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想中的普陀,该当有无边大海的相拥,或秀美小岛的连绵。岛上幽林密布、古刹林立、香烟缭绕、佛号声声……
秋日的清晨,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圣洁的土地。
此时的普陀,仿若一尊静静的卧佛,从睡梦中醒来了。
这一方净如桃源的土地,有湛蓝湛蓝的天空和温润如玉的海面相互招摇起来色彩的纯粹。浮于海面的山的轮廓黛烟轻缈,或浓重或淡雅。远处的佛顶山,在云彩的映照下,尤如浸着薄纱的肌肤显得晶莹透亮。
登临普陀岛,便觉苍穹之大,宇宙之阔。岛上安安静静,没有人敢大声喧哗。走过山门的游人,心灵似乎也经过了洗礼。在岛上驻足远眺,海风习习拂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走上石阶,但见廊道边字迹斑驳的大清御碑,透出一种久远的厚重。偶尔抬头,古墙上那大片大片黛青色的苔痕,看上去浑然天成,煞是可爱。
远远望去,便可见普陀的全山祖庭——普济寺,殿堂楼阁重重叠叠,气宇轩昂,仪态万方。寺前的放生池里,古木掩映下的寺院倒影随着清波荡漾,眼前的普济禅寺,沉稳、静穆、庄严。千年的光阴一晃而过,门前那棵600年古樟依旧挺拔,虬枝横斜,翠绿如盖,牵发人的阵阵幽思。寺前的莲池上有三座桥,过桥可到普济寺的大门。正门常年紧闭,游人只能从侧门出入,据说只有遇到盛大庆典或重要客人来拜佛时才会打开。
让我们的目光去探寻那段早已尘封的往事——某个夜晚,微服私访的乾隆踏着清代的月光,到普济寺借宿。因天色已晚,寺门已关,小僧只开偏门让这位不速之客进寺。但乾隆执意要从大门入寺,小僧唱喏“国有国法,寺有寺规”,遂不许。乾隆怒,奈何天色已晚,只得侧身偏门入寺。乾隆一回京城就颁下一道圣旨,叫普济寺大门永不得开。后经主持求情,改为六十年一开。
普陀是庄严的。乾隆终究未能从普济寺大门进去过。岁月不居,昔人已逝,只留得日渐沧桑的故迹……
从普济寺出来,我们在西天门看到了“心”字石。“心”字石当是普陀山上最大的石刻了。满山的绿荫中,唯有这里寸草不生。周边近五十米的红色“心”字刻于石上,整个字可容近百人打坐。面对此景,我不禁浮想联翩……佛是什么?我心即我佛,心正,佛明,心不正,佛扶之,心佛归一。
“斜照一轮西,磐陀石势低。俨然天上坐,何必借天梯”。相传磐陀石是观音菩萨讲经之处。立于磐陀石前,两块巨石相垒,看上去摇摇欲坠,却稳固如磐,让人叹为观止!沿石阶向下,行走片刻,便可看到“二龟听法石”,远远望去,两石酷似海龟,一蹲踞崖顶,回首顾盼;一昂首伸颈,绝壁直上,惟妙惟肖。
世人皆说因听菩萨讲经过于专注,忘了入海归期,二龟才化身为石。站在龟石前凝望,我似有所悟,有人铁心如石头,永远感化不了,而面前的石头却被感化了。我虽不是佛门中人,但我相信真诚。不是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么!
佛国普陀真是一片净土。
走在山间的小径上,幽幽深谷,簇簇野草,远远地传来悠扬的佛经圣歌……不觉已走到了普陀的最高处——佛顶山。登顶眺望,碧海环绕,海天一色。普陀睡在海上,大海便是普陀的天。天很宽大,普陀睡得很深沉。普陀,太容易让人有出尘之想。
山岸的孤绝,海水的苍茫,便创造了独绝的意境。山海既融为一体,又各具其趣。“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前人这样评价普陀,普陀自然就有了“海山第一”的美誉。“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 充满灵气和神秘的普陀,犹如人们心中的一座圣山,让无数的善男信女风尘而至。
脚踩莲花石板甬道,行不多时,猛有金光闪耀,一座琉璃瓦顶的大寺呈现在眼前,便是慧济寺了。 慧济禅寺俗称佛顶山,原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圆创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圆通殿、玉泉殿、大悲楼等,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由文正和尚鸠工增扩,遂成巨刹。寺内,但见数十个僧人身披袈裟在诵经礼佛,佛器齐鸣,烛火辉煌,香烟缭绕……寺内的诵经声、磬声、木鱼声融合在一起,却给了我一种慑人心魄的力量,瞬间觉得心中一片平和、安宁……
是呵,刚才在佛顶山前的三百六十五级登山石阶上,那些满脸虔诚的香客,三步一跪,一跪一拜,汗水淋漓,看上去是如此的恬静,确也真的像断绝了尘念,飘然如仙。是否古寺的钟声警醒了他们?是否诵经的梵乐让他们有了知恩和感念?我默默无言,伴着阵阵佛号,无名的感动从突发的灵性中向我袭来。
法雨寺、普济寺和慧济寺是普陀山三大主寺。法雨寺依山而建,殿宇巧构宏制,蔚为壮观。法雨寺又叫后寺,因康熙赐“天花法雨”匾额而得名。从海令桥入内,寺内浓荫覆地,层层叠建,左右两脉青山顺势而环,犹一双龙手拱寺而护。大门处有一九龙壁,是用青色石头雕刻而成,每条龙都十分精致,栩栩如生。从最高处往下走,但见绿树黄瓦,飞檐斗拱,金碧辉煌,美不胜收。
普陀山那婀娜的影子渐渐地朦胧起来,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普陀山飘浮在苍茫的大海上,层层叠翠,澄澈空明,有着一种仿若天国般的宁静。海天如此宽广,时空仿佛被虚无。这时,我想到一个词:普渡。只觉心藏佛心,超尘脱俗,换了人间。
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踟躇于千步沙,抑或坐在礁石上远眺,海天相接处,一抹玫瑰色的云霞正舒展开来,把万千碎金洒在了海面上。大海许是有些醉了,微漾着、晃动着、闪耀着……红光洒在千步沙上,那细细的金沙,显得五彩斑斓。
心,从来没有这么宁静过,那是一种洗涤过的,没有任何俗尘杂念的宁静。远处,海浪轻轻地扑打着岩石。普陀山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
学者余秋雨曾说:“普陀山是写不完的,但只要为它动笔,也就等于点上了一炷香,融入了它的千年香火、万里梵呗。”
普陀,是要用心朝拜的。山水蕴佛意,佛藏山水中。那海,那山和那菩提已沧桑千年。普陀,让我们感触到了历史的恒久。走近普陀,离佛真的很近、很近……
当我踏上归途,再次回眸眺望掩映在林中的法雨寺,正笼罩在云烟缭绕之中。海天佛国愈添一抹朦胧,飘渺的佛顶山俨然是虚空中的仙境了。耳畔隐约有悠扬的梵音和木鱼声响起,咸涩的海风,和着古寺的晨钟暮鼓,让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也听出了禅意与绵长。那是无尘无垢的天籁,让每一个踏上普陀的人摈去欲念,忘却纷扰。
身在红尘,心在普陀。只要有心,则处处是佛。
绝尘的普陀,永远都是这样:素雅、静穆、空灵。永远让人魂牵梦绕。
普陀,我想拥你入梦。
秋日的清晨,我终于踏上了这片圣洁的土地。
此时的普陀,仿若一尊静静的卧佛,从睡梦中醒来了。
这一方净如桃源的土地,有湛蓝湛蓝的天空和温润如玉的海面相互招摇起来色彩的纯粹。浮于海面的山的轮廓黛烟轻缈,或浓重或淡雅。远处的佛顶山,在云彩的映照下,尤如浸着薄纱的肌肤显得晶莹透亮。
登临普陀岛,便觉苍穹之大,宇宙之阔。岛上安安静静,没有人敢大声喧哗。走过山门的游人,心灵似乎也经过了洗礼。在岛上驻足远眺,海风习习拂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走上石阶,但见廊道边字迹斑驳的大清御碑,透出一种久远的厚重。偶尔抬头,古墙上那大片大片黛青色的苔痕,看上去浑然天成,煞是可爱。
远远望去,便可见普陀的全山祖庭——普济寺,殿堂楼阁重重叠叠,气宇轩昂,仪态万方。寺前的放生池里,古木掩映下的寺院倒影随着清波荡漾,眼前的普济禅寺,沉稳、静穆、庄严。千年的光阴一晃而过,门前那棵600年古樟依旧挺拔,虬枝横斜,翠绿如盖,牵发人的阵阵幽思。寺前的莲池上有三座桥,过桥可到普济寺的大门。正门常年紧闭,游人只能从侧门出入,据说只有遇到盛大庆典或重要客人来拜佛时才会打开。
让我们的目光去探寻那段早已尘封的往事——某个夜晚,微服私访的乾隆踏着清代的月光,到普济寺借宿。因天色已晚,寺门已关,小僧只开偏门让这位不速之客进寺。但乾隆执意要从大门入寺,小僧唱喏“国有国法,寺有寺规”,遂不许。乾隆怒,奈何天色已晚,只得侧身偏门入寺。乾隆一回京城就颁下一道圣旨,叫普济寺大门永不得开。后经主持求情,改为六十年一开。
普陀是庄严的。乾隆终究未能从普济寺大门进去过。岁月不居,昔人已逝,只留得日渐沧桑的故迹……
从普济寺出来,我们在西天门看到了“心”字石。“心”字石当是普陀山上最大的石刻了。满山的绿荫中,唯有这里寸草不生。周边近五十米的红色“心”字刻于石上,整个字可容近百人打坐。面对此景,我不禁浮想联翩……佛是什么?我心即我佛,心正,佛明,心不正,佛扶之,心佛归一。
“斜照一轮西,磐陀石势低。俨然天上坐,何必借天梯”。相传磐陀石是观音菩萨讲经之处。立于磐陀石前,两块巨石相垒,看上去摇摇欲坠,却稳固如磐,让人叹为观止!沿石阶向下,行走片刻,便可看到“二龟听法石”,远远望去,两石酷似海龟,一蹲踞崖顶,回首顾盼;一昂首伸颈,绝壁直上,惟妙惟肖。
世人皆说因听菩萨讲经过于专注,忘了入海归期,二龟才化身为石。站在龟石前凝望,我似有所悟,有人铁心如石头,永远感化不了,而面前的石头却被感化了。我虽不是佛门中人,但我相信真诚。不是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么!
佛国普陀真是一片净土。
走在山间的小径上,幽幽深谷,簇簇野草,远远地传来悠扬的佛经圣歌……不觉已走到了普陀的最高处——佛顶山。登顶眺望,碧海环绕,海天一色。普陀睡在海上,大海便是普陀的天。天很宽大,普陀睡得很深沉。普陀,太容易让人有出尘之想。
山岸的孤绝,海水的苍茫,便创造了独绝的意境。山海既融为一体,又各具其趣。“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前人这样评价普陀,普陀自然就有了“海山第一”的美誉。“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 充满灵气和神秘的普陀,犹如人们心中的一座圣山,让无数的善男信女风尘而至。
脚踩莲花石板甬道,行不多时,猛有金光闪耀,一座琉璃瓦顶的大寺呈现在眼前,便是慧济寺了。 慧济禅寺俗称佛顶山,原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圆创慧济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圆通殿、玉泉殿、大悲楼等,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由文正和尚鸠工增扩,遂成巨刹。寺内,但见数十个僧人身披袈裟在诵经礼佛,佛器齐鸣,烛火辉煌,香烟缭绕……寺内的诵经声、磬声、木鱼声融合在一起,却给了我一种慑人心魄的力量,瞬间觉得心中一片平和、安宁……
是呵,刚才在佛顶山前的三百六十五级登山石阶上,那些满脸虔诚的香客,三步一跪,一跪一拜,汗水淋漓,看上去是如此的恬静,确也真的像断绝了尘念,飘然如仙。是否古寺的钟声警醒了他们?是否诵经的梵乐让他们有了知恩和感念?我默默无言,伴着阵阵佛号,无名的感动从突发的灵性中向我袭来。
法雨寺、普济寺和慧济寺是普陀山三大主寺。法雨寺依山而建,殿宇巧构宏制,蔚为壮观。法雨寺又叫后寺,因康熙赐“天花法雨”匾额而得名。从海令桥入内,寺内浓荫覆地,层层叠建,左右两脉青山顺势而环,犹一双龙手拱寺而护。大门处有一九龙壁,是用青色石头雕刻而成,每条龙都十分精致,栩栩如生。从最高处往下走,但见绿树黄瓦,飞檐斗拱,金碧辉煌,美不胜收。
普陀山那婀娜的影子渐渐地朦胧起来,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普陀山飘浮在苍茫的大海上,层层叠翠,澄澈空明,有着一种仿若天国般的宁静。海天如此宽广,时空仿佛被虚无。这时,我想到一个词:普渡。只觉心藏佛心,超尘脱俗,换了人间。
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踟躇于千步沙,抑或坐在礁石上远眺,海天相接处,一抹玫瑰色的云霞正舒展开来,把万千碎金洒在了海面上。大海许是有些醉了,微漾着、晃动着、闪耀着……红光洒在千步沙上,那细细的金沙,显得五彩斑斓。
心,从来没有这么宁静过,那是一种洗涤过的,没有任何俗尘杂念的宁静。远处,海浪轻轻地扑打着岩石。普陀山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
学者余秋雨曾说:“普陀山是写不完的,但只要为它动笔,也就等于点上了一炷香,融入了它的千年香火、万里梵呗。”
普陀,是要用心朝拜的。山水蕴佛意,佛藏山水中。那海,那山和那菩提已沧桑千年。普陀,让我们感触到了历史的恒久。走近普陀,离佛真的很近、很近……
当我踏上归途,再次回眸眺望掩映在林中的法雨寺,正笼罩在云烟缭绕之中。海天佛国愈添一抹朦胧,飘渺的佛顶山俨然是虚空中的仙境了。耳畔隐约有悠扬的梵音和木鱼声响起,咸涩的海风,和着古寺的晨钟暮鼓,让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也听出了禅意与绵长。那是无尘无垢的天籁,让每一个踏上普陀的人摈去欲念,忘却纷扰。
身在红尘,心在普陀。只要有心,则处处是佛。
绝尘的普陀,永远都是这样:素雅、静穆、空灵。永远让人魂牵梦绕。
普陀,我想拥你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