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中奇侠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瑞典在二战时生产的杨曼AG—42/428步枪都是当时非常独特的一种半自动步枪。其不但是世界上第一支采用导气管(气吹)式自动原理的步枪,并且操作方式非常独特,瞄准机构也很有特色,综合来看堪称独树一帜。本文就带您领略这支独特的瑞典步枪——
  
  生于乱世 独树一帜
  
  瑞典东面与芬兰接壤,西面与挪威相邻,东濒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峡,西南临北海,并与丹麦隔海相望。二战期间,位于瑞典西面的挪威被纳粹强权的德国盘踞,而位于东面的芬兰由军力强盛的苏联控制。瑞典被夹逼在这两大势力集团之间,谨慎地保持着中立国的立场。在军事上,瑞典保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在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配备上不落人后。当时的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大量装备了M1896、M96/38、M1938毛瑟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M40拉蒂手枪,M1907勃朗宁手枪,M31苏米冲锋枪等。
  
  当时,世界主要的军事大国刚刚开始在小规模范围内装备性能更加可靠的导气式半自动步枪,如美国M1伽兰德步枪、苏联托卡列夫SVT38/40步枪和德国G41/43步枪等。瑞典的军事家们敏锐地认识到,他们装备的毛瑟步枪虽然性能优良,但很快就会过时。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他们研发出AG-42步枪。该枪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独特的导气管式(气吹式)自动原理,使得该枪成为世界上第一支采用这种原理的步枪。此外,该枪的操作方式也与其他枪械截然不同,在步枪发展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瑞典独创 服役二十载
  
  AG-42步枪的设计者埃里克·埃克隆是一名工程师,任职于瑞典小城马尔默的扬曼水泵公司,所以AG-42步枪也被称为“扬曼”(Ljungman)步枪。
  该枪使用口径为6.5mm、弹壳长为55mm的瑞典制式步枪弹。其保险位于机匣尾端,有射击和保险两个位置。该枪在瑞典军队服役二十余年,直到1960年代中期,瑞典获得了HK G3A3(即AK4)步枪的生产权并开始装备部队之后,AG-42步枪才结束了服役生涯。
  二十余年间,瑞典军队大约共装备了33 000支AG -42步枪,由位于埃斯克通纳市的国有卡尔·古斯塔夫兵工厂生产,大部分步枪生产干1943~1945年间。二战后,瑞典将生产该枪的技术和设备一起卖给了埃及,被埃及用于生产8×57mm口径的哈希姆(Hakim)卡宾枪和7.62×39mm口径的拉希德(Rashid)卡宾枪。哈希姆卡宾枪和拉希德卡宾枪与AG-42步枪在结构和性能上大同小异。不过与AG 42不同的是,哈希姆步枪上设计了导气调节装置,可以根据情况调节导气量大小。
  
  三大特色 绝无仅有
  
  特色一:率先采用导气管式自动原理
  瑞典在研制扬曼AG-42步枪之前,其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大部分是购自德国的毛瑟系步枪,只不过自己重新命名而已。这些毛瑟步枪虽然性能优良,但均是采用旋转后拉枪机式的非自动方式,射速较慢,火力密度不足,难以跟上时代的需求。随着美国M1伽兰德步枪、苏联SVT38/40步枪及德国G41步枪的列装,毛瑟系步枪更显落后。
  
  针对毛瑟系步枪的不足,瑞典设计者开始设计新式武器,但他们并没有采用活塞式导气方式,而是采用导气管式原理。相对于前者,后者的导气系统因没有活塞及活塞杆,结构相对更简单些。
  在AG-42步枪中,导气管尾端对正枪机框上的盲孔。枪弹击发后,火药燃气通过导气管直接冲人枪机框的盲孔中,推动枪机框并带动枪机后坐。其结构与现在M16/M4步枪的导气管式原理稍有不同。后者是火药燃气在枪机框、枪机中的密闭气室中膨胀并推动枪机框后坐。虽然AG-42步枪会存在火药燃气外泄的问题,但它毕竟是世界上首支采用这种原理的步枪,为后续步枪的发展开了先河。
  
  特色二:独特的操作方式
  与同时代的半自动步枪不同,AG-42步枪没有设单独的拉机柄,一个称为机匣盖的零件起到拉机柄的作用。机匣盖前端连着复进簧及复进簧导杆,复进簧前端顶在枪机框尾端,平时由于复进簧的张力作用,枪机框/枪机位于前方位置(关闭弹膛位置),机匣盖位于机匣尾端。需要向弹膛内供弹时,手抓住机匣盖顶端向前推到位后,机匣盖便与枪机框扣合在一起,此时复进簧被压缩。然后向后拉机匣盖,便带动枪机框/枪机一起后退,当机匣盖向后退到最后端位置时,枪机框与机匣盖脱开,在复进簧张力作用下,枪机框带动枪机复进,推弹入膛并闭锁,此时扣动扳机便可击发。枪弹击发后,枪机框带动枪机后坐、抽壳、抛壳,后坐到位后再复进、推弹入膛、闭锁,进入下一个射击循环。
  除首发弹装填时机匣盖需前后移动外,后续弹在射击时机匣盖一直停留在后方位置,相当于起拉机柄作用的机匣盖不随枪机前后移动,就避免了射击过程中对射手产生影响或打手现象的发生。
  
  特色三:灵活可调的瞄准系统
  AG-42步枪的瞄准系统非常独特。该枪的照门安装了一个可以进行高低调节的鼓状装置,该装置在朝向射手的一侧有一个小显示窗口。当逆时针方向调节俯仰转螺时,这个小显示窗口会相应的显示出1~7的数字,分别代表100~700m的射击距离。这套瞄准系统在使用时便捷、准确,惟一的遗憾是照门不能在低于100m的射击范围内自由调节。
  该枪的准星是一个带有保护罩的小圆柱体,安装在枪管前端的鸠尾槽上。准星可拆卸、更换,有多种不同型号,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与照门配合使用。
  
  AG-42仅能发射尖头弹,后期型号AG-42B则不仅能发射尖头弹,而且能发射圆头弹。由于使用不同类型的枪弹,会产生不同的弹道轨迹,造成瞄准误差的不同。如AG-42B使用弹头质量10g的M94圆头弹时,初速约为700m/s而使用弹头质量9g的M94/41尖头弹时,初速约为800m/s。显然尖头弹的弹道轨迹要比圆头弹的更为平直,而这种弹道差异在瞄准时就要通过对鼓状装置的调节进行校准。为了适应两种枪弹的发射,AG-42B步枪在瞄准系统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其在小显示窗口的左侧刻有一条简洁的指示线,对尖头弹的校准在小显示窗口的左侧就可以完成,而对圆头弹的校准则需要在右侧完成。
  
  射击精度较为理想
  
  AG-42步枪是一支体型较大的步枪,它的长度约有1 219mm,空枪质量约为4.7kg。它的外形常常让人联想起苏联的托卡列夫SVT38/40半自动步枪和德国的G41半自动步枪。这样大的体型也并非全无益处,由于该枪较为沉重,同时使用了枪口制退器,因此在发射6.5×55mm枪弹时的后坐力显著减小,射击的精度较高。根据测试结果,该枪的射击精度能够达到1.5MOA。
  此外,该枪使用两道火扳机,在扣引扳机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扣力,通常第一段使用的力较小,第二段需要较大的力。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由于第一段已经开始施力,第二段的施力会逐渐加大,不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扣动扳机,减少急扣现象的发生。
  
  改进型号更加优异
  
  1953年~1956年间,埃克隆对AG-42步枪进行改进,这就是上文提到的AG-42B步枪。与AG-42步枪相比,AG-42B步枪最明显的特征采用是不锈钢导气管,增强了其抗腐蚀性能,同时改进了扳机系统。
  如上所述,老式的AG-42步枪主要使用M94/41尖头弹,所以在AG-42步枪的标示牌上常常会带有醒目的“Overslag”(M94/41尖头弹的主要生产地)字样,用以提醒射手在装填枪弹时注意枪弹型号。后来,改进的AG-42B步枪进一步完善了弹道误差校准系统,使该枪不仅可以使用尖头弹,还可以使用圆头弹,“Overslag”标记便从标示牌上抹掉了。
  AG-42B步枪还对机匣盖的抓握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在AG-42步枪上,为避免手滑,机匣盖两侧设计了倾斜的防滑纹,但据战场反馈,防滑纹作用不是很好。在AG-42B步枪中,将防滑纹改成两个向外突出的锥钮,通过铆钉固定在机匣盖外侧,使手抓握机匣盖并前后滑动时更加稳固。
  另外,同样是根据战场反馈,AG-42B步枪在抛壳窗后侧增加了一个导壳板,使弹壳的抛出方向由直向右后方改为向右方或右前方,避免灼热的弹壳打到射手脸上,与后来M16步枪上采用的导壳板有异曲同工之妙。
  AG-42步枪及其后的AG-42B步枪深受瑞典部队的喜爱,一直装备到1950年代后期。尽管后来由更先进的武器取代,但它的推出,为后来导气管式自动原理的采用起到了奠基作用,值得仔细研究。
  
  编辑/郑双雁
其他文献
片中的特警装备  作为知名度非常高的SWAT,其主战装备已广为人知,如MP5冲锋枪、M4卡宾枪及各种型号的手枪、霰弹枪和狙击步枪等。《反恐特警组》和《反恐特警组;火线救援》中的主战装备也是这些,但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并不常见的特种装备。  《反恐特警组》中,斯居特被发配到枪械室作军械员,闲来没事自行开发出一种破墙工具。大家通常熟知破门工具,如破门锤和破门弹药等等,但是建筑物的门通常都是对手重点关注
俄罗斯陆军不久有望接收Grok先进单兵火箭筒。Grok单兵火箭筒现正由俄罗斯巴扎尔特国家研究制造公司研制,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种非制导航空炸弹、多种口径的迫击炮弹、反坦克火箭筒以及进攻型/防御型手榴弹等。Grok火箭筒质量仅为RPG-7V制式火箭筒的1/4,具有射击精度高、射程远等特点,有可能替换俄罗斯部队现役超过20种类型的反坦克火箭筒。  编辑/曾振宇
文体圈转型政坛的明星从来不少,都说学而优则仕,这些向来被聚光灯包围着的明星大腕们也一样,有一个“跨界”的梦。他们的优势也很明显足够大的影响力和庞大的粉丝群。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政治与文体是两个几乎不怎么沾边的个体,但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文体明星对退役后从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跨界投身到本国政坛的发展当中。谢尔盖·布勃卡:“空中飞人”的华丽转型  布勃卡10岁开始练习撑杆跳,20岁时便在1983年田径世
《轻兵器》2010年第12(下)期中插彩图展现的“疑似波波沙冲锋枪改进型”枪械应为前苏联波波沙冲锋枪仿制型,由大连五一机器厂生产。  1945年苏军进驻旅顺以后,国民党军队从未涉足大连地区,该地区一直在解放军的控制之下,同时苏军向我解放军移交了部分伪满洲国及日军控制的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被用于军工生产。1947年五一机器厂在大连成立,开始仿制苏军的波波沙冲锋枪,为了便于生产,在仿制过程中进行了适当
在美国警界,无论是巡警还是特警,一般都采用M4类型的卡宾枪,因为其凭借着四面导轨护手的可扩展性,可以在护手上安装许多战术附件,如战术灯、战术握把、激光指示器等。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四面导轨护手加大了卡宾枪的质量,而战术附件的安装使这支枪变得更重——这让射手在高度紧张的搜索过程中更加吃力!如果能够降低全枪质量,使射手能轻松地完成许多战术动作,就更完美了。由Kel-Tec公司推出的SU-16E战术
日本陆上自卫队(简称自卫队)与美陆军每年下半年举行一次演练,作为下一年度联合军事行动的基础,称“东方盾牌”联合演练。“东方盾牌’07”联合演练于2006年10月16日~26日(其中16日为开幕式,26日为闭幕式)在日本新泻县的关山演习场进行,同时部分项目还使用了日本高田与相马原的驻地作为演练场地。这次演练只有美军的近战演练向外界公开,其他内容均保密。本文将揭示本次参演部队的编制及演练项目,并着重介
据悉,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与金属风暴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约148万美元的合同,订购模块化非致命武器系统(Mission Payload ModuleNon Lethal Weapon System,MPM-NLWS)。  MPM-NLWS非致命武器系统是一种新型武器系统,能够为海军陆战队提供反人员、非致命作战能力。其将用于执行人群控制、拒止/防御目标区域、控制进入等任务,使作战士兵能够远距离攻击目标。
本刊于2009年第11(下)期、2010年第3(下)期分别介绍了64mm防暴发射器系列中的车载型与艇载型,二者主体结构基本相同,且均发射电底火的64mm催泪子母弹与发烟子母殚。本文介绍的便携式防暴发射器是这个家族中的又一成员,其结构与家族中的两个成员完全不同,更为简洁而便于携行,其配用的殚药与上述弹药结构基本相同,只是采用机械击发式底火。请看——    应对新需求而诞生  便携式64mm防暴发射器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将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首次利用机械的力量,开始了对飞翔的蹒跚学步式的尝试。当普通大众还沉浸在人类飞行成功的喜悦之中时,军事家们已经预感到一个崭新的军事时代到来,尽管当时的飞行员还要趴在木制的飞机大梁上艰难地操纵飞机。1914年一战爆发,美国参战。此时,同年成立的美国陆军航空兵穿着相对简陋的B-1飞行服升空作战,因为当时飞机在战争中的主要角色是执行地面侦察任务
勃朗宁M2重机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口径机枪之一,其前身是1921年定型的M1921 12.7mm重机枪,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M1921是勃朗宁M1917 7.62mm重机枪的放大版,同样采用水冷式枪管。1932年,美军为M1921重机枪换装质量较轻的气冷式枪管,改进后命名为M2重机枪。1933年,为解决枪管容易过热的问题,美军装备了采用重型枪管的型号,称为rd2HB重机枪。1980年代,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