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起,山东省新泰市就开始探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大环节相贯通的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范式,构建“一校一品、一师一格、一科一模、一生一案”四核驱动的区域教学样态,建构融合与创新并举的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的理念,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泰市持续开展以“目标教学”“以学定教·学案导学”为序列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推动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但是,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专题调研发现,全市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质量和品质提升的问题与因素。
一是由于教师教龄、观念的不同,使课堂教学规范、品质和特色也存在差异。二是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同质化严重,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也较缓慢。三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与教师专业培训相脱离,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优质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要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就要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建立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有效机制和科学有效的规范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是融创并举,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方案。在对新泰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后,新泰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以课堂教学为统领的文件,实施学科德育、课程建设、教学设计等八大行动计划,统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还针对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制订了《新泰市“3443”高效课堂構建与实施》(见表1)的指导意见,明确学科基本架构,落实“一校一品、一师一格、一科一模、一生一案”四个核心驱动力,创新实施课堂教学深度变革,并且配套出台了相应的文件,为充分发挥学校自主权,构建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校本课堂教学框架和操作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是确立区域层面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规范化模式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品质标准。建立以学习小组和学习共同体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学习机制,编制和优化以预习案、探究案、巩固案“三案合一”的学习任务单;实施以“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将“课前—课中—课后”融会贯通;落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的课内学习探究任务,明晰新授、复习、练习、讲评等课型的操作模式,实施课前弄清、课堂理清、课后结清的“三清”措施。
三、实践探索的成效与反思
1.成效
一是建构了以优质课为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改进范式。从理论上深入学习与挖掘优质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结合新泰市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建构多样化的优质课型,使主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的课堂特征更加凸显。
二是建立以赛促能、赛教结合以及以评促改的课堂教学变革激励机制。针对区域内中小学教学水平的差异,基于增值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制订了体现差异性的《区域学校教学改进评价标准》《教师个性化教学评价标准》,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使学生在积极进取、合作互助和开拓创新等方面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三是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和创新交互促进的机制。“四核驱动,融·创并举”措施的有效实施,使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建构、创新、观察课堂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并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持续提升。
四是教育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反响强烈。2015年,新泰市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3年和2017年,新泰市两次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山东省的平均值。2008年,“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获评泰安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泰安市域内得到推广……近年来,《现代教育》、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对新泰市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反思
一是区域内校际优质均衡发展有待推进。个别学校、部分教师在理解与落实“四核驱动,融·创并举”措施方面存在偏差,个人经验、学校固有模式也难以突破,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待强力融合,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待改进。
二是对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提升、深化和推广有待加强。在每一个实施阶段,需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和深化,要关注新出现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新泰市将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使命,持续推进区域课堂的深度变革,使课堂教学更有特色、更有魅力、更具艺术性和有效性,并摸索出一条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又能全面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路径,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泰市持续开展以“目标教学”“以学定教·学案导学”为序列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推动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但是,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专题调研发现,全市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质量和品质提升的问题与因素。
一是由于教师教龄、观念的不同,使课堂教学规范、品质和特色也存在差异。二是学校发展和课堂教学同质化严重,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也较缓慢。三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与教师专业培训相脱离,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优质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要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就要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建立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有效机制和科学有效的规范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是融创并举,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方案。在对新泰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后,新泰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以课堂教学为统领的文件,实施学科德育、课程建设、教学设计等八大行动计划,统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还针对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制订了《新泰市“3443”高效课堂構建与实施》(见表1)的指导意见,明确学科基本架构,落实“一校一品、一师一格、一科一模、一生一案”四个核心驱动力,创新实施课堂教学深度变革,并且配套出台了相应的文件,为充分发挥学校自主权,构建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校本课堂教学框架和操作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是确立区域层面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规范化模式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品质标准。建立以学习小组和学习共同体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学习机制,编制和优化以预习案、探究案、巩固案“三案合一”的学习任务单;实施以“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将“课前—课中—课后”融会贯通;落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的课内学习探究任务,明晰新授、复习、练习、讲评等课型的操作模式,实施课前弄清、课堂理清、课后结清的“三清”措施。
三、实践探索的成效与反思
1.成效
一是建构了以优质课为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改进范式。从理论上深入学习与挖掘优质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结合新泰市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建构多样化的优质课型,使主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的课堂特征更加凸显。
二是建立以赛促能、赛教结合以及以评促改的课堂教学变革激励机制。针对区域内中小学教学水平的差异,基于增值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制订了体现差异性的《区域学校教学改进评价标准》《教师个性化教学评价标准》,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使学生在积极进取、合作互助和开拓创新等方面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三是形成了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和创新交互促进的机制。“四核驱动,融·创并举”措施的有效实施,使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建构、创新、观察课堂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并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持续提升。
四是教育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反响强烈。2015年,新泰市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3年和2017年,新泰市两次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山东省的平均值。2008年,“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研究获评泰安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泰安市域内得到推广……近年来,《现代教育》、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对新泰市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反思
一是区域内校际优质均衡发展有待推进。个别学校、部分教师在理解与落实“四核驱动,融·创并举”措施方面存在偏差,个人经验、学校固有模式也难以突破,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有待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待强力融合,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待改进。
二是对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提升、深化和推广有待加强。在每一个实施阶段,需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和深化,要关注新出现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新泰市将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使命,持续推进区域课堂的深度变革,使课堂教学更有特色、更有魅力、更具艺术性和有效性,并摸索出一条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又能全面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路径,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