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国力成和谐世界“润滑剂”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必须在壮大硬国力和改变国际环境之间求得平衡,巧妙发挥软国力的独特作用,以弥补硬国力发展引起的负面效应
  
  
  3月16日上午,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开办典礼。截至2006年底的统计数字,全球已经启动建设了120余所孔子学院(课堂),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国软国力迅速提升,发展模式、价值观念、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不断增强。
  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独特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尊重和认同,中国被视为适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成功典范,受青睐的投资和贸易伙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正在增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发挥举足轻重作用,中国新理念正在世界各国产生广泛影响。中国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汉语在世界的使用日益增多,来华进修语言文化的外国留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世界的目光正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
  
  中国对软国力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加强
  
  中国对软国力的认识逐步深化和加强,软国力已成为实施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重要手段。从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到“科学发展观”,再到“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标志中国对软国力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加强。中央从战略高度关注软国力建设,领导人出访不仅与外国领导人谈经贸合作、政治互信,还通过演讲等方式向外国民众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吸引力。有关部委相继发表一系列白皮书,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政策走向的了解。中国在建设软国力的同时,亦利用软国力推进和实施国家战略和政策。中国一年内成功举办三大峰会,世界1/3的国家领导人云集中国,展示中国国际动员能力;陈冯富珍高票当选世卫组织总干事,彰显中国日益增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软国力已成为中国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对外政策中发挥了硬国力难以替代的作用。
  
  运用软国力,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当前,中国运用硬国力躬行和谐世界理念,如通过经济合作、各种援助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国际维和行动维护地区和平,取得举世瞩目成绩。但中国在借助软国力、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中的作用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
  运用软国力,消弭硬国力增强带来的负面影响。硬国力的发展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无论是经济的增长还是军力的增强都有量化的数据标准和物化内涵,容易造成心理冲击。在中国硬国力发生转折性变化过程中,“中国威胁论”始终如影随行。另一方面,亦应看到,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维和等方面的作用和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积极评价的一面上升。因此,中国必须在壮大硬国力和改变国际环境之间求得平衡,巧妙发挥软国力的独特作用,以弥补硬国力发展引起的负面效应。
  运用软国力,推进国际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新秩序。国际制度是国际秩序的核心,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在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制度。现行国际制度是由西方主导建立的,包含许多不合理因素。但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不是建立由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而是要推动现有国际制度尽量克服自身的内在缺陷,是要不断推进现行国际制度向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中国目前已走过融入国际体系阶段,参加几乎所有重要的多边条约和重要的国际性组织,现在已是国际多边制度安排中的重要一员,事实上分享了部分权利。中国可利用在现行国际制度中的地位和身份,适时提出某些倡议、某些改良措施,推动国际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运用软国力,增强世界人民建设和谐世界的共识。推动和谐世界建设是中国和平发展模式在对外关系问题上的必然延伸,它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组政策体系、价值体系。在与发展中国家协调方面,中国宜通过交流发展经验等方式,将“和谐社会”、“和谐周边”、“和谐多边”等理念贯穿于其中,引导其参与到共同建设和谐发展国家关系中来。在与发达国家协调方面,中国宜更注重民间力量,通过学术研讨等方式做好释疑工作,强调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就是要使世界上所有不同文明国家融入和谐的国际体系之中,它并不冲击现行国际秩序,而是去改良现行国际制度,使其增加新的、稳定的、合理的因素。中国尤其要注意利用国际多边机制,阐释中国和谐世界建设理念,使国际社会从正面认识中国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战略意图,增强其对中国政策主张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增强软国力,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中国应重视运用软国力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强化各相关工作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首先,提炼民族文化普世价值,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要求。民族文化是软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在大力推介民族文化时固然应突出民族特色,但同时也应注意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体现人类文明普世价值观,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普世文化价值观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一些思想遗产可提供一些大的国际或者全球概念。“天下为公”、“大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可通过现代语言、概念、体系进行加工,推之于全球。实际上,和平共处五原则等外交思想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已得到国际认同并被运用于国际关系处理之中。在运用文化软国力时,尤其应注意东方文明共同价值观,重视借鉴各国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使之更具有广泛性、生命力和吸引力。
  其次,改进新闻出版工作,增强对国际舆论导向能力。主流媒体是文化思想、治国理念、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灌输的重要工具。一国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为国际社会所接受,那么该国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就会明显提高,其软国力也会随之增强。据统计,世界上至少2/3的消息由占世界人口1/7西方国家的媒体传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传播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从文化出版来看,对外文化出版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比显得滞后,例如关于介绍中国国情、文化思想、治国理念等方面的外文书籍出版几乎由西方把持。由于国际舆论传播秩序严重失衡,使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声音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有时关于中国的虚假信息会暂时压过真实信息,关于中国的非理性判断有时会暂时压过理性判断。中国应从推进和谐世界长远战略出发,着重塑造国际舆论品牌,调整舆论策划方向,扩大舆论传播范围,增强舆论渗透能力。
  最后还应培育民间组织国际合作能力,依靠民间力量增强亲和力。西方大国软国力的发挥,与其各类民间组织尤其是与宗教、意识形态等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活动密不可分。民间组织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在推动和实施本国战略和政策中发挥政府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自组织能力弱,国际活动能力有限,仅限于某些特殊专业领域。随着中国硬国力增强,中国有条件催生出各类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全球公益类非政府组织。应有意识地培育民间组织国际化人才,使中国民间组织深入国际社会,增强亲和力。(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其他文献
广西生态中医药经济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基础相当薄弱。通过分析生态中医药经济发展特点和对中药资源保护,中药现代化、集群化、规模化以及中药生态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思考,更好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文印发),发挥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完善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
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回头率”不高,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也关系到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危机。领导要想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回头率”,关键是要先“心理整容”,拆除挡住与群众情感交融的“心墙”    一位群众感言:“如今我们一些领导,官不大架子大,也不为大家办实事,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群众见到了都不愿瞅一眼”。可见,为官者在群众心中也有“回头率”。  然而,为什么有的领导表面上耀武扬威,声嘶力竭,背后却遭人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忽视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以实践教学形式代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以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为目
人民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也是享有和谐社会成果的主人。随着共享共建、互动双赢的辩证运动进一步落实,必将使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人民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近年来,江西省把公共财政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物质基础,明确把调节利益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着力解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突出的民生问题,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社会资源和发展成果。  2006年,江西省财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若干重要方面,其中,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事业是保持社会和谐的两个重要支柱。
大渡河猴子岩电站作为已建和在建第二高面板堆石坝,具有“水头高、泄量大、河谷窄、岸坡陡、下游河道及岸坡抗冲能力较低”的特点。作为电站泄洪雾化主要影响区之一的角坝堆积
“中国式民主”是一种积极介入的民主,更加注重公民的道德塑造,着力培养负责任的、理智的公民;倡导无对的、和谐的民主精神与政治生活,拒绝有对的、抗衡的民主方式,负责任为人民提供服务;不需要多元政治的体制,却能够使每一个群体的声音都会被听到,并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国政治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在加速,向世界介绍中国政治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人的重要使命。其中“中国式民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