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提问现状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教学实效。因此,教师应通过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力,把活动的思维由已知导向未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问题的提出反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粗放提问,实效性不高。教师往往对提问很随意,虽然已基本杜绝了“满堂问”,但所提的问题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之类来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则是粗放式经营,低投入低产出。
2.目标游离,针对性不强。尽管是有“无法预约的精彩”,但预设的问题是完全可以保证紧扣教学目标的。可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缺乏坡度,缺少层次,让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在宽泛的问题间找不到逻辑关系,从而面面相觑。
3.支离破碎,概括性不够。课堂上教师提问数量较多,琐细烦厌,提问时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课堂教学就是在紧张的一问一答中进行,学生几乎没有静思默想的空间和时间,一堂本来情趣盎然的阅读课就变成了问答课。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选准角度
阅读教学课堂的提问不能总在分析、信息、识字上下工夫、绕圈子,而应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切入,使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以实现提问的最优化。
1.“只取一瓢饮”。即指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来优化提问,力求角度新颖。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落花生》时,他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提取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父亲来了,还很难得?”这个问题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深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
2.“曲径通幽处”。有些问题,如直问并不利于问题的思考与解读。如果教师能别具慧眼,转换点拨,采用曲问,引导学生动脑分析、联想、迁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寓言故事的教学,都有一个明理的过程,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这样哲学意味的概括往往发怵。怎么办?有位教师在教《滥竽充数》后采用了一个小练笔:南郭先生在逃走后,他的妻子会对他说些什么?通过这样一个练笔,将一个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语言难题转换为一个有趣的故事联想。这样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又契合了学生的兴趣所在,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活泼起来,有趣起来。
(二)把握难度
课堂提问的难度以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知识背景、思维水平)为检验标准的。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提问不能太难,最好是能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1.“化整为零”法。对有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易及难,逐步抓住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围绕主题作了层层铺垫,提了四个精悍的问题。经过这样的铺垫,终于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和情感的双重熏陶下到达了“戏剧”般的高潮。
2.“柳暗花明”法。课堂提问的过程,不是为了让学生统一认识、了解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为了协助和促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构建意义,达到理解发展思维的一个过程。所以,针对课堂教学中较为浅显的问题,教师应引领学生沿着冰山的一角去探源寻本。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先引导学生了解小艇,接着去感知威尼斯的小艇,然后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假如你是作者,真的到了威尼斯,真的坐上了威尼斯的小艇,真的看到了那里的桥梁,看到那里的人们,看到那里的月光,看到那里的一切。你最想将哪个地方拍下来?”然后进一步带领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从而感受到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领略到奇特优美的风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三)提升效度
效度,亦称有效性。有效提问是确保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能激发学生思考欲望的提问才是课堂效度的保证。
此外,教师课堂评价提问要有启发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在目前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使用激励性评价,已很少有教师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了。但是,有的老师却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作出了某种暗示,如听到了预期的答案,就喜形于色;反之,如果与自己的预设不一致,就不置可否,不直接作出评价,而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噢,你是这样考虑的”“大家同意不同意他的看法”。语气和语调都在暗示这种答案的不正确性,实际上这种评价制约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当追问,如“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大家了解他在思考什么,在怎样思考。这样的追问,也被称为“加工性问题”,与老师先前提出的“核心问题”共同构成了有效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工性问题比教师得出的初始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针对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丰富自己的回答,发展思考力。
(四)控制密度
课堂提问的密度虽无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年级升高,教师的密度应逐步降低,主要减少低思维度的提问,保留有思维深度的提问。即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设计围绕课文理解的中心问题、关键问题。如一位老师教《青蛙看海》时,先让学生跟青蛙一起跳上山,在教到青蛙跟松鼠到达山顶时,故意问:“小青蛙们,现在累不累?”“累!”这时老师抛出了一个看似平常却满含深意的话:“太累了,我们就不要往上跳了,回去吧!”这样一说,就像石头投在平静的潭里,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学生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青蛙为了看海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没让学生为难,相反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到成功的喜悦。
为控制好的密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使所有问题环环相扣,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部分和整体相结合,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经历思维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例如,溧阳张康桥老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没有陷于很常见的情节的窠臼之中,而是设计了以下问题串:文中谁是好汉?林冲是好汉还是谨慎?你还读懂了林冲的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在张先生的课中,他运用一连串的问题制造强烈的冲突,不断地围追堵截,不断地使学生陷入困惑,不断地逼迫學生挑战已有经验。这样出色的问题设计正是对我们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低幼化”现象的一次有力的冲击。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设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追寻提问的艺术性,使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从发问中起航吧!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教学实效。因此,教师应通过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力,把活动的思维由已知导向未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问题的提出反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粗放提问,实效性不高。教师往往对提问很随意,虽然已基本杜绝了“满堂问”,但所提的问题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之类来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则是粗放式经营,低投入低产出。
2.目标游离,针对性不强。尽管是有“无法预约的精彩”,但预设的问题是完全可以保证紧扣教学目标的。可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缺乏坡度,缺少层次,让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在宽泛的问题间找不到逻辑关系,从而面面相觑。
3.支离破碎,概括性不够。课堂上教师提问数量较多,琐细烦厌,提问时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课堂教学就是在紧张的一问一答中进行,学生几乎没有静思默想的空间和时间,一堂本来情趣盎然的阅读课就变成了问答课。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选准角度
阅读教学课堂的提问不能总在分析、信息、识字上下工夫、绕圈子,而应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切入,使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以实现提问的最优化。
1.“只取一瓢饮”。即指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来优化提问,力求角度新颖。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落花生》时,他从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提取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父亲来了,还很难得?”这个问题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深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
2.“曲径通幽处”。有些问题,如直问并不利于问题的思考与解读。如果教师能别具慧眼,转换点拨,采用曲问,引导学生动脑分析、联想、迁移,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寓言故事的教学,都有一个明理的过程,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这样哲学意味的概括往往发怵。怎么办?有位教师在教《滥竽充数》后采用了一个小练笔:南郭先生在逃走后,他的妻子会对他说些什么?通过这样一个练笔,将一个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语言难题转换为一个有趣的故事联想。这样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又契合了学生的兴趣所在,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活泼起来,有趣起来。
(二)把握难度
课堂提问的难度以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知识背景、思维水平)为检验标准的。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提问不能太难,最好是能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1.“化整为零”法。对有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易及难,逐步抓住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围绕主题作了层层铺垫,提了四个精悍的问题。经过这样的铺垫,终于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和情感的双重熏陶下到达了“戏剧”般的高潮。
2.“柳暗花明”法。课堂提问的过程,不是为了让学生统一认识、了解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为了协助和促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构建意义,达到理解发展思维的一个过程。所以,针对课堂教学中较为浅显的问题,教师应引领学生沿着冰山的一角去探源寻本。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先引导学生了解小艇,接着去感知威尼斯的小艇,然后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假如你是作者,真的到了威尼斯,真的坐上了威尼斯的小艇,真的看到了那里的桥梁,看到那里的人们,看到那里的月光,看到那里的一切。你最想将哪个地方拍下来?”然后进一步带领学生反复与文本对话,从而感受到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领略到奇特优美的风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三)提升效度
效度,亦称有效性。有效提问是确保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能激发学生思考欲望的提问才是课堂效度的保证。
此外,教师课堂评价提问要有启发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在目前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使用激励性评价,已很少有教师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了。但是,有的老师却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作出了某种暗示,如听到了预期的答案,就喜形于色;反之,如果与自己的预设不一致,就不置可否,不直接作出评价,而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噢,你是这样考虑的”“大家同意不同意他的看法”。语气和语调都在暗示这种答案的不正确性,实际上这种评价制约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当追问,如“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大家了解他在思考什么,在怎样思考。这样的追问,也被称为“加工性问题”,与老师先前提出的“核心问题”共同构成了有效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工性问题比教师得出的初始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针对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丰富自己的回答,发展思考力。
(四)控制密度
课堂提问的密度虽无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年级升高,教师的密度应逐步降低,主要减少低思维度的提问,保留有思维深度的提问。即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设计围绕课文理解的中心问题、关键问题。如一位老师教《青蛙看海》时,先让学生跟青蛙一起跳上山,在教到青蛙跟松鼠到达山顶时,故意问:“小青蛙们,现在累不累?”“累!”这时老师抛出了一个看似平常却满含深意的话:“太累了,我们就不要往上跳了,回去吧!”这样一说,就像石头投在平静的潭里,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学生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青蛙为了看海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没让学生为难,相反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到成功的喜悦。
为控制好的密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使所有问题环环相扣,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部分和整体相结合,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经历思维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例如,溧阳张康桥老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没有陷于很常见的情节的窠臼之中,而是设计了以下问题串:文中谁是好汉?林冲是好汉还是谨慎?你还读懂了林冲的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在张先生的课中,他运用一连串的问题制造强烈的冲突,不断地围追堵截,不断地使学生陷入困惑,不断地逼迫學生挑战已有经验。这样出色的问题设计正是对我们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低幼化”现象的一次有力的冲击。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设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追寻提问的艺术性,使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从发问中起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