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性思潮的思考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文化多形态发展的世纪,尤其是其后半叶,一种“后”性思潮更是接踵而至。后现代主义、后政治学、后文学、后历史学、后社会科学,一道道缭乱的理性之光闪烁于文化星空.这一奇特的文化景象虽然已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但其整体价值在分散的研究领域却被消蚀了,人们获得的是“只见树木而难见森林”
其他文献
一中国古代的婚姻很少有"爱"的观念,更多的是服从宗法伦理等级体系.确切地说,就是从男性的角度而制定的所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抹杀人性的道德戒律.
如果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干就成防火布了。将这块经过氯化铵浸泡处理的布用火柴点,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采用环烷酸与一乙醇胺等直接缩合脱水来制备环烷酸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环烷酸一乙醇胺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45~165℃,n(一乙醇胺):n(环烷酸)=1.05~1.1:1,反
当前,那种把宗教信仰视为落后的、封建的东西并企图将其尽快清除干净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信仰对于个体以及社会族群生活中具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