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医一直认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先天之本在于肾。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过分关注肾病的各种表现,甚至以讹传讹,对肾病产生了不少误解。
1尿液有泡沫就是蛋白尿?
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尿液就会起泡,多为细小泡沫,密密麻麻,表面较为油亮,久久不易消散。而无蛋白质的尿液,有时也会有泡沫,但这种泡沫通常大小不一,且一会儿就消散了。因此,尿液有泡沫不一定就是蛋白尿。我们不主张通过尿液泡沫的多少来衡量是否尿蛋白,这在实际中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偏差,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担忧。是否为蛋白尿,只需要做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就能确诊。
2尿频、腰酸就是肾病的前兆?
我们讲的肾病,一般是指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高血压,可以伴有轻度肾损害。肾病可以有浮肿或不浮肿,也可出现腰酸,一般不会腰痛,但也有例外,如IgA肾病可以出现腰痛。腰酸、腰痛也可能是腰椎或脊柱的问题,如腰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或坐骨神经炎,或者是腰肌劳损、局部外伤引起。
肾病不一定尿频,但如果有肾小管损伤或肾功能减退,可以出现夜尿频多。因此,反过来,如果出现尿频、腰酸,要考虑有可能是肾病;但如果尿频、腰酸或腰痛同时出现,更要考虑有无尿路感染。这时候,查尿常规,就一目了然。
3“肾亏”是否等于肾功能不全?
“肾亏”是老百姓的说法,即中医的肾虚。肾虚可以分为肾气不足、肾精不足、肾阴虚、肾阳虚。对于老百姓来讲,了解肾阴虚和肾阳虚更重要,两者性质几乎相反。
肾阴虚的常见表现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梦遗,阳萎;午后颧红,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肾阳虚的常见表现是:腰膝酸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指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或五更泄泻,形寒怕冷;男子阳痿,女子带下清稀,宫寒不孕;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中医肾虚证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也可以只是一些症状,即所谓的“亚健康”,或者只是一种体质类型,并没有明确的疾病。
而肾功能则是现代医学的概念。常见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一般都是由原发疾病(如各种肾小球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夜尿增多,或者只是肾炎的一些症状,逐渐出现各种中晚期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晦暗(贫血貌)、浮肿、尿量减少、高血压、皮肤瘙痒,或者因消化道出血、昏迷等等。
肾亏(肾虚)与肾功能不全不能划等号,肾虚中有小部分可以是肾功能不全,也可以是其他疾病,或者只是亚健康状态,无明确的疾病。肾功能不全也不一定都肾虚,两者可以有交叉,是不同的概念。
4吃“肾”补肾有道理吗?
中医有“以脏补脏”的脏器疗法,但这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吃肾补肾”,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肾虚、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采用动物肾脏(如猪肾),配合相应的中药,如杜仲、枸杞子,喝汤吃腰子,用来补肾壮腰,治疗肾虚腰酸腰痛;或猪腰加入茯苓、白茅根、车前草,可用来补肾利尿消肿,对于肾性水肿、轻度蛋白尿或血尿有一定疗效。而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血肌酐已超过200umol/L者,切不可食用猪肾或其他动物的肾脏,以免蛋白质、磷等摄入过多,增加肾脏负担,反而会使肾功能更易恶化。
因此,吃“肾”补肾是有条件的,肾功能不全者应忌食。
5下身浮肿是肾病的表现吗?
小腿浮肿,或者下身浮肿首先要考虑肾脏是否出了问题。因为肾脏是机体排除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患病时,水、钠排出减少,导致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性水肿。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可出现胸水、腹水等,其发展较为迅速。水肿性质软,按之常凹陷,易移动。通常伴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及高血压等其他肾病的征象。
但是其他脏器的病变也可引起肢肿,必须进行鉴别。(1)心源性水肿。在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时,因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而引起水肿。特点是首先发生于下垂部位,常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形成的速度较慢,性质坚实,移动性较小。(2)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出现前常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3)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常从足部逐渐蔓延至全身。(4)其他原因的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情严重时,可产生非凹陷性水肿,常在颜面和胫骨前。另有一类原因不明的特发性水肿,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多见于成年肥胖妇女,常与情绪、精神变化有关,有神经衰弱表现,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等有关。
因此,小腿浮肿,或者下身浮肿首先考虑是否有肾病,同时要想到心、肝、营养不良等原因。
1尿液有泡沫就是蛋白尿?
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尿液就会起泡,多为细小泡沫,密密麻麻,表面较为油亮,久久不易消散。而无蛋白质的尿液,有时也会有泡沫,但这种泡沫通常大小不一,且一会儿就消散了。因此,尿液有泡沫不一定就是蛋白尿。我们不主张通过尿液泡沫的多少来衡量是否尿蛋白,这在实际中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偏差,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担忧。是否为蛋白尿,只需要做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就能确诊。
2尿频、腰酸就是肾病的前兆?
我们讲的肾病,一般是指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高血压,可以伴有轻度肾损害。肾病可以有浮肿或不浮肿,也可出现腰酸,一般不会腰痛,但也有例外,如IgA肾病可以出现腰痛。腰酸、腰痛也可能是腰椎或脊柱的问题,如腰椎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或坐骨神经炎,或者是腰肌劳损、局部外伤引起。
肾病不一定尿频,但如果有肾小管损伤或肾功能减退,可以出现夜尿频多。因此,反过来,如果出现尿频、腰酸,要考虑有可能是肾病;但如果尿频、腰酸或腰痛同时出现,更要考虑有无尿路感染。这时候,查尿常规,就一目了然。
3“肾亏”是否等于肾功能不全?
“肾亏”是老百姓的说法,即中医的肾虚。肾虚可以分为肾气不足、肾精不足、肾阴虚、肾阳虚。对于老百姓来讲,了解肾阴虚和肾阳虚更重要,两者性质几乎相反。
肾阴虚的常见表现是: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梦遗,阳萎;午后颧红,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肾阳虚的常见表现是:腰膝酸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指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或五更泄泻,形寒怕冷;男子阳痿,女子带下清稀,宫寒不孕;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中医肾虚证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也可以只是一些症状,即所谓的“亚健康”,或者只是一种体质类型,并没有明确的疾病。
而肾功能则是现代医学的概念。常见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一般都是由原发疾病(如各种肾小球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夜尿增多,或者只是肾炎的一些症状,逐渐出现各种中晚期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晦暗(贫血貌)、浮肿、尿量减少、高血压、皮肤瘙痒,或者因消化道出血、昏迷等等。
肾亏(肾虚)与肾功能不全不能划等号,肾虚中有小部分可以是肾功能不全,也可以是其他疾病,或者只是亚健康状态,无明确的疾病。肾功能不全也不一定都肾虚,两者可以有交叉,是不同的概念。
4吃“肾”补肾有道理吗?
中医有“以脏补脏”的脏器疗法,但这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吃肾补肾”,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肾虚、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采用动物肾脏(如猪肾),配合相应的中药,如杜仲、枸杞子,喝汤吃腰子,用来补肾壮腰,治疗肾虚腰酸腰痛;或猪腰加入茯苓、白茅根、车前草,可用来补肾利尿消肿,对于肾性水肿、轻度蛋白尿或血尿有一定疗效。而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血肌酐已超过200umol/L者,切不可食用猪肾或其他动物的肾脏,以免蛋白质、磷等摄入过多,增加肾脏负担,反而会使肾功能更易恶化。
因此,吃“肾”补肾是有条件的,肾功能不全者应忌食。
5下身浮肿是肾病的表现吗?
小腿浮肿,或者下身浮肿首先要考虑肾脏是否出了问题。因为肾脏是机体排除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患病时,水、钠排出减少,导致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性水肿。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可出现胸水、腹水等,其发展较为迅速。水肿性质软,按之常凹陷,易移动。通常伴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及高血压等其他肾病的征象。
但是其他脏器的病变也可引起肢肿,必须进行鉴别。(1)心源性水肿。在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时,因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而引起水肿。特点是首先发生于下垂部位,常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形成的速度较慢,性质坚实,移动性较小。(2)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出现前常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3)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常从足部逐渐蔓延至全身。(4)其他原因的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情严重时,可产生非凹陷性水肿,常在颜面和胫骨前。另有一类原因不明的特发性水肿,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多见于成年肥胖妇女,常与情绪、精神变化有关,有神经衰弱表现,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等有关。
因此,小腿浮肿,或者下身浮肿首先考虑是否有肾病,同时要想到心、肝、营养不良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