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人才流动的数最与质量的逐步增强,未来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更加重要。认识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完成单位和个人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一、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新的模式,主要有内向型封闭式和社会化开放式两种。
二、人事档案的收集方法
根据人事档案形成、补充的特点和来源渠道,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收集方法:
1、定向收集。就是向形成人事档案或与形成人事档案有关的单位和部门收集。因为个人工作的现单位、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含职称评定和科技成果评定、奖励部门)可能形成有关人员的人事材料。为了做到不致遗漏,可根据有关人员的经历和社会活动变化情况,列出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名单,逐一进行收集。
2、按时收集。由于人事档案的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其收集工作必须坚持经常化。所谓按时收集,包括随时收集、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三种情况。随时收集,是根据形成人事档案的时间特点和掌握的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收集。定期收集,是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季度或每半年与有关部门联系,收集在一定阶段内形成的人事材料。不定期收集,就是从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确定收集的具体时间。这三种收集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灵活掌握,使收集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
3、追踪收集。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事档案内容的需要,沿着人事档案在清理、核对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进行的收集,它是帮助拾遗补阙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上是人事档案收集的主要方法,在具体工作中也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其他一些方法,比如,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基础差、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就需要集中一定的时间,集中人力,广泛动员,突击进行收集工作;对于人事档案管理较好,制度健全、内部分工责任明確的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能主动、及时地向人事档案机构移交归档,就简化了收集的方法和形式。总之,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应当立足单位实际,尊重其形成规律,以收集齐全、完整,能够适应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为原则,积极主动地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
三、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时代的变迁,利用目的的转移,人事档案利用率下降。 在那个偏激的年代里,人事档案可主宰一个人的政治前途,人事档案让人望而生畏。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人们关心政治的少了,人事档案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与以前相比不大了,更严重的是在选拔任用干部、聘用人上,某些领导不看该同志的人事档案,而是凭主观感觉好坏下结论。在人员流动上,有些单位特别是个体、外资企业录用人员只需一个学历证明,本人填一份个人履历表即可确定是否录用,把人事档案看成是可有可无之物。
2、人事档案材料内容中存在片面、不真实等问题。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专业特点材料少,鉴定考核材料中成绩多是千篇一律赞扬术语,缺点是千人一面的希望之词。为了某一时期的个人需要,人事档案中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及学历记载前后不一,不尊重事实的情况,某些领导干部档案也存在此类现象,流动人员档案中这类情况更为严重。
3、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程度低,未发挥应有作用。现单位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大多是被动服务,只是等待领导及有关人员来查阅,缺乏主动精神,而且利用材料主要是党团材料,落实政策和工资调资方面的。真正用于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算等方面的较少,没有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
4、人事档案管理落后、管理水平低。目前,不少单位的人事档案挂靠劳动人事部门管理,大都没有专职人员分管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长期无专人整理,没有经过严格鉴定,材料是否真实无人监督,造成人事档案中“假货”泛滥成灾。根本做不到“归档齐全完整、鉴别认真、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要求,严重存在零乱无序和丢失部分档案内容的问题。
四、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前景
改革人事档案管理,首先应该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改进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提高档案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打破传统的被动收集为主动参与、主动服务,由传统的档案实体保管者转变为人才信息管理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事档案管理将逐步减弱原有的政治化和神秘化的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将应用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服务。
综上所述,两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各有利弊,虽然服务的主体不同,但服务的准则与目的相同。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在一定时期内。两种模式将并存发展,共同为人力资源提供扩展的空间。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人才流动的数最与质量的逐步增强,未来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更加完善。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一、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档案管理出现了新的模式,主要有内向型封闭式和社会化开放式两种。
二、人事档案的收集方法
根据人事档案形成、补充的特点和来源渠道,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收集方法:
1、定向收集。就是向形成人事档案或与形成人事档案有关的单位和部门收集。因为个人工作的现单位、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含职称评定和科技成果评定、奖励部门)可能形成有关人员的人事材料。为了做到不致遗漏,可根据有关人员的经历和社会活动变化情况,列出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名单,逐一进行收集。
2、按时收集。由于人事档案的形成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其收集工作必须坚持经常化。所谓按时收集,包括随时收集、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三种情况。随时收集,是根据形成人事档案的时间特点和掌握的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收集。定期收集,是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季度或每半年与有关部门联系,收集在一定阶段内形成的人事材料。不定期收集,就是从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不确定收集的具体时间。这三种收集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灵活掌握,使收集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
3、追踪收集。这种方法是根据人事档案内容的需要,沿着人事档案在清理、核对中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进行的收集,它是帮助拾遗补阙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上是人事档案收集的主要方法,在具体工作中也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其他一些方法,比如,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基础差、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就需要集中一定的时间,集中人力,广泛动员,突击进行收集工作;对于人事档案管理较好,制度健全、内部分工责任明確的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能主动、及时地向人事档案机构移交归档,就简化了收集的方法和形式。总之,人事档案收集工作应当立足单位实际,尊重其形成规律,以收集齐全、完整,能够适应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为原则,积极主动地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
三、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时代的变迁,利用目的的转移,人事档案利用率下降。 在那个偏激的年代里,人事档案可主宰一个人的政治前途,人事档案让人望而生畏。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人们关心政治的少了,人事档案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与以前相比不大了,更严重的是在选拔任用干部、聘用人上,某些领导不看该同志的人事档案,而是凭主观感觉好坏下结论。在人员流动上,有些单位特别是个体、外资企业录用人员只需一个学历证明,本人填一份个人履历表即可确定是否录用,把人事档案看成是可有可无之物。
2、人事档案材料内容中存在片面、不真实等问题。政治历史材料多,业绩、专业特点材料少,鉴定考核材料中成绩多是千篇一律赞扬术语,缺点是千人一面的希望之词。为了某一时期的个人需要,人事档案中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及学历记载前后不一,不尊重事实的情况,某些领导干部档案也存在此类现象,流动人员档案中这类情况更为严重。
3、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程度低,未发挥应有作用。现单位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大多是被动服务,只是等待领导及有关人员来查阅,缺乏主动精神,而且利用材料主要是党团材料,落实政策和工资调资方面的。真正用于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算等方面的较少,没有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
4、人事档案管理落后、管理水平低。目前,不少单位的人事档案挂靠劳动人事部门管理,大都没有专职人员分管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长期无专人整理,没有经过严格鉴定,材料是否真实无人监督,造成人事档案中“假货”泛滥成灾。根本做不到“归档齐全完整、鉴别认真、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要求,严重存在零乱无序和丢失部分档案内容的问题。
四、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前景
改革人事档案管理,首先应该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改进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提高档案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打破传统的被动收集为主动参与、主动服务,由传统的档案实体保管者转变为人才信息管理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事档案管理将逐步减弱原有的政治化和神秘化的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将应用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服务。
综上所述,两种模式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各有利弊,虽然服务的主体不同,但服务的准则与目的相同。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在一定时期内。两种模式将并存发展,共同为人力资源提供扩展的空间。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人才流动的数最与质量的逐步增强,未来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