。
每个学校在学籍管理中都会有自己的指标和明确的量化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达到什么程度,就会给予相应的处理。比如平时欠交作业或实验报告累计达到该门课程总数的二分之一者,需重修;一学期考试有三门课程未通过即做降级处理等,这就需要通过计算机模块反应出来,当录入的信息通过分析后,就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决策信息。
5.3 信息的反馈 当学生出现问题达到预警时,相关部门必须对信息进行沟通和反馈。通过通知学生本人,并由辅导员与家长联系,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里的信息反馈一是要反馈给被预警的学生,还要反馈给全体学生以起到警示作用。对被预警的学生,除通过预警信号输出系统让其自行获知外,还可由相关部门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确定需预警的学生名单及内容,确认事实后制作“预警通知书”,然后送达学生及其家长,提醒其将要发生的严重后果。
5.4 预警跟踪与档案保存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预警并不是最终目的,督促学生完成学业才是根本目的。我们建立学籍预警制度,就是希望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对受预警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行为动态进行实时的掌握和跟踪;同时要详细记录受预警学生名单及对其进行帮扶的有关情况,建立预警生档案。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籍管理的弊端与改革》,王开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20卷第5期.
[2]《构建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探索》,陈钦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第28卷专刊.
作者简介:
麻楠,女,1980年生,现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