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儿咕咕叫》演唱口述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清音根据唱词内容和曲牌,逐步形成了四川清音大调、小调的音乐形式,四川清音表演,传统都是口传心授,通过文字记录下来都很少,文字、视频和录音是用于传承的一个方式。以下是四川清音传承人田临平老师授课内容的文字记载。
  【关键词】四川清音;田临平;授课记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简述四川清音
  传统文化要大力地推广、大力地传承。现在回归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我们要彰显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越来越重要,田临平老师辅导的那个学校也是一样的,他们也有很多戏剧课,其中就有清音,还有扬琴(四川特色)。这样就会更丰富多彩,他们的校长就是搞音乐的,他就知道传统的地方民族音乐对本土学生的重要性。演唱四川清音的大都是娇小玲珑的、因为身高的不同,自身的声带也不一样。
  八大调由很多小曲牌组合而成,根据情节的需要有很多小曲牌在里面。八大调即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越调、西皮调、滩簧调。大调曲目根据唱段需要,可以一个人唱,也可以两个人唱。每个曲牌代表一种感觉,小调中有很多曲牌,千变万化。当然有分类,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单独演唱的曲牌,如鲜花调、一匹绸、青杠叶等。另一种是不能单独演唱的曲牌,比如夺子、半夺子、平板等,这类曲牌只能夹在大调的曲头和曲尾之间,连串几个或十几个不同的小调曲牌,类似于戏曲音乐中的曲牌使用。四川清音又三种技巧,第一是哈哈腔、第二是弹舌、第三则是贯口。哈哈腔主要是舌跟弹,美声的花腔是气息打到咽腔,从眉心那个点“打”出去,但是我们四川清音的哈哈腔是用舌根来弹,舌根一定要放松,用气息打到舌根才能弹的起来。《布谷鸟儿咕咕叫》中最重要的就是哈哈腔,虽然我们这是以前的唱法,但是打出来的音也是一颗一颗的。
  二、《布谷鸟儿咕咕叫》处理
  《布谷鸟儿咕咕叫》它是鲜花调,运用拟人手法来描绘春耕的景象,唱的时候就把自己比作布谷鸟儿,眼前春耕的景象——看到姑娘们种田、豌豆胡豆在生长、又看到牛儿在田间耕田、还有满坡的瓜藤苕藤,会发自内心的欣喜。它不用第一人称来表现,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表现,这首的词写得很美,很到位,让人心里听着很舒服、这是非常重要的。《青杠叶》这首就写得很细,写出了女娃娃想见到情郎的心情,哎呀,我手忙脚乱的都不知道干些什么,抓个鸡母去炖起,这就是爱他的表现。所以四川清音词是很重要的。唱腔也是,什么唱腔适合什么调也是很有讲究的,要求的很全面,所以对于一个演员在舞台上一定也要求很全面,如果脑壳空空的没得景,也没有情,只有一个很好的声音,那站在舞台上是傻的,也不行,如果一个曲子你不能准确地表达给观众,那观众根本不知道你在唱什么,传不到观众的耳朵里,他们就着急,所以要求字正腔圆,这是很重要的。在以前我们是听觉艺术,现在则为了舞台上好看就多了几个姑娘去伴舞,又有听觉艺术又有感官艺术,就会让它更美、更丰富些。时代在不停地往前走,当然不能落后现代的整个发展,所以四川清音也在不停地往前走,但是不能脱离传统的根,我们要掌握住并且扎实的学好,这个掌握住了你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什么让它变得丰富些,但一定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田临平老师对《布谷鸟儿咕咕叫》这首四川清音有自己的理解。她唱清音更加注重的是景和情。这是很重要的,不管唱任何段子都离不开这两个元素,一个是景一个是情。有景才有情。四川清音重要的是情,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吐字相当重要,字正腔才能圆,民族最重要的就是运腔,“行腔”也称“运腔”。演员通过自己的唱功,按照规定的情境,依照曲调的运行(高低强弱、抑扬顿挫)达到传言、明义、悦耳、生情的目的,这个就必须多听多看才行。唱歌则以声音的通畅为主,它就要求声音必须立起来、运用技巧和感情来唱。但情没有四川清音的要求浓厚。四川清音第一声音也需要通畅,更多的是以情来打动人,也就是说我一个人站在舞台上、我要表演很多角色,就需要不停的变换,那以什么来变换?要怎么做到唱什么像什么呢?就如大调《贵妃醉酒》就是杨贵妃的内心独白、内心表现,所以这里面就必须要有情。
  唱这首《布谷鸟儿咕咕叫叫》音色一定要亮出来、腔要甩出去,唱出的声音一定是要像一根细细的线,气息要沉下去,高音的地方音色一定不要像一根棍子直接甩出去,而是要想水袖一样要划出美丽的弧线才可以,四川清音最为讲究的是韵味,那么韵味怎么样唱出来?它的歌词就非常的关键了,每个字怎么唱出来都是很有讲究的,嘴型、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运腔都非常关键。整首都要把自己比喻成布谷鸟儿一样,眼睛要有神态、神韵,不能虚着眼睛看前面,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更有韵味像是余音绕梁一样,要让人感觉是意犹未尽。《布谷鸟儿咕咕叫》是2/4拍的曲子,属于欢快、旋律跳跃的曲子,所以整首的情绪把握也很重要,一定要唱得欢快起来。第一段第二句歌词的手势一定要左边一下、右边一下,一定不能偏台,唱到“鼓起眼睛到处(哈哈腔)瞧(哈哈腔)”时要用手指着眼睛做出到处瞧的姿态,第一个哈哈腔处要唱六个“哈哈”,且时值是一拍半,后半拍起。那么第二个哈哈腔则要唱十六个“哈哈”,且时值是五拍半,也是后半拍起。“眼睛”二字是半说半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半说半唱要用成都话来说),这时候的运腔就很关键了,抬着笑肌,嘴型不易过大,眉心的那个点要清晰的出去,你只有味道对了,整首歌的情绪才会对。这个地方的“哈哈腔”要打的一颗一颗的,独立性要很强。第二段你眼前要有一番劳作的景象,能够看到一切的农作物正在长大的样子,在唱到“两根毛辫在随(哈哈腔)风飘(哈哈腔)。”第一个哈哈腔应唱六个“哈哈”,且时值是一拍半,后半拍起,第二个哈哈腔则要唱十六个“哈哈”,且时值是五拍半,也是后半拍起,这都是根据谱子上的节奏而来。在“飘”字之前要停顿半拍,旋律效果会更好一点。
  “瓜藤苕藤遍坡绕”中的“遍”字,应唱成都话“pian”(普通话读bian),这句的旋律线条是上行,所以音乐情绪应该仰出去。“精耕细作本领高”唱到这里时右手要竖起大拇指做赞赏的姿势,以称赞牛儿辛苦的劳作。下句“荞子脸红抿嘴在笑”一定要让观众像是看到了这番景象一样,看到了荞子在抿嘴笑,像是一个娇羞的女孩子一样,嘴巴一定不能大,要抬着笑肌。到“豌豆儿”的“豆儿”是用“嘚儿”的形式唱出来,这个“嘚儿”舌根要放松,用气息弹动舌头而打出来的。“胡豆”的“胡”应唱成“fu”(普通话念“hu”,成都话念“fu”)。“豌豆胡豆笑(哈哈腔)弯腰(哈哈腔)”第一个哈哈腔应唱六个“哈哈”,且时值是一拍半,后半拍起,第二个哈哈腔则要唱十六个“哈哈”,且时值是五拍半,也是后半拍起,“腰”字唱时应该半说半唱的甩出去,在“腰”字之前要停顿半拍,效果好一点。这个字是仰,也就是上行旋律,所以一定要甩出去。因为四川清音是用成都地方语言唱出来的,这是四川清音独具的特色。下一句一定是眼睛要看到某处,眼睛里是有看到布谷鸟儿似的。最后一句的“哦嗬”是成都本土語言,也就是感到惋惜的意思,一定要像说话一样的说出来。结尾一定要强收,这是整首基调的最高点,才会让观众觉得尽兴,整首曲子才是完整的,如果你是以渐弱的形式唱出来的话,观众的鼓掌也一定是很小的,因为他们会觉得你整首曲子并没有唱完的感觉。你的音色是亮出来了,但要注意你的口型,咱们唱四川清音的口型也是有讲究的,抬着笑肌,嘴巴不易过大。肢体动作需要多练一练,一定要优美,眼睛要有神,不能虚着眼睛唱,要用眼神传递给观众整首曲子的神态。
  指导教师: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陈缨老师。
  注:本文系创新创业课题项目—李派传承口述史课题。
其他文献
【摘要】在茶陵县红色歌曲发展现状及现有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发掘新的,有价值的传承手段和措施,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上,探讨茶陵红色歌曲的发展空间,为同类非遗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參考。  【关键词】红色歌曲;传承研究;茶陵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红色歌曲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它不仅是一首首 旋律优美的歌曲,更包含着中国人民的心声,是革命时代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
期刊
【摘要】歌唱表演艺术主要是通过站立姿势来进行的,站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性,歌唱器官的调节和运用不恰当,就会产生种种不良的声音,阻碍了歌唱正常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歌唱者的表现。因此,找出形成种种不良声音的原因予以纠正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歌唱发声;站姿;呼吸;通道;支点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音乐表演艺术的姿态美,不仅给受众带来极大的
期刊
【摘要】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又名“上路戏”,主要流传于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属于梆子腔剧种。本文主要对北路梆子在山西省忻州一带的发展状况展开研究。具体研究中通过采访、观摩、记录等实地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结合北路梆子的音乐形态、声腔体制及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对北路梆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北路梆子;音乐形态;声腔体制;忻州地区;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侗族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侗族传统乐器四大件之一的侗笛不仅具有鲜明的侗乡特色,深受侗族人民喜爱,更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本着传承和发展侗笛的初衷,顺应当下保护与弘扬少数民族精神文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潮流,对侗笛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介绍、侗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侗笛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同时列举了一些对侗笛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摘要】中国声乐艺术历经千年,在重重波折中不断前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的声乐体系,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结晶。《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声乐艺术历史,并从空间的横向角度对每一朝代的声乐艺术进行分类溯源,探讨古代声乐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声乐艺术;源起;演变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
期刊
【摘要】肖邦把谐谑曲从古典演奏曲风中分离出来,演变为独立的创作体裁,使之减少了谐谑的韵味,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通过明快急促的旋律向外界传递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本文就将从肖邦的《b小调谐谑曲》出发,分析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走进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肖邦;钢琴音乐;爱国主义情怀;《b小调谐谑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19世纪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的肖邦,
期刊
【摘要】古诗词演唱是传承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语言艺术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了解古诗词精炼的语言、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含蓄的情感、深远的意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以《月满西楼》为切入点,从古诗词创作背景的准确把握与情感认知的统一和音乐特点与内心情感体验的统一这两个个部分浅谈宋词的创作与演唱的关系。对古诗词演唱技巧和表达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让诗词的美在歌声中更好的演绎。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声乐艺术作品与文学艺术相互融合,又相互区别,结合中吸收“多元化”,构成独具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和特色。本文以古曲《阳关三叠》为例,论述其在诗乐相合的基础上表现的艺术特征,演唱方法及其意韵之美。  【关键词】《阳关三叠》;诗词;艺术特征;意韵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阳关三叠》艺术创作及历史背景  中国古曲《阳关三叠》,歌词取材于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据记载
期刊
【摘要】《箜篌引》是庄曜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首古筝曲目,该曲取材于唐诗中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此曲打破了古筝传统的五声音阶的定弦方式,采用人工定弦方式,融汇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并且很很巧妙地传达了中国独特的韵味,带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筝曲。本文从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和创作特色方面做深入的解析,以便更好的了解这首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含义。  【关键词】箜篌引;音
期刊
【摘要】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及“快餐文化”的冲击下日益凋零。为了增强其活力,扩大受众面,保证其传承,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剧团对其进行了行之有效地改革。本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豫剧的改革,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豫剧;传统音乐;戏剧;市场推广  【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