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找豆豆”这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关于豆科植物果实及种子的探究。
豆科(广义)是植物界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共有600属,16000种植物,我国也有150属,1100多种。与菊科、兰科、禾本科等其他大科多为草本不同,豆科可就丰富多彩多了:有高大的景观树,槐树、合欢、皂荚、凤凰木等;有粮食和蔬菜,大豆、花生、扁豆、豌豆等;有花卉,羽扇豆、三叶草等;还有野草,如野豌豆、野大豆、米口袋等。它们的荚果和“豆豆”也丰富多样,易于保存。要认识豆科,认识荚果是关键。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要认识豆类的果实、种子,以及它们的其他特点。
大家在寻找“豆豆”时,可思考如下问题:
①用铅笔分别画出你心目中“最理想”的豆荚和“豆豆”: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有多大就画多大,看将来你找的有多少豆荚和“豆豆”符合你画的这两张图。
②猜测一下,你会找到多少种“豆豆”?最大的有多大?最小的又有多大?最大和最小的豆荚呢?也分别用铅笔画出来。
③你找到了哪些“豆豆”?多少种?
④除了找“豆豆”和豆荚外,你也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叶,还有花,可对花进行解析,还要注意拍照保存。
⑤到豆荚和“豆豆”后,要用适当大小的塑料瓶或玻璃瓶保管你的豆荚和“豆豆”的“标本”,还要贴好标签,如什么名字、什么时间、在哪里采集的,以免遗忘和混淆。
春草中的“豆豆”
春草普遍植株低矮,“豆豆”很小,易被忽略,我们可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或用手机的放大功能拍照。
1.野豌豆。就是古代著名的“薇”。《诗经》中不朽的《采薇》《草虫》等诗篇,周初伯夷、叔齐兄弟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都使它名扬天下,以至于后人将“采薇”与退隐、清贫等联系起来,成了一个运用广泛的文化符号。大家可以收集关于“采薇”的古典诗词和典故,多做了解。野豌豆有不同的种类,豆荚也不一样。有些种类,比如大花野豌豆(三齿萼野豌豆)、广布野豌豆、长柔毛野豌豆等,花大而繁盛,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米口袋。全株被白色长柔毛,开紫花,结小导弹一样的果实,成熟后爆裂,弹出细小的种子。可以在米口袋果实成熟季节,摘回室内放在果盘或鞋盒内观察。
4.羽扇豆。豆类中比较鲜见的草本花卉,繁盛的花序像火炬;叶为比较稀见的掌状复叶,小叶众多,呈放射状排列;果实跟大豆的豆角很像,而“豆豆”却异乎寻常地小而干瘪。
树木中的“豆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应该可以找到不少树木中的“豆豆”。
5.槐树,又称国槐。槐树在中国栽种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比如成语“南柯一梦”的故事和山西洪洞县古槐树的传说。果实比较独特,未熟时饱含汁液,晶莹碧透,像碧玉的手串;熟后挂在枝头,大部分被鸟儿啄食,未被啄食的,从冬到春甚至人夏,逐渐落到地上,种子剥离,为黑红色的“豆豆”。
6.刺槐,又名洋槐。原产于北美洲,现在已归化为一种常见树种。与槐树最明显的区别,是树枝上成对的托叶刺,以及扁平的黑豆荚。槐花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故每到花期,都要被某些“吃货”折腾蹂躏一番。
7.紫荆。落叶灌木,早春全树开满玫红色的花朵,密密麻麻,蔚为壮观;秋冬季黑褐色的果荚挂满枝头。果实、种子与刺槐的大小和形状较为相似,采集时要注意做好标记,不要混淆了。
偶尔可见到开白花的稀见品种。另外,常见的还有叶色紫红的加拿大红叶紫荆和高大的巨紫荆(又名湖北紫荆)。
8.合欢。著名的景观树种。粉红色的花丝细长、密集,呈放射状,像节日里绽放的礼花,下面的花辦倒不引入注目,大家可以仔细观察。果实为乳黄色的扁平豆荚,冬季挂在枝头,为其特有的“名片”。“豆豆”灰绿色,扁平,长圆形。
9.紫藤。木质藤本。春季繁花满枝,极具观赏性。果实为大豆荚,灰绿色,毛茸茸的,冬季挂在枝头,干燥后爆裂,种子弹射而出,声响与力道十足。勇敢的男生可以摘回室内观察,其他同学不宜。
10.皂荚和山皂荚。满树的长刺令人望而生畏。两种树同属于皂荚属,区别是皂荚的刺为圆柱状,山皂荚的刺扁平;皂荚果实稍小一些,直而厚实,山皂荚的荚果较大,不规则扭曲。两种果实都较坚韧,采集“豆豆”要稍费一些力气。果荚巨大,经适当处理,是良好的室内装饰品……
也有些同学找到了大叶女贞、南天竹、石楠、重阳木等树的果实。是的,它们也圆圆的,但是不是“豆豆”呢?不是,我们找的“豆豆”,指的是豆种植物的种子,外面要有豆荚吧,它们没有,所以它们不是。
除了上面各种树的“豆豆”,大家别忽略了庄稼、蔬菜和野草等草本植物的“豆豆”,比如学校实验田里的大豆和花生,有些家属种的扁豆,校园里的三叶草(又名车轴草),以及野草野大豆、草木樨、达呼里胡枝子等。
再给大家留一个问题:比较摘回室内观察的各类炸裂的豆荚实物(或你拍摄的图片),如紫藤、野豌豆、米口袋、野大豆、大豆等,请问豆类植物的豆荚是怎样开裂,并把种子弹射出去的?
收获总结
经过上面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收获吧!
一、认识到了“豆豆”的多样性
一开始,大部分同学画出的“豆豆”都是球形的,经过实际观察之后,发现“豆豆”的形状实际上各种各样,有的是长球形,有的是圆片状,还有的是扁片状。它们的豆荚也多种多样,有的又长又扁,里面包含多粒种子;有的很小,里面只有一粒“豆豆”,如天蓝苜蓿、达呼里胡枝子等。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把天蓝苜蓿或者达呼里胡枝子的豆荚当成“豆豆”。
二、认识了许多豆科植物,加深了对它们的了解
在我们校园,最长的荚果是某些家属种的豆角(中文名“豇豆”),有同学量过最长的一根84cm;最大的荚果是山皂荚,朱聪聪等同学说,他们用绳子比照着测量的结果是47cm。最大的“豆豆”是紫藤的种子,直径有2cm,大概有5角钱的硬币那么大。那么,最小的荚果和“豆豆”是什么,有多大呢?有同学说,太小了,不知怎么测量。是啊,怎么测量呢?大家还是要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怎么用普通的尺子和弹簧秤进行测量呢? 只要认真寻找,大家一般可找到“豆豆”15种左右,多的可以找到20种左右,老师积累了这么多年,也只收藏了24种“豆豆”。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老师收藏的一些“镇室之宝”(见图26-32)。
豆类的荚果为裂果的一种,成熟干燥后会发生扭转,由于两片豆荚扭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从而产生张力,裂开,把种子弹射出去。紫藤、野豌豆等,都是这样。但有些也不开裂,如紫荆、皂荚等的果实。大家外出旅游时,在游玩和拍照之余,可采集一些果实和种子,丰富你们的“植物收藏”。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啊!
三、初步认识了豆科植物的荚果、种子以及叶、花等
有同学问:油菜、萝卜、紫堇,还有醉蝶花,它们都结“豆角”,它们的种子也是“小球”,为什么却不是“豆豆”呢?我们一开始就说过,所谓“豆豆”,是指豆科植物的种子,它们的果实叫荚果。油菜、萝卜属于十字花科,它们的果实是角果,不能叫豆角;紫堇属于罂粟科,醉蝶花属于白花菜科,它们两个的果实都属于蒴果。无论角果还是蒴果,在植物学上都与豆科的荚果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的花与豆类的花差别也是相当明显。
成熟后开裂的果实叫裂果,荚果、角果、蒴果和瞢突果都属于裂果。有同学说,分不清它们。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单个果实(非聚合果)开裂时,有一条“裂缝”的是瞢突果;有两条“裂缝”的是角果或者荚果,它们分别为十字花科和豆科所特有;其余的,有多条“裂缝”,或者开裂方式稀奇古怪的,都属于蒴果。大家可以按我说的这个方法试着去分类,然后查有关资料去验证。
知识拓展
豆类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大家族,在叶、花、果实,甚至根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我们判断一种植物是否属于豆科的基本依据。尤其是把叶、花与荚果的特点相印证,那就基本上不会出错了。
首先说花。大部分豆类的花称为蝶形花,顾名思义,就是像蝴蝶一样的花,但从侧面看,我觉得更像是展翅飞翔的小鸟。明年春天,大家可以注意观察豆科比较大的花,比如蚕豆、豌豆、红花刺槐、紫藤、扁豆等,解析一下,有几枚花辦,有多少枚雄蕊等。小的花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少数不为蝶形花的,也大多是5枚花辦,10枚雄蕊。
再说叶。豆科植物的叶一般为复叶,有羽状复叶,也有掌状复叶;有一回复叶,也有二回甚至二回复叶。所谓复叶,与一个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单叶不同,是一个大叶柄上按着某种次序长有许多小叶柄和小叶片,甚至“小小叶柄”和“小小叶片”乃至更多,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二回或者三回复叶)。
豆科植物的根常有根瘤。有興趣的同学,可以拔出一些豆科的野草,如野豌豆、草木樨、紫苜蓿等来进行观察,并参阅有关资料来了解它们的形成原理以及作用。
豆科中有哪些藤蔓植物?它们的攀爬方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以后也可以去观察、比较、探究。
同学们还可以调查校园或者社区中豆科植物的种类最多的是哪些(3种),查阅资料了解豆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总之,要研究,问题总会是有的,要细心观察,要有好奇心和敏感性,善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找豆豆”这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关于豆科植物果实及种子的探究。
豆科(广义)是植物界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共有600属,16000种植物,我国也有150属,1100多种。与菊科、兰科、禾本科等其他大科多为草本不同,豆科可就丰富多彩多了:有高大的景观树,槐树、合欢、皂荚、凤凰木等;有粮食和蔬菜,大豆、花生、扁豆、豌豆等;有花卉,羽扇豆、三叶草等;还有野草,如野豌豆、野大豆、米口袋等。它们的荚果和“豆豆”也丰富多样,易于保存。要认识豆科,认识荚果是关键。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要认识豆类的果实、种子,以及它们的其他特点。
大家在寻找“豆豆”时,可思考如下问题:
①用铅笔分别画出你心目中“最理想”的豆荚和“豆豆”: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有多大就画多大,看将来你找的有多少豆荚和“豆豆”符合你画的这两张图。
②猜测一下,你会找到多少种“豆豆”?最大的有多大?最小的又有多大?最大和最小的豆荚呢?也分别用铅笔画出来。
③你找到了哪些“豆豆”?多少种?
④除了找“豆豆”和豆荚外,你也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叶,还有花,可对花进行解析,还要注意拍照保存。
⑤到豆荚和“豆豆”后,要用适当大小的塑料瓶或玻璃瓶保管你的豆荚和“豆豆”的“标本”,还要贴好标签,如什么名字、什么时间、在哪里采集的,以免遗忘和混淆。
春草中的“豆豆”
春草普遍植株低矮,“豆豆”很小,易被忽略,我们可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或用手机的放大功能拍照。
1.野豌豆。就是古代著名的“薇”。《诗经》中不朽的《采薇》《草虫》等诗篇,周初伯夷、叔齐兄弟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都使它名扬天下,以至于后人将“采薇”与退隐、清贫等联系起来,成了一个运用广泛的文化符号。大家可以收集关于“采薇”的古典诗词和典故,多做了解。野豌豆有不同的种类,豆荚也不一样。有些种类,比如大花野豌豆(三齿萼野豌豆)、广布野豌豆、长柔毛野豌豆等,花大而繁盛,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米口袋。全株被白色长柔毛,开紫花,结小导弹一样的果实,成熟后爆裂,弹出细小的种子。可以在米口袋果实成熟季节,摘回室内放在果盘或鞋盒内观察。
4.羽扇豆。豆类中比较鲜见的草本花卉,繁盛的花序像火炬;叶为比较稀见的掌状复叶,小叶众多,呈放射状排列;果实跟大豆的豆角很像,而“豆豆”却异乎寻常地小而干瘪。
树木中的“豆豆”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应该可以找到不少树木中的“豆豆”。
5.槐树,又称国槐。槐树在中国栽种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比如成语“南柯一梦”的故事和山西洪洞县古槐树的传说。果实比较独特,未熟时饱含汁液,晶莹碧透,像碧玉的手串;熟后挂在枝头,大部分被鸟儿啄食,未被啄食的,从冬到春甚至人夏,逐渐落到地上,种子剥离,为黑红色的“豆豆”。
6.刺槐,又名洋槐。原产于北美洲,现在已归化为一种常见树种。与槐树最明显的区别,是树枝上成对的托叶刺,以及扁平的黑豆荚。槐花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故每到花期,都要被某些“吃货”折腾蹂躏一番。
7.紫荆。落叶灌木,早春全树开满玫红色的花朵,密密麻麻,蔚为壮观;秋冬季黑褐色的果荚挂满枝头。果实、种子与刺槐的大小和形状较为相似,采集时要注意做好标记,不要混淆了。
偶尔可见到开白花的稀见品种。另外,常见的还有叶色紫红的加拿大红叶紫荆和高大的巨紫荆(又名湖北紫荆)。
8.合欢。著名的景观树种。粉红色的花丝细长、密集,呈放射状,像节日里绽放的礼花,下面的花辦倒不引入注目,大家可以仔细观察。果实为乳黄色的扁平豆荚,冬季挂在枝头,为其特有的“名片”。“豆豆”灰绿色,扁平,长圆形。
9.紫藤。木质藤本。春季繁花满枝,极具观赏性。果实为大豆荚,灰绿色,毛茸茸的,冬季挂在枝头,干燥后爆裂,种子弹射而出,声响与力道十足。勇敢的男生可以摘回室内观察,其他同学不宜。
10.皂荚和山皂荚。满树的长刺令人望而生畏。两种树同属于皂荚属,区别是皂荚的刺为圆柱状,山皂荚的刺扁平;皂荚果实稍小一些,直而厚实,山皂荚的荚果较大,不规则扭曲。两种果实都较坚韧,采集“豆豆”要稍费一些力气。果荚巨大,经适当处理,是良好的室内装饰品……
也有些同学找到了大叶女贞、南天竹、石楠、重阳木等树的果实。是的,它们也圆圆的,但是不是“豆豆”呢?不是,我们找的“豆豆”,指的是豆种植物的种子,外面要有豆荚吧,它们没有,所以它们不是。
除了上面各种树的“豆豆”,大家别忽略了庄稼、蔬菜和野草等草本植物的“豆豆”,比如学校实验田里的大豆和花生,有些家属种的扁豆,校园里的三叶草(又名车轴草),以及野草野大豆、草木樨、达呼里胡枝子等。
再给大家留一个问题:比较摘回室内观察的各类炸裂的豆荚实物(或你拍摄的图片),如紫藤、野豌豆、米口袋、野大豆、大豆等,请问豆类植物的豆荚是怎样开裂,并把种子弹射出去的?
收获总结
经过上面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来总结一下收获吧!
一、认识到了“豆豆”的多样性
一开始,大部分同学画出的“豆豆”都是球形的,经过实际观察之后,发现“豆豆”的形状实际上各种各样,有的是长球形,有的是圆片状,还有的是扁片状。它们的豆荚也多种多样,有的又长又扁,里面包含多粒种子;有的很小,里面只有一粒“豆豆”,如天蓝苜蓿、达呼里胡枝子等。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把天蓝苜蓿或者达呼里胡枝子的豆荚当成“豆豆”。
二、认识了许多豆科植物,加深了对它们的了解
在我们校园,最长的荚果是某些家属种的豆角(中文名“豇豆”),有同学量过最长的一根84cm;最大的荚果是山皂荚,朱聪聪等同学说,他们用绳子比照着测量的结果是47cm。最大的“豆豆”是紫藤的种子,直径有2cm,大概有5角钱的硬币那么大。那么,最小的荚果和“豆豆”是什么,有多大呢?有同学说,太小了,不知怎么测量。是啊,怎么测量呢?大家还是要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怎么用普通的尺子和弹簧秤进行测量呢? 只要认真寻找,大家一般可找到“豆豆”15种左右,多的可以找到20种左右,老师积累了这么多年,也只收藏了24种“豆豆”。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老师收藏的一些“镇室之宝”(见图26-32)。
豆类的荚果为裂果的一种,成熟干燥后会发生扭转,由于两片豆荚扭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从而产生张力,裂开,把种子弹射出去。紫藤、野豌豆等,都是这样。但有些也不开裂,如紫荆、皂荚等的果实。大家外出旅游时,在游玩和拍照之余,可采集一些果实和种子,丰富你们的“植物收藏”。这也是很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啊!
三、初步认识了豆科植物的荚果、种子以及叶、花等
有同学问:油菜、萝卜、紫堇,还有醉蝶花,它们都结“豆角”,它们的种子也是“小球”,为什么却不是“豆豆”呢?我们一开始就说过,所谓“豆豆”,是指豆科植物的种子,它们的果实叫荚果。油菜、萝卜属于十字花科,它们的果实是角果,不能叫豆角;紫堇属于罂粟科,醉蝶花属于白花菜科,它们两个的果实都属于蒴果。无论角果还是蒴果,在植物学上都与豆科的荚果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的花与豆类的花差别也是相当明显。
成熟后开裂的果实叫裂果,荚果、角果、蒴果和瞢突果都属于裂果。有同学说,分不清它们。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单个果实(非聚合果)开裂时,有一条“裂缝”的是瞢突果;有两条“裂缝”的是角果或者荚果,它们分别为十字花科和豆科所特有;其余的,有多条“裂缝”,或者开裂方式稀奇古怪的,都属于蒴果。大家可以按我说的这个方法试着去分类,然后查有关资料去验证。
知识拓展
豆类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大家族,在叶、花、果实,甚至根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我们判断一种植物是否属于豆科的基本依据。尤其是把叶、花与荚果的特点相印证,那就基本上不会出错了。
首先说花。大部分豆类的花称为蝶形花,顾名思义,就是像蝴蝶一样的花,但从侧面看,我觉得更像是展翅飞翔的小鸟。明年春天,大家可以注意观察豆科比较大的花,比如蚕豆、豌豆、红花刺槐、紫藤、扁豆等,解析一下,有几枚花辦,有多少枚雄蕊等。小的花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少数不为蝶形花的,也大多是5枚花辦,10枚雄蕊。
再说叶。豆科植物的叶一般为复叶,有羽状复叶,也有掌状复叶;有一回复叶,也有二回甚至二回复叶。所谓复叶,与一个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单叶不同,是一个大叶柄上按着某种次序长有许多小叶柄和小叶片,甚至“小小叶柄”和“小小叶片”乃至更多,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二回或者三回复叶)。
豆科植物的根常有根瘤。有興趣的同学,可以拔出一些豆科的野草,如野豌豆、草木樨、紫苜蓿等来进行观察,并参阅有关资料来了解它们的形成原理以及作用。
豆科中有哪些藤蔓植物?它们的攀爬方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大家以后也可以去观察、比较、探究。
同学们还可以调查校园或者社区中豆科植物的种类最多的是哪些(3种),查阅资料了解豆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总之,要研究,问题总会是有的,要细心观察,要有好奇心和敏感性,善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