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
我看来,钱先生对目前的大学和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评价,其实是过高了。你看看现在的大学,只有少数者还在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多的大学已经不屑于此等“表演”。
所谓利己主义者,好歹还要“装”一下,比如,在各种公开场合,说冠冕堂皇的话;在运作“潜规则”时,不动声色,做到“天衣无缝”,不留把柄。如果我的理解不错,可举一例,来说明何为“精致”:某老板想报考某博导的博士生,想打点博导,直接把红包送上门,或者把博导请出来吃饭,是很低级、小儿科的做法,弄不好要把事办砸。“精致”的手法是,老板叫自己的老板朋友,邀请博导去做一场讲座,给几万到10万的讲课费,博导也觉得体现了知识的价值。
近年来,一些高校,都采用这种“精致”做法,“做好”了不少事。包括评审院士,“精致”到可称为10年计划。为了让某人评为院士,运作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其中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中,把可能投票的评委,都邀请到学校参加论坛、讲座,或者聘为兼职教授、顾问教授。这种“表演”和“配合”的水平,比那些临到头来,再四处打听谁是评委、家住何处、送礼尺度、不知要精致多少。
这些人,无疑是“潜规则”教育的精英人士,目前培养这类“精致”“精英”,我们的一些大学确实比较拿手。
近日就有两则新闻,让大学斯文扫地。一则是,武汉大学法学院一副教授对该院的一名教授大出打手。据被打教授的学生及学校多名老师介绍,其打人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而被打的教授正是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另一则是,近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出的新闻,湖南省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有评委专门在宾馆开房收钱。且收钱的时间还有限制——索贿短信这样写道:“请准备3到4万元,于今晚到新天宾馆2408房间找刘一兵教授,晚了就送不进了。”
在这两起事件中,为人师表的教授们,已经赤膊上阵了,把原始的一面不加修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根本就不把规则、道义放在眼里,还以自己能挑战规则、道义为荣。
做事能招摇到这种地步,如此公开运作“潜规则”,恐怕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见不得人的事,二是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相信没人能动得了他。这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至少表面上还分得清是非,在台面上还要说出大套理论,表面装着对权力的敬畏,还知道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却是以此实现利益的长久化和最大化。
其实,这些招摇者,当初也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使要捞好处,也是悄悄进行,之所以发展到毫无顾忌的程度,是因为见得多了,习以为常。大家都这么干了,一切都不是问题了。这种变化,与这些年来大学的学术腐败、权学交易公开化是一致的。以前,学校领导到北京,拜见部委官员,还委婉地说是出差,现在可以直接告诉身边人,就是去送礼,去打点的。“能送进去,已是本事了!”送礼者无一不是充满了骄傲。
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办学现状,如果不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高校会被“粗陋化”“厚黑化”玷污,一些人心照不宣地把办学作为生意,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成为贩卖的商品。年轻的学生,可能在最初的几年还略有不适,而随着接触越深,就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大学,不可能给学生以文明的教化,只会加速文明的倒退。学生进大学没有提高科学素质、人文修养,倒可能从一些老师那里习得一肚子的厚黑功夫以及钻营本事。长此以往,真是毁灭性的灾难。
蔡元培先生当年就说过,“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只有先净化校园,并发挥大学教育的非功利价值,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走出这个可怕的黑空。 ★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我看来,钱先生对目前的大学和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评价,其实是过高了。你看看现在的大学,只有少数者还在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多的大学已经不屑于此等“表演”。
所谓利己主义者,好歹还要“装”一下,比如,在各种公开场合,说冠冕堂皇的话;在运作“潜规则”时,不动声色,做到“天衣无缝”,不留把柄。如果我的理解不错,可举一例,来说明何为“精致”:某老板想报考某博导的博士生,想打点博导,直接把红包送上门,或者把博导请出来吃饭,是很低级、小儿科的做法,弄不好要把事办砸。“精致”的手法是,老板叫自己的老板朋友,邀请博导去做一场讲座,给几万到10万的讲课费,博导也觉得体现了知识的价值。
近年来,一些高校,都采用这种“精致”做法,“做好”了不少事。包括评审院士,“精致”到可称为10年计划。为了让某人评为院士,运作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其中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中,把可能投票的评委,都邀请到学校参加论坛、讲座,或者聘为兼职教授、顾问教授。这种“表演”和“配合”的水平,比那些临到头来,再四处打听谁是评委、家住何处、送礼尺度、不知要精致多少。
这些人,无疑是“潜规则”教育的精英人士,目前培养这类“精致”“精英”,我们的一些大学确实比较拿手。
近日就有两则新闻,让大学斯文扫地。一则是,武汉大学法学院一副教授对该院的一名教授大出打手。据被打教授的学生及学校多名老师介绍,其打人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而被打的教授正是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另一则是,近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出的新闻,湖南省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有评委专门在宾馆开房收钱。且收钱的时间还有限制——索贿短信这样写道:“请准备3到4万元,于今晚到新天宾馆2408房间找刘一兵教授,晚了就送不进了。”
在这两起事件中,为人师表的教授们,已经赤膊上阵了,把原始的一面不加修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根本就不把规则、道义放在眼里,还以自己能挑战规则、道义为荣。
做事能招摇到这种地步,如此公开运作“潜规则”,恐怕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见不得人的事,二是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相信没人能动得了他。这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至少表面上还分得清是非,在台面上还要说出大套理论,表面装着对权力的敬畏,还知道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却是以此实现利益的长久化和最大化。
其实,这些招摇者,当初也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使要捞好处,也是悄悄进行,之所以发展到毫无顾忌的程度,是因为见得多了,习以为常。大家都这么干了,一切都不是问题了。这种变化,与这些年来大学的学术腐败、权学交易公开化是一致的。以前,学校领导到北京,拜见部委官员,还委婉地说是出差,现在可以直接告诉身边人,就是去送礼,去打点的。“能送进去,已是本事了!”送礼者无一不是充满了骄傲。
按照中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办学现状,如果不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高校会被“粗陋化”“厚黑化”玷污,一些人心照不宣地把办学作为生意,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成为贩卖的商品。年轻的学生,可能在最初的几年还略有不适,而随着接触越深,就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样的大学,不可能给学生以文明的教化,只会加速文明的倒退。学生进大学没有提高科学素质、人文修养,倒可能从一些老师那里习得一肚子的厚黑功夫以及钻营本事。长此以往,真是毁灭性的灾难。
蔡元培先生当年就说过,“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只有先净化校园,并发挥大学教育的非功利价值,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走出这个可怕的黑空。 ★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