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夏目漱石在日本享有盛名,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继处女作短篇小说《我是猫》发表之后,其创作锋芒锐不可当。纵观夏目漱石短暂的12年创作生涯可以发现他经历了多次文学思想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其前期三部曲中的《从此以后》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挖掘夏目漱石在题目背后隐藏的对“以后”的诠释,并结合其创作背景进一步明确其心境的转变。
关键词:以后 临界点 夏目漱石 心境转变
一、前言
自1906年作为作家踏入文坛的那一刻起,夏目漱石便立志“我要成为一个凭借自己的文章而流传百世的野心家。”正如他所言,在他逝世之后的这一百年里,人们反复阅读其作品,其中的魅力至今仍无以言表。奥泉光曾这样评价道:“漱石文学对读者来说是汲取不尽,永不干涸的泉水。”①
漱石从取笔名时便向往身体与心灵合而为一,复归自然的状态,他的文字不华丽不悲怆,不高调不委婉。因此漱石也一度被称为“余裕派”、“高蹈派”而受到自然主义派的指责和攻击。然而在看似平淡的铺陈,肤浅的情节背后却总能折射出现实最厚重、最危险的部分,令人陷入沉思、回味无穷,想必这便是漱石文学的独特魅力吧。正如《三四郎》《从此以后》《门》这三部作品,虽然写的都是爱情故事,但其意義决不限于爱情范畴,作者所要表现的,实际上是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问题,描写他们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斗争的状况,其中不乏对明治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从1908年下半年到1910年上半年,漱石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以青年和中年知识分子恋爱问题为中心的三部长篇小说——《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上。这三部小说合称为三部曲。《从此以后》作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起着一个过渡承接作用,将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完这篇小说往往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结尾处那段“火海”的描写以及对主人公今后将何去何从的困惑与遐想。因此读者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小说主题《从此以后》的含义就是对主人公今后命运的一种期待。然而,细读小说后可以发现这里的“从此以后”绝非那么简单纯粹,它不仅仅是现在的一个时间结点,与此同时它还承载着不同意义上的“以后”。那么如何诠释“以后”所指代的现实意义以及它与漱石创作过程中心境的转变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本文试图将小说《从此以后》与作者的创作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以后”所具体指代的不同临界点以及相对应的不同时期作者心境的转变。
二、作品简介及创作背景
《从此以后》写于1909年五月至八月间。主要围绕代助、平冈和三千代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展开叙述。代助和平冈从初中到大学都是同学,两人交往密切,几乎无话不谈,可谓亲如兄弟,三千代是他们两人同学的妹妹。代助和三千代互相爱慕,但是由于平冈的要求,代助从中撮合,使平冈和三千代结成夫妻。平冈婚后带着妻子离开东京,到外地去工作,三年之后,由于丢了职务,不得不重返东京。
代助自从再次见到三千代以后,又重新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唤醒他对她的感情,并且无论如何也放置不下。最后,代助决心顺乎感情的自然发展,向三千代吐露了真情。代助懂得,自己这样处理,必须付出很高代价,和父亲、哥哥以及整个社会决裂。因为父兄是冷酷的,社会是黑暗的。事实果然不出所料,当平冈暗中向代助的父兄告发以后,父兄便宣布和他断绝关系。代助的经济来源从此断绝,而他又从来不会自己谋生。他和三千代的关系如何发展下去呢?他们又如何生活下去呢?小说没有写明就结束了。
三、“以后”的不同临界点
(一)平冈夫妇离开后——逃避自然,敷衍社会
代助与平冈曾经是亲密无间的挚友,他们宛如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在这段时光里代助无疑是最幸福、最安定的,两人的友情可以说超越了家庭的亲情。然而这种深交的基础却总是“包含着一种牺牲的成分,而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那种因袭的事实:需要即刻兑现这种牺牲时,痛快会突然变成苦痛。”②13代助当时正是为了兑现对好友平冈的承诺,为了维系彼此的友情而做出了违背“自然”的抉择,牺牲了他对三千代的爱情,顺从了“道义美德”的要求。可以说,正是代助这种似是而非的所谓侠义行为导致了三人之间不可挽回的痛苦和悲剧。
结合漱石的成长经历及创作背景来看的话,代助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漱石少年时期思想观念的映射,其选择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漱石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在这段时期内,传统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其头脑中根深蒂固,支配着漱石的为人处世。在这种道德观念的束缚下漱石认为牺牲自己的私欲以成全朋友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会赢得朋友的感激,他人的尊敬。正如文中所言这是一种年轻幼稚、蔑视自然的想法。那么,成全了好友平冈与三千代的结合后,代助又将经历怎样的心境转变呢?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平冈夫妇的离开是一个时间结点,对代助的人生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漱石心境转变的临界点。
在小说的第一章中代助和仆人门野的对话显得格外突出,基本上都是简短的一问一答所构成,内容也都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基本状况。表面看来这是代助对门野基本情况的询问,但这种生活其实正是代助目前所处的状态,因此可以说代助借门野之口将自己的现实生活原样地呈现了出来。
“那么,只有你赋闲在家?”
“嗳,是这么回事。”
“唔,你在家里做些什么事呢?”
“哦,无非是睡睡躺躺。或者出去散散步。”
“别人都去挣钱,只有你在家里躺着,你不感到苦恼吗?”
“不,我并没有那种感觉。”
“家庭里相处得还很融洽吧?”
“吵架什么的倒是不大有。不过气氛有点儿怪。”
“唔,你母亲和哥哥大概希望你尽快地自立吧?”
“可能是的。”
“看来你是个大乐天派。我说得对吗?” “嗳,我绝不存心欺骗人。”
“那你完全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啦。”
“嗯,哦,你是说无忧无虑,对吧?”②6
平冈夫妇离开后的三年里,代助也似乎一下子跨越了大学时期的那种幼稚单纯,对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道义产生了怀疑。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阴暗、丑恶和虚伪,他既无法融入这样的世俗社会也没有勇气冲破现实社會的枷锁,因此他选择了逃避。他在自己的头脑中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纯洁世界,不为外界所干扰,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原文中代助跟平冈的对话中这样描述道自己头脑中的世界:“我早就踏进社会了。尤其是同你分手后,我感到这大千世界愈来愈广阔了。只不过同你踏进的那个社会,是性质不同的社会罢了。”②16“你大概还把我看做幼稚的少爷吧?但我自信:在我接触的那个繁华世界里,我远比你老成呢。”②17“正如你所说的,我对这个社会是抱着听天由命、照单全收的态度。”②77代助是在20世纪的日本长大的,不过三十岁的年纪吧,却已经达到了nil admirari③的境界。这两三年来,代助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好像一切都无可无不可了。由此可以看出代助作为知识阶层的一分子既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阴暗充满了愤懑,但又势单力薄,无可奈何,他们只能选择逃避与隐忍。
正如代助所言它将自己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厌世情节归结为日本社会的丑恶阴暗、扭曲病态的风气使然。反观漱石当时的心境,他也同样忍受着东西方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他赴英国留学,接受西洋文化、先进思想的熏陶,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自幼根植于心的东方道德观念的羁绊,因此他始终游离于两者的边缘,徘徊不定,寻求着某种调和,然而最终他也未能如愿以偿。这样想来,代助被赋予这样一种逃避自然,敷衍社会的形象也的确是无奈之举了。
(二) 再次与三千代重逢后——唤醒自然,正视抉择
三千代的再度出现给代助原本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刺激和活力。代助本就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细腻的知识分子,再加之从小接触的都是儒家宽厚仁慈的思想文化,这对他性格的养成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他注定是一个天性懦弱、逃避退缩、压抑自我的人。文中多次提到代助生性喜爱并沉醉于绿色、蓝色等令人沉静的颜色,而对红色、橘色等鲜艳颜色所带来的刺激感由衷地排斥厌恶。代助常常会痛切地感受到那些从寻常的外界来的不寻常的刺激。有时剧烈起来,他连晴天射来的太阳光都不堪忍受。在这种时候,代助就尽量不同社会接触,也不管早晨、中午,只顾闷头睡觉,并且利用极清雅甜润的花香作催眠。因此如若没有三千代的再度出现,代助是绝对不会改变现有生活状态,甚至还会继续享受着这种平淡生活所带来的惬意悠闲。②118然而,三千代虽然是一个文静内敛、命途多舛的女子,但同时她也具有追求爱情、坚强勇敢、独立倔强的一面。无论是面对生活的拮据,自身的病痛,孩子的夭折,丈夫的背叛还是代助的抛弃她都能够安静从容地接受,并且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从不抱怨抑或乞求同情。相反,在经历了生活所带来的各种不幸和磨难后她依然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爱情,并且当爱情再次降临时她选择了勇敢追求,至死不渝。三千代和代助虽然志趣相投,彼此吸引,但是他们可以说是性格完全相反的两类人,也正是三千代的果敢坚强使得代助一步步直面现实,唤醒了他潜藏在内心的真实感情。
代助在心里喊道:“我今天才算是回到‘自然’的过去了啊。”今天能说出这话,代助觉得全身都沉浸在多年不曾有过的慰藉中了。代助又想:自己为什么不能早点儿回到这“自然”中去呢?为什么一开始就同这“自然”相对抗呢?代助在雨中、在百合花香中、在重现的昔日情景中,找到了纯真无邪的和平的生命。这生命的里里外外不存在欲念、不存在得失、不存在压抑自身的道德成见,这生命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由自在。一切都是幸福的,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②207
这是代助在向三千代表白之前代助的心理活动,从中可以看出代助原本就是向往这种“自然”状态的,而且只有这种生活才令其感到真实而美好。当代助在面临取舍犹豫不决时,也正是三千代以殉情为代价的决绝态度愈发坚定了他的决心,使他意识到自己对三千代肩负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三千代的再度出现也是代助命运的又一转折点,使得代助开始摆脱传统道德的枷锁,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愈发明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同时这也与漱石早期作品中的“自己本位”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在英国留学的所见所闻令漱石深切地感受到占据当时日本社会思想主流的“他人本位”,是毫无自我意识,毫无自身见解,只是一味盲从他人的一种思想。他认为“自己本位”是有力量的,是能够给予国民信心的,所以必须要养成以“我”为第一位的自我意识。因此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代助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一先驱者、引导者的使命。
(三)与家庭断绝关系后——反抗社会,顺从自然
文末并没有明确代助与家庭断绝关系后的命运将会如何,这给读者留下了各种解释的余地。因此小说主题《从此以后》也可以说是对今后代助命运的一种期冀。被家庭所抛弃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代助对之前的人生的全盘否决,从此以后他将顺从“自然”,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或许代助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持将穷困潦倒,亦或许他与三千代将受尽社会投来的异样眼光和指责非难,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今以后的代助将不会逃避退缩,而会听从自己的内心,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一切。文末那段关于红色的描述在许多人看来都是阻碍代助前行的压力与苛责,但将之与前文中所提到的关于颜色的叙述“邓南遮的观点是:生活中之所以会有两大情调,恐怕就是因为存在着这两种色彩。所以大凡需要使人兴奋的房间,即音乐室、书房之类的地方,必须尽可能涂为红颜色;而卧室、休息室等一切需要求取心神安宁的地方,得使用接近于蓝颜色的装饰。”②51综合起来考量的话,这无尽的红色火海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刺激与动力呢。原本懦弱胆小的代助一直躲避着红色的刺激,常常渴求沉醉于蓝色的宁静中。然而此刻的代助却下定决心乘着这辆周围满是红色的电车前进,这无疑是代助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 小说结尾处的“从此以后”不仅是对代助今后命运的一种期冀,同时也映照着漱石对自己今后心境转变的一种茫然。因为此时的漱石虽然确立了“自己本位”的文学思想,但其实他内心依舊感到不安与怀疑。这种追求自我意识觉醒的“自我本位”是很难把握界限的,过度追求“自我本位”反而会陷入利己主义的深渊。因此可以说漱石的这种“自己本位”虽然是一种进步,一种反抗社会、顺从自然的权宜之计,但它终究与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观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注定是短暂的。这也在其晚年的思想“则天去私”中得到了印证。
四、结语
不同的读者对《从此以后》中的“以后”的理解与诠释各不相同,多把这部作品与其他两部作品《三四郎》、《门》进行比较,认为其指代的是学生时代的三四郎长大之后的经历,而《门》则是对脱离家庭后代助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虽然这些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本文主要是从代助的人生历程以及夏目漱石的创作背景和心境转变的角度对“以后”做出了不同诠释。综上所述,文中的“以后”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间结点即平冈夫妇离开后、再度与三千代重逢后、与家庭断绝关系后。与之相对应代助的人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逃避自然、敷衍社会;唤醒自然、正视抉择;反抗社会、顺从自然。同时通过将其与夏目漱石的文学思想比较后发现漱石的心境也经历了三次转变:汉学熏陶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他人本位;西方文化带来的自我意识觉醒下的“自己本位”;回归东方文化主张顺应自然的“则天去私”。基于此,本文认为《从此以后》中的“以后”的不同临界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夏目漱石的心境转变相契合的,这使得代助和漱石相互渲染,更增添了小说的魅力。
注释
① 参照日本雅虎:特別展「100年目に出会う 夏目漱石」
②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M].吴树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③ 拉丁语:无动于衷的,漠然的.
参考文献
[1] 雷晓敏.《那以后》的情节矛盾及日本明治末的民族心理[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2).
[2]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M].吴树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 舒敏.感性唯美的文艺手法一论农田芳光对小说《其后》的改编[J].电影评价,2010(7):43-44.
[4] 纪微,尹牧.“山水的自然”与“人性的自然”——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双重主题追求[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8).
[5] 李玉双.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2(5).
[6] http://www.kanabun.or.jp/exhibition/4344/
关键词:以后 临界点 夏目漱石 心境转变
一、前言
自1906年作为作家踏入文坛的那一刻起,夏目漱石便立志“我要成为一个凭借自己的文章而流传百世的野心家。”正如他所言,在他逝世之后的这一百年里,人们反复阅读其作品,其中的魅力至今仍无以言表。奥泉光曾这样评价道:“漱石文学对读者来说是汲取不尽,永不干涸的泉水。”①
漱石从取笔名时便向往身体与心灵合而为一,复归自然的状态,他的文字不华丽不悲怆,不高调不委婉。因此漱石也一度被称为“余裕派”、“高蹈派”而受到自然主义派的指责和攻击。然而在看似平淡的铺陈,肤浅的情节背后却总能折射出现实最厚重、最危险的部分,令人陷入沉思、回味无穷,想必这便是漱石文学的独特魅力吧。正如《三四郎》《从此以后》《门》这三部作品,虽然写的都是爱情故事,但其意義决不限于爱情范畴,作者所要表现的,实际上是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问题,描写他们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斗争的状况,其中不乏对明治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从1908年下半年到1910年上半年,漱石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以青年和中年知识分子恋爱问题为中心的三部长篇小说——《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上。这三部小说合称为三部曲。《从此以后》作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起着一个过渡承接作用,将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完这篇小说往往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结尾处那段“火海”的描写以及对主人公今后将何去何从的困惑与遐想。因此读者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小说主题《从此以后》的含义就是对主人公今后命运的一种期待。然而,细读小说后可以发现这里的“从此以后”绝非那么简单纯粹,它不仅仅是现在的一个时间结点,与此同时它还承载着不同意义上的“以后”。那么如何诠释“以后”所指代的现实意义以及它与漱石创作过程中心境的转变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本文试图将小说《从此以后》与作者的创作背景结合起来分析“以后”所具体指代的不同临界点以及相对应的不同时期作者心境的转变。
二、作品简介及创作背景
《从此以后》写于1909年五月至八月间。主要围绕代助、平冈和三千代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展开叙述。代助和平冈从初中到大学都是同学,两人交往密切,几乎无话不谈,可谓亲如兄弟,三千代是他们两人同学的妹妹。代助和三千代互相爱慕,但是由于平冈的要求,代助从中撮合,使平冈和三千代结成夫妻。平冈婚后带着妻子离开东京,到外地去工作,三年之后,由于丢了职务,不得不重返东京。
代助自从再次见到三千代以后,又重新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唤醒他对她的感情,并且无论如何也放置不下。最后,代助决心顺乎感情的自然发展,向三千代吐露了真情。代助懂得,自己这样处理,必须付出很高代价,和父亲、哥哥以及整个社会决裂。因为父兄是冷酷的,社会是黑暗的。事实果然不出所料,当平冈暗中向代助的父兄告发以后,父兄便宣布和他断绝关系。代助的经济来源从此断绝,而他又从来不会自己谋生。他和三千代的关系如何发展下去呢?他们又如何生活下去呢?小说没有写明就结束了。
三、“以后”的不同临界点
(一)平冈夫妇离开后——逃避自然,敷衍社会
代助与平冈曾经是亲密无间的挚友,他们宛如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在这段时光里代助无疑是最幸福、最安定的,两人的友情可以说超越了家庭的亲情。然而这种深交的基础却总是“包含着一种牺牲的成分,而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那种因袭的事实:需要即刻兑现这种牺牲时,痛快会突然变成苦痛。”②13代助当时正是为了兑现对好友平冈的承诺,为了维系彼此的友情而做出了违背“自然”的抉择,牺牲了他对三千代的爱情,顺从了“道义美德”的要求。可以说,正是代助这种似是而非的所谓侠义行为导致了三人之间不可挽回的痛苦和悲剧。
结合漱石的成长经历及创作背景来看的话,代助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漱石少年时期思想观念的映射,其选择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漱石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在这段时期内,传统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其头脑中根深蒂固,支配着漱石的为人处世。在这种道德观念的束缚下漱石认为牺牲自己的私欲以成全朋友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会赢得朋友的感激,他人的尊敬。正如文中所言这是一种年轻幼稚、蔑视自然的想法。那么,成全了好友平冈与三千代的结合后,代助又将经历怎样的心境转变呢?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平冈夫妇的离开是一个时间结点,对代助的人生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漱石心境转变的临界点。
在小说的第一章中代助和仆人门野的对话显得格外突出,基本上都是简短的一问一答所构成,内容也都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基本状况。表面看来这是代助对门野基本情况的询问,但这种生活其实正是代助目前所处的状态,因此可以说代助借门野之口将自己的现实生活原样地呈现了出来。
“那么,只有你赋闲在家?”
“嗳,是这么回事。”
“唔,你在家里做些什么事呢?”
“哦,无非是睡睡躺躺。或者出去散散步。”
“别人都去挣钱,只有你在家里躺着,你不感到苦恼吗?”
“不,我并没有那种感觉。”
“家庭里相处得还很融洽吧?”
“吵架什么的倒是不大有。不过气氛有点儿怪。”
“唔,你母亲和哥哥大概希望你尽快地自立吧?”
“可能是的。”
“看来你是个大乐天派。我说得对吗?” “嗳,我绝不存心欺骗人。”
“那你完全是个无忧无虑的人啦。”
“嗯,哦,你是说无忧无虑,对吧?”②6
平冈夫妇离开后的三年里,代助也似乎一下子跨越了大学时期的那种幼稚单纯,对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道义产生了怀疑。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阴暗、丑恶和虚伪,他既无法融入这样的世俗社会也没有勇气冲破现实社會的枷锁,因此他选择了逃避。他在自己的头脑中构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纯洁世界,不为外界所干扰,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原文中代助跟平冈的对话中这样描述道自己头脑中的世界:“我早就踏进社会了。尤其是同你分手后,我感到这大千世界愈来愈广阔了。只不过同你踏进的那个社会,是性质不同的社会罢了。”②16“你大概还把我看做幼稚的少爷吧?但我自信:在我接触的那个繁华世界里,我远比你老成呢。”②17“正如你所说的,我对这个社会是抱着听天由命、照单全收的态度。”②77代助是在20世纪的日本长大的,不过三十岁的年纪吧,却已经达到了nil admirari③的境界。这两三年来,代助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好像一切都无可无不可了。由此可以看出代助作为知识阶层的一分子既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阴暗充满了愤懑,但又势单力薄,无可奈何,他们只能选择逃避与隐忍。
正如代助所言它将自己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厌世情节归结为日本社会的丑恶阴暗、扭曲病态的风气使然。反观漱石当时的心境,他也同样忍受着东西方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他赴英国留学,接受西洋文化、先进思想的熏陶,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自幼根植于心的东方道德观念的羁绊,因此他始终游离于两者的边缘,徘徊不定,寻求着某种调和,然而最终他也未能如愿以偿。这样想来,代助被赋予这样一种逃避自然,敷衍社会的形象也的确是无奈之举了。
(二) 再次与三千代重逢后——唤醒自然,正视抉择
三千代的再度出现给代助原本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刺激和活力。代助本就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细腻的知识分子,再加之从小接触的都是儒家宽厚仁慈的思想文化,这对他性格的养成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他注定是一个天性懦弱、逃避退缩、压抑自我的人。文中多次提到代助生性喜爱并沉醉于绿色、蓝色等令人沉静的颜色,而对红色、橘色等鲜艳颜色所带来的刺激感由衷地排斥厌恶。代助常常会痛切地感受到那些从寻常的外界来的不寻常的刺激。有时剧烈起来,他连晴天射来的太阳光都不堪忍受。在这种时候,代助就尽量不同社会接触,也不管早晨、中午,只顾闷头睡觉,并且利用极清雅甜润的花香作催眠。因此如若没有三千代的再度出现,代助是绝对不会改变现有生活状态,甚至还会继续享受着这种平淡生活所带来的惬意悠闲。②118然而,三千代虽然是一个文静内敛、命途多舛的女子,但同时她也具有追求爱情、坚强勇敢、独立倔强的一面。无论是面对生活的拮据,自身的病痛,孩子的夭折,丈夫的背叛还是代助的抛弃她都能够安静从容地接受,并且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从不抱怨抑或乞求同情。相反,在经历了生活所带来的各种不幸和磨难后她依然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爱情,并且当爱情再次降临时她选择了勇敢追求,至死不渝。三千代和代助虽然志趣相投,彼此吸引,但是他们可以说是性格完全相反的两类人,也正是三千代的果敢坚强使得代助一步步直面现实,唤醒了他潜藏在内心的真实感情。
代助在心里喊道:“我今天才算是回到‘自然’的过去了啊。”今天能说出这话,代助觉得全身都沉浸在多年不曾有过的慰藉中了。代助又想:自己为什么不能早点儿回到这“自然”中去呢?为什么一开始就同这“自然”相对抗呢?代助在雨中、在百合花香中、在重现的昔日情景中,找到了纯真无邪的和平的生命。这生命的里里外外不存在欲念、不存在得失、不存在压抑自身的道德成见,这生命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由自在。一切都是幸福的,所以一切都是美好的。②207
这是代助在向三千代表白之前代助的心理活动,从中可以看出代助原本就是向往这种“自然”状态的,而且只有这种生活才令其感到真实而美好。当代助在面临取舍犹豫不决时,也正是三千代以殉情为代价的决绝态度愈发坚定了他的决心,使他意识到自己对三千代肩负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三千代的再度出现也是代助命运的又一转折点,使得代助开始摆脱传统道德的枷锁,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愈发明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同时这也与漱石早期作品中的“自己本位”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在英国留学的所见所闻令漱石深切地感受到占据当时日本社会思想主流的“他人本位”,是毫无自我意识,毫无自身见解,只是一味盲从他人的一种思想。他认为“自己本位”是有力量的,是能够给予国民信心的,所以必须要养成以“我”为第一位的自我意识。因此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代助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这一先驱者、引导者的使命。
(三)与家庭断绝关系后——反抗社会,顺从自然
文末并没有明确代助与家庭断绝关系后的命运将会如何,这给读者留下了各种解释的余地。因此小说主题《从此以后》也可以说是对今后代助命运的一种期冀。被家庭所抛弃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代助对之前的人生的全盘否决,从此以后他将顺从“自然”,亲手打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或许代助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持将穷困潦倒,亦或许他与三千代将受尽社会投来的异样眼光和指责非难,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今以后的代助将不会逃避退缩,而会听从自己的内心,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一切。文末那段关于红色的描述在许多人看来都是阻碍代助前行的压力与苛责,但将之与前文中所提到的关于颜色的叙述“邓南遮的观点是:生活中之所以会有两大情调,恐怕就是因为存在着这两种色彩。所以大凡需要使人兴奋的房间,即音乐室、书房之类的地方,必须尽可能涂为红颜色;而卧室、休息室等一切需要求取心神安宁的地方,得使用接近于蓝颜色的装饰。”②51综合起来考量的话,这无尽的红色火海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的刺激与动力呢。原本懦弱胆小的代助一直躲避着红色的刺激,常常渴求沉醉于蓝色的宁静中。然而此刻的代助却下定决心乘着这辆周围满是红色的电车前进,这无疑是代助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 小说结尾处的“从此以后”不仅是对代助今后命运的一种期冀,同时也映照着漱石对自己今后心境转变的一种茫然。因为此时的漱石虽然确立了“自己本位”的文学思想,但其实他内心依舊感到不安与怀疑。这种追求自我意识觉醒的“自我本位”是很难把握界限的,过度追求“自我本位”反而会陷入利己主义的深渊。因此可以说漱石的这种“自己本位”虽然是一种进步,一种反抗社会、顺从自然的权宜之计,但它终究与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观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注定是短暂的。这也在其晚年的思想“则天去私”中得到了印证。
四、结语
不同的读者对《从此以后》中的“以后”的理解与诠释各不相同,多把这部作品与其他两部作品《三四郎》、《门》进行比较,认为其指代的是学生时代的三四郎长大之后的经历,而《门》则是对脱离家庭后代助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虽然这些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本文主要是从代助的人生历程以及夏目漱石的创作背景和心境转变的角度对“以后”做出了不同诠释。综上所述,文中的“以后”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间结点即平冈夫妇离开后、再度与三千代重逢后、与家庭断绝关系后。与之相对应代助的人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逃避自然、敷衍社会;唤醒自然、正视抉择;反抗社会、顺从自然。同时通过将其与夏目漱石的文学思想比较后发现漱石的心境也经历了三次转变:汉学熏陶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他人本位;西方文化带来的自我意识觉醒下的“自己本位”;回归东方文化主张顺应自然的“则天去私”。基于此,本文认为《从此以后》中的“以后”的不同临界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夏目漱石的心境转变相契合的,这使得代助和漱石相互渲染,更增添了小说的魅力。
注释
① 参照日本雅虎:特別展「100年目に出会う 夏目漱石」
②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M].吴树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③ 拉丁语:无动于衷的,漠然的.
参考文献
[1] 雷晓敏.《那以后》的情节矛盾及日本明治末的民族心理[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2).
[2] 夏目漱石.后来的事[M].吴树本,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 舒敏.感性唯美的文艺手法一论农田芳光对小说《其后》的改编[J].电影评价,2010(7):43-44.
[4] 纪微,尹牧.“山水的自然”与“人性的自然”——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双重主题追求[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8).
[5] 李玉双.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2(5).
[6] http://www.kanabun.or.jp/exhibition/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