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保证对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南京工业大学最新修订的2015级本科生培养方案,对药学和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新旧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药学;药物制剂;本科培養方案;修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078-02
  一、修订背景及基本原则
  医药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扶持的高新技术行业,近年来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对高校改革药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科培养方案是本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为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深入贯彻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南京工业大学在2015年暑期对2015级本科新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在此契机下,药学院两个专业(药学和药物制剂)的本科培养方案从毕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新培养方案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坚持尊重规律、目标引领,通专融合、大类培养,素质教育、实践创新,结构优化、自主高效的基本原则,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优化学分标准
  新培养方案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促进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采用标准化学分,取消0.5学分制,且每门课程的学分控制在4学分以内;减少课内学时,将毕业最低学分设定为160学分,其中理工类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比例不低于25%,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不低于20%,供选学分原则上为应选学分的1.5—2倍。根据专业具体情况,新的2015级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将毕业最低学分由原来2014级的197学分减少为167学分,药物制剂专业由197学分减少为165学分。同时均衡设置各年级学分,将每学期学分控制在15—25学分。
  (二)注重素质教育和实践创新
  以实现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为目标,以促进素质、能力、知识协调发展为目的,新的培养方案力求做到实践类课程贯穿本科教学始终,加大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实践课程比重,统筹安排课程设计、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根据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特点,新的培养方案以军训、寒暑期社会实践、工程训练、金工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主线,每个学期合理安排各类实验课程。新的培养方案还明确规定了社会实践课程的修读标准。学生可通过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文体与创新创业竞赛以及社会工作与技能培训四类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相应的实践学时,累计达到150个实践学时后获得该课程学分。根据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药学院每年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余项,在学院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在教授实验室实习、实验,完成相应的创新课题研究。此外,学生可参与的校园文化类活动丰富,分为人文社科、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体育竞技和公益服务五类。他们在校期间每人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实践学时的公益服务。
  (三)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大类培养的指导思想,新培养方案重构了“通识课程 学科基础 专业教育 自主项目”的课程体系。对一、二年级学生,原则上实施大类培养。一年级按照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学科门类,打通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实现“一年级学科类培养”;二年级按照专业类,打通设置学科基础课程,实现“二年级专业类培养”;对三、四年级学生实施分流培养,开设专业顶峰课程、交叉融合课程、职业训练课程、留学预备课程等自主项目课程,实现学生自主个性地发展。
  根据以上原则,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在新的方案中合理设置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和自主项目四类课程,其中药学专业四类课程分别为64学分(占38.3%)、47学分(占28.1%)、40学分(24.0%)和16学分(占9.6%),药物制剂专业分别为64学分(占38.8%)、52学分(占31.5%)、33学分(占20%)和16学分(9.7%)。两个专业旧版培养方案的知识领域分成两大类:通识教育课程(58学分,占29.4%)和专业教育课程(139学分,占70.6%),专业教育课程又分为6类:数学及自然科学、一般工程基础、专业技术相关原理与方法、生物学基础、专业理论与实验和专业综合实践。新方案将原来的专业教育课程整合分配到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及课内自主课程中。
  新方案的通识教育课程(64学分)分为特色类、人文类、社会类和自然类四个模块,特色类32学分,另外三个模块每一模块最低修读6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实现“二年级专业类培养”,打通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同一专业类的不同专业,尽可能采用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据此,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都开设了大学物理、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是加深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技能的课程,由专业教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在新的方案中加大了专业课程整合力度的同时,力求提升课程的挑战度。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药物分析、药理学、工业药剂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并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方案还增加了自主项目课程,包括课内自主(12学分)和课外自主课程(4学分)。药学和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课内自主课程,开设了较为丰富的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顶峰课程;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趣味性课程等供学生修读,如生物医学工程导论、海洋生物制药、舌尖上的化学等。课外自主课程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可通过参加课外的自主个性化学习和研究、各类竞赛、课外阅读及学术讲座、考级考证等,在自主学分系统中自主认证学分。此外,新方案为学生提供了指导性学习计划表,清楚地列出每个学期建议修读的课程及学分,使学生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课程体系和修读要求。
  三、修订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压缩了原来的课程学分,注意课程分布的均衡性,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新方案注重实践创新,保证了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有亲自动手参加实践的机会,切实做到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良好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方案课程体系分类清晰,课程设置丰富,学生自由选课机会增加;新方案中,选修课程比重的增加以及自主项目课程的设置,拓宽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引导他们个性发展,充分挖掘潜力和特长。
  根据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师生的反馈,新方案执行两年来,也存在以下问题:学分压缩后,专业教育课程比重相应减少,导致有些专业课程的学习不能深入;学分降低伴随着课时的减少,导致部分教师讲课速度加快,学生理解困难;通识课程学分增加,所占比重相对偏高,专业教育课程尤其是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减少,比重相对较低;毕业要求的学分减少,使原来部分专业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降低。
  四、结语
  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优化了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为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但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通过不断调查、研究,对课程体系设置中各类课程的比例、学时等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做到与时俱进,适时修改,使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李荣华.数学两个专业2013版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简介[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41-142.
  [2]钟为慧,李雯,余红丽,金鑫,姚鹏.提升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教育实践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50-151.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对“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采食量重要性”的认识,在进行该论点的讲述过程中,首先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对上述论点进行了定性论述,对学生产生第1次听觉刺激;在此基础上,以肉羊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平均日增重与饲料采食量关系数学模型,进一步揭示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采食量对生产性能影响的量化关系,通过这种定量描述对学生产生第2次听觉刺激;最后结合相关图表的配套应用,在对听觉系统产生刺
摘要: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是材料工程系开办逾20年的专业,在所有高等职业院校中我院是最先开办此专业的院校。本专业和焊接、铸造、锻压、质检等专业共同形成了一条“材料制备—加工成型—品质检验”服务的专业链。在“依托行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前提下,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热处理专业建设为核心,并对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  关键词:高职;热处理技术;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分析了重庆理工大学机械类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和质量闭环控制等方面提出主要改革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对进一步提高本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本文通过对《液压系統典型应用实例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教学中所发现问题的分析,从校企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并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案。  关键词:校企合作;研究生;《液压系统典型应用实例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教育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5-0028-02  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
摘要: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选择在异地设立新校区进行办学。异地办学模式下,校区氛围营造以及学生习惯养成是新校区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实行“五早一晚”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五早一晚”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打基础、抓特色”的目标下形成的“五早一晚”量化管理制度,采取“量化考核,细化项目,抽查指导,强化奖励”等办法,能有效推进“五早一晚”的落实。  关键词:异地办学;五早一
摘要:课堂朗读艺术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采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对课文的理解有突出的效果。  关键词:朗读;朗读艺术;声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117-02  在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依然是教师对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而且这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的优秀教法之一。说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不以为过。朗读是人类阅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20世纪30年代时,大力宣导“小先生制”,这种观点充分体现了合作的基本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等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习合作教学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但能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小先生制;历史教学;合作学习;切块拼接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
摘要:研究型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构建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过程。国内学者对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关注比较多,却很少针对中国大学生的特点,有目的地设置课程进行能力培养。本文阐述了研究性教学内容和目标,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提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研究型教学的主要环节。在分析中国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以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为例,提出课程设计方案,并以心理学内在性需求和外在性需求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以学
摘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一个难教难学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更是被人忽略,视为鸡肋。本文拟从中职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形成原因、教学设想三方面对中职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作出评述,然后对其原因进行探悉,并提出教学建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展学生视野,真正实现人文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原因探窥;教学设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根据有效教学理论可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地贯彻有效课堂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必须探索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实现可持续学习的重要途径。以《感受电子表格魅力》活动为实例,就如何实现有效课堂教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