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等,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巧诵;经典古诗文;农村小学生;人文素养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精练的语言、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感情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古诗文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是,古诗文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由于古诗文的年代久远而且体裁特别,小学生学习理解有难度;另一方面,古诗文语言凝练,内容含蓄深邃,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从2019年5月开始,我校教师自筹经费成立“巧诵经典古诗文,促进乡土校园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的策略研究”课题小组,主要研究通过巧诵经典古诗文提高农村小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巧用插图,诵读古诗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形象性,让学生乐于、易于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例如,杜甫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虽然对仗工整,通俗易懂,但是对于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有一点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地借助课本上的插图画面:翠绿色的新柳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两只俏丽可爱、色彩鲜艳的小黄鹂鸟站在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让学生通过插图产生联想,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素养。
二、巧析题目,抓住诗歌的线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古詩词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凝练、含蓄、深邃。诗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意思,简短而不失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诗歌中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古诗词的题目通常隐含诗歌的很多关键信息,比如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以及作者的心境和描述对象等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时,要对诗歌题目进行深入解析,牢牢抓住诗歌的线索,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的题目就隐含了这首诗的很多信息:从“送”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黄鹤楼”点明了作诗的地点;写诗的对象是“孟浩然”;写诗的背景是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从题目切入,使学生很容易把握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所以,抓住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牢牢抓住诗歌的线索,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三、巧用情感,诵读古诗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对诗词诵读重要性的最直观诠释。教师要充分利用诵读引导机会,在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诵读训练的同时,巧妙运用诗歌情感,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形成深刻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感悟力的目的。
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女中豪杰的雄心壮志。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时,首先可以为学生设计背景音乐,巧妙地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怀。然后再对绝句划分节奏,标注重音,让学生尝试诵读展示,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最后教师引导鉴赏:“这首诗借古讽今,抒发了悲愤的情怀。你能够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学生展开讨论,并查阅教辅材料,逐渐找到鉴赏角度。有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里借项羽不肯见江东父老,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意志。”教师巧妙运用诗歌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
四、巧品意境,感知古诗文意象美,拓宽学生视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古诗文是浓缩的歌、凝练的画,它是借助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一门艺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2]此处的“文”可理解为古诗文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比如,古代文人常常用“菊花”代表不慕荣利、坚贞不屈;用“柳树”表示依依惜别、挽留行人;用“月亮”代表怀乡思亲、游子羁旅;用“草”代表生生不息、生命旺盛……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抓住了古诗文的意象,就不仅抓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聚焦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于谦的七言绝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歌借助了石灰的煅烧过程,表现了作者不怕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清白、忠诚品格的难能可贵精神。“石灰”就是这首诗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清白做人的志向。
又如,王冕的七言绝句《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就是这首诗的意象,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用墨梅比喻作者自己,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诗歌借物喻人的特点,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解读诗歌的意象,触摸诗歌的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巧抓“诗眼”,感知古诗文的内涵,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古诗文总领全诗、浓缩感情、开阔诗意、提升形象、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抓住了诗歌的“诗眼”就可以理清诗歌的写作脉络,就可能抓住全诗的灵魂。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找出隐藏在诗句中的“诗眼”,引导学生深入赏析、理解古诗文的语言,从而让学生感知古诗文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虽然只有寥寥五句,却将江南的春天景色概述其中。教师在进行这首古诗文诵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一一列出“诗眼”(如表1)。
又如,袁枚的五言绝句《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教师在进行这首古诗文诵读教学时,也可以为学生一一列出“诗眼”(如表2)。
经典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古诗文诵读时,要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经典古诗文的情感美、意境美、意象美、语言美,让学生对经典古诗文有更深、更广、更立体、更全面的领悟,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人文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国学典藏)[M].黄平琳,注.纪昀,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关键词】巧诵;经典古诗文;农村小学生;人文素养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精练的语言、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感情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古诗文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是,古诗文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由于古诗文的年代久远而且体裁特别,小学生学习理解有难度;另一方面,古诗文语言凝练,内容含蓄深邃,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从2019年5月开始,我校教师自筹经费成立“巧诵经典古诗文,促进乡土校园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的策略研究”课题小组,主要研究通过巧诵经典古诗文提高农村小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巧用插图,诵读古诗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形象性,让学生乐于、易于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例如,杜甫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虽然对仗工整,通俗易懂,但是对于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有一点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巧妙地借助课本上的插图画面:翠绿色的新柳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两只俏丽可爱、色彩鲜艳的小黄鹂鸟站在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让学生通过插图产生联想,引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素养。
二、巧析题目,抓住诗歌的线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古詩词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凝练、含蓄、深邃。诗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意思,简短而不失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诗歌中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古诗词的题目通常隐含诗歌的很多关键信息,比如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以及作者的心境和描述对象等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时,要对诗歌题目进行深入解析,牢牢抓住诗歌的线索,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的题目就隐含了这首诗的很多信息:从“送”字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黄鹤楼”点明了作诗的地点;写诗的对象是“孟浩然”;写诗的背景是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从题目切入,使学生很容易把握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所以,抓住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牢牢抓住诗歌的线索,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三、巧用情感,诵读古诗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对诗词诵读重要性的最直观诠释。教师要充分利用诵读引导机会,在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诵读训练的同时,巧妙运用诗歌情感,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形成深刻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感悟力的目的。
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女中豪杰的雄心壮志。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时,首先可以为学生设计背景音乐,巧妙地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情怀。然后再对绝句划分节奏,标注重音,让学生尝试诵读展示,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最后教师引导鉴赏:“这首诗借古讽今,抒发了悲愤的情怀。你能够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学生展开讨论,并查阅教辅材料,逐渐找到鉴赏角度。有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里借项羽不肯见江东父老,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意志。”教师巧妙运用诗歌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诵读,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
四、巧品意境,感知古诗文意象美,拓宽学生视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古诗文是浓缩的歌、凝练的画,它是借助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一门艺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2]此处的“文”可理解为古诗文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比如,古代文人常常用“菊花”代表不慕荣利、坚贞不屈;用“柳树”表示依依惜别、挽留行人;用“月亮”代表怀乡思亲、游子羁旅;用“草”代表生生不息、生命旺盛……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抓住了古诗文的意象,就不仅抓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聚焦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例如,于谦的七言绝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歌借助了石灰的煅烧过程,表现了作者不怕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清白、忠诚品格的难能可贵精神。“石灰”就是这首诗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清白做人的志向。
又如,王冕的七言绝句《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就是这首诗的意象,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用墨梅比喻作者自己,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诗歌借物喻人的特点,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解读诗歌的意象,触摸诗歌的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巧抓“诗眼”,感知古诗文的内涵,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古诗文总领全诗、浓缩感情、开阔诗意、提升形象、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抓住了诗歌的“诗眼”就可以理清诗歌的写作脉络,就可能抓住全诗的灵魂。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找出隐藏在诗句中的“诗眼”,引导学生深入赏析、理解古诗文的语言,从而让学生感知古诗文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虽然只有寥寥五句,却将江南的春天景色概述其中。教师在进行这首古诗文诵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一一列出“诗眼”(如表1)。
又如,袁枚的五言绝句《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教师在进行这首古诗文诵读教学时,也可以为学生一一列出“诗眼”(如表2)。
经典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古诗文诵读时,要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经典古诗文的情感美、意境美、意象美、语言美,让学生对经典古诗文有更深、更广、更立体、更全面的领悟,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达到提高农村小学生人文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国学典藏)[M].黄平琳,注.纪昀,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