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房屋建筑中由于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加强工程的整体施工控制,根据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工程质量。楼层的质量在工程中处于重要的部位,也经常遇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这在施工中已成为一种质量通病,特别是现浇板出现裂缝对情况更为普遍,本文主要根据作者的施工经验进行分析,对楼板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成因分析;设计;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成为制约工程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施工的调整措施,最终从施工整体上加强建筑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住宅区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住户的安全。对于建筑中楼层使用的耐久性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的板梁的裂缝问题进行处理。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原因出发,来解决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在整体的控制措施,最终保证将病害裂缝问题降到最低。
现浇钢筋砼楼板常常出现轻重度不同的裂缝,尤其在住宅建筑中,现浇梁、板和剪力墙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其使用性,更对其耐久性不利。根据其原因不同,可分为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质量因素裂缝、使用不当及维护不及时而产生的裂缝等。分析裂缝的成因,利于有目的进行裂缝控制。
1.裂缝发生的形式及规律
从住宅工程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大多是开间墙角处的45度斜裂缝,还有部分是楼板跨中的通长裂缝,负弯距钢筋端头处的裂缝以及一些其他位置的裂缝;沿预埋管线表面发生的裂缝多垂直于房屋长边呈直线形状。而且板面积越大,裂缝出现几率越大。在裂缝的方位上,南面的裂缝相对的比北面的裂缝多。
2.裂缝的成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 出现的裂缝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而建筑裂缝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本文主要有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如下:
2.1设计方面
在施工组织的设计阶段,由于工程的准备的不够充分,整体的工程实施分析,最终保障工程的整体实施。若在设计中由于楼板刚度不足,对于楼板配筋设计考虑不周,楼板内布管中线欠合理,对施工的质量有相应的影响。因此施工设计上就从整体的房屋的空间结构来看,因各类因素引起的水平向收缩变形均集中到剪力墙间刚度最小的板上,造成板开裂;膨胀剂的选用与掺量未明确其利弊。在建筑中设计在施工质量控制上起着首要的影响。
2.2施工方面
施工阶段由于整体的施工材料的调整工作进行分析,施工中的各个步骤的调控和控制,对于在楼层的建筑中的各个所要影响工程质量的病害进行分析,一些欠妥当的地方进行调整,最终将病害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影响楼层的质量,导致裂缝的因素主要有:
(1)空载养护期不足。
(2)水电预埋管施工时在板内位置欠合理。
(3)在施工后期工程维护工作中,加强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善施工控制中出现的一些其他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控工作。这样,有些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于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不够,最终造成商品混凝土有效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的性能降低。
2.3材料方面
(1)目前砼构件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砼相关组成材料质量不能保证,直接导致砼性能下降,最终收缩裂缝增多。
(2)商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普遍比现场搅拌的砼大,其收缩变形值也比同标号的现场搅拌的砼大20-30%,而由于环境效应(受温度、湿度、风力影响使水泥石毛细孔、凝胶孔内的自由水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和尺寸效应(板裸露面积大,厚度薄)的共同影响,使楼板较其它构件更易出现干缩裂缝。
3.防治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组织措施
以上主要从施工裂缝的设计方面、施工方面以及材料方面进行相应的控制,最终保障混凝土的裂缝的病害调整与控制。建筑楼面裂缝问题的相调整工作,最终完善裂缝的整体工程的施工。为很好的防止裂缝出现,建议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3.1设计控制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梁板的尺寸确定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尽量采用一级受力钢筋且间距不宜超过150mm;楼板尽量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否则也应在为配置负筋部位配置构造钢筋网;屋面、转换层楼面配筋宜加强;楼板内管线应避免出现交叉(将交叉部位设置在梁或墙上);控制管线直径,使其不超过板厚的20%且≤D25;重视房屋外围护构件(外墙、屋面、门窗等)的保温设计,使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不仅可大幅度降低房屋长期能耗,更是减少因温差变形而引起裂缝的有效手段。
3.2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
只有确保板上下钢筋的有效保护层,才能让板中受力钢筋不仅起到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还能防止砼收缩和温差所产生的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由于垫块的作用,砼保护层可以得到保证,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是施工中的较难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別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2)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3)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护筋,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保护。
3.3防治预埋线管处裂缝的措施
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4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楼面砼的质量调整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按照建筑工程的规范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整体中将质量的要求严格控制下去。在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达到工程的建筑质量要求。
4.结语
总之,楼板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及组织措施加以综合预控,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对于楼面裂缝的处理可以有所依靠,不仅这样,还能从整体上进行探讨裂缝的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封定远.谈住宅现浇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建筑施工.2003(4).
[2]建筑施工手册[Z].第四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Z].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
[4]李国胜,建筑结构裂缝及加层加固疑难问题的处理(附实例)[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03).
【关键词】裂缝;成因分析;设计;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经成为制约工程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施工的调整措施,最终从施工整体上加强建筑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住宅区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住户的安全。对于建筑中楼层使用的耐久性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的板梁的裂缝问题进行处理。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原因出发,来解决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在整体的控制措施,最终保证将病害裂缝问题降到最低。
现浇钢筋砼楼板常常出现轻重度不同的裂缝,尤其在住宅建筑中,现浇梁、板和剪力墙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其使用性,更对其耐久性不利。根据其原因不同,可分为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质量因素裂缝、使用不当及维护不及时而产生的裂缝等。分析裂缝的成因,利于有目的进行裂缝控制。
1.裂缝发生的形式及规律
从住宅工程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大多是开间墙角处的45度斜裂缝,还有部分是楼板跨中的通长裂缝,负弯距钢筋端头处的裂缝以及一些其他位置的裂缝;沿预埋管线表面发生的裂缝多垂直于房屋长边呈直线形状。而且板面积越大,裂缝出现几率越大。在裂缝的方位上,南面的裂缝相对的比北面的裂缝多。
2.裂缝的成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 出现的裂缝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而建筑裂缝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本文主要有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如下:
2.1设计方面
在施工组织的设计阶段,由于工程的准备的不够充分,整体的工程实施分析,最终保障工程的整体实施。若在设计中由于楼板刚度不足,对于楼板配筋设计考虑不周,楼板内布管中线欠合理,对施工的质量有相应的影响。因此施工设计上就从整体的房屋的空间结构来看,因各类因素引起的水平向收缩变形均集中到剪力墙间刚度最小的板上,造成板开裂;膨胀剂的选用与掺量未明确其利弊。在建筑中设计在施工质量控制上起着首要的影响。
2.2施工方面
施工阶段由于整体的施工材料的调整工作进行分析,施工中的各个步骤的调控和控制,对于在楼层的建筑中的各个所要影响工程质量的病害进行分析,一些欠妥当的地方进行调整,最终将病害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影响楼层的质量,导致裂缝的因素主要有:
(1)空载养护期不足。
(2)水电预埋管施工时在板内位置欠合理。
(3)在施工后期工程维护工作中,加强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善施工控制中出现的一些其他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控工作。这样,有些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于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不够,最终造成商品混凝土有效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的性能降低。
2.3材料方面
(1)目前砼构件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砼相关组成材料质量不能保证,直接导致砼性能下降,最终收缩裂缝增多。
(2)商砼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普遍比现场搅拌的砼大,其收缩变形值也比同标号的现场搅拌的砼大20-30%,而由于环境效应(受温度、湿度、风力影响使水泥石毛细孔、凝胶孔内的自由水由表及里逐渐蒸发),和尺寸效应(板裸露面积大,厚度薄)的共同影响,使楼板较其它构件更易出现干缩裂缝。
3.防治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组织措施
以上主要从施工裂缝的设计方面、施工方面以及材料方面进行相应的控制,最终保障混凝土的裂缝的病害调整与控制。建筑楼面裂缝问题的相调整工作,最终完善裂缝的整体工程的施工。为很好的防止裂缝出现,建议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3.1设计控制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梁板的尺寸确定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尽量采用一级受力钢筋且间距不宜超过150mm;楼板尽量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否则也应在为配置负筋部位配置构造钢筋网;屋面、转换层楼面配筋宜加强;楼板内管线应避免出现交叉(将交叉部位设置在梁或墙上);控制管线直径,使其不超过板厚的20%且≤D25;重视房屋外围护构件(外墙、屋面、门窗等)的保温设计,使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不仅可大幅度降低房屋长期能耗,更是减少因温差变形而引起裂缝的有效手段。
3.2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
只有确保板上下钢筋的有效保护层,才能让板中受力钢筋不仅起到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还能防止砼收缩和温差所产生的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由于垫块的作用,砼保护层可以得到保证,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是施工中的较难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別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2)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3)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护筋,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保护。
3.3防治预埋线管处裂缝的措施
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实践经验来看,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4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楼面砼的质量调整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按照建筑工程的规范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整体中将质量的要求严格控制下去。在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达到工程的建筑质量要求。
4.结语
总之,楼板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及组织措施加以综合预控,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对于楼面裂缝的处理可以有所依靠,不仅这样,还能从整体上进行探讨裂缝的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封定远.谈住宅现浇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建筑施工.2003(4).
[2]建筑施工手册[Z].第四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Z].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
[4]李国胜,建筑结构裂缝及加层加固疑难问题的处理(附实例)[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