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的儿童节是个好日子。这天晚上,我又拜访了文学巨匠茅盾先生。
当年,茅盾84岁,在北京医院住院。要见他必须通过“两关”:一是医院挂了“免见牌”——“医嘱谢客”;二是凡要见茅盾,必由他的儿媳陈小曼女士安排。自1978年12月在茅盾家中拜见他后,一年多来,我与陈小曼多有交往,请她转交信和照片,请茅盾题签的《小溪流》刊名以及我写的《毛岸英》《黄公略》等书的题名。这次想见茅盾,陈一口答应:“沈老在北京医院×楼住院,六一晚上你去吧。”
我和妻子按时赶到北京医院,在一个大房间里,只见沈老穿着无领毛线开衫,比一年前消瘦些,但精神尚好,一个解放军战士剥了桔子递给他,沈老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我说:“沈老,你的牙齿还好呀!”他回答:“假的。”我把沈老的半身塑像——湖南文艺美术师小林的新作,摆在他面前的小桌上,问他:“沈老,这是用浏阳菊花石雕的,你看像不像?”他瞄了一眼连说:“像,像。”
沈老刚用完桔子便与我“闲聊”,我把卡式录音机打开,他竟一口气跟我畅谈一个多小时,可见他精神好,谈兴浓。
代理“代理宣传部长”
沈老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现代史上大半个世纪,也是风云变幻的血与火的年代。除了文学创作外,他自身的经历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书”。
“我的一生所搞的事情,作为一个作家,还算是比较丰富的。”他回味无穷地说。我以为这话是指创作本身,便随声应和道,沈老摇头说:“不,不是指创作题材,是指生活道路。”我建议:“你可以写回忆录呀,把一生的经历写出来,对后代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是啊,我还在写,已写到1927年的大革命了。”
沈老回忆了一段往事:“1925年底,为了派出代表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我们在上海成立了左派的国民党,恽代英是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长,我是委员兼宣传部长。我俩都是二次大会代表,开完了那个会议后,就把我留在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那时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兼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但实际上他管不过来,于是,毛泽东同志就代理宣传部长。那时(1926年春)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除了代理部长和我这个秘书,只有六七个工作人员,我这个职务等于办公室主任,我就住在毛泽东同志家里,方便些。当时,毛泽东同志正筹备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农民运动上,所以宣传部的日常事务就由我办,我拟好稿子就让他看一下。杨开慧同志也住在一起,她除了帮忙抄抄写写,就是带孩子,管家务,那时毛岸英大概五六岁,毛岸青还在吃奶。”回忆到这里,沈老笑道:“嘿嘿,这中间有一段时间,毛泽东同志去韶关考察农民运动,他要我去代理他的宣传部长,这样,我就代理起‘代理宣传部长’来了。”
沈老这段回忆十分珍贵。我曾对毛主席的革命实践作过一些调查访问,关于他去韶关考察农民运动,还是头一回听说。
从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看到,沈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国共党政要人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和蒋介石、汪精卫及文化名人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均有交往,丁玲还曾是他的六个学生之一。他还亲历上海“五卅惨案”及广州中山舰事件。沈老可谓中国现代史的“活字典”和见证人。
“周总理保护了我”
“1945年1月,周恩来由延安飞抵重庆,他给我带来了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
雁冰兄,别去忽又好几年了,听说近来多病,不知好一些否?回想在延时,畅谈时间不多,未能多获教益,时以为憾。很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此机会否?敬祝健康!
毛泽东上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接读毛泽东的信,我很感动,他这么忙,还惦记着我。”
回首往事,沈老十分激动,他谈到解放后,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时找他谈话,请他出任文化部长。沈老坦率地说:“我不想当部长,只希望继续从事创作。”过了一天,周总理派人把沈老接到中南海的颐年堂,毛泽东和周恩来已在等候,毛泽东微笑着说:“我跟恩来商量过了,还是要请你出任文化部长。雁冰,你是中外知名的大作家,这第一任文化部长非你莫属啊!”沈老推辞不了,只得受命,一下子当了15年的文化部长。
沈老半躺在床上,情绪特别好,我怕他累了,几次要告辞,他都扬扬手,示意要我坐下。“在‘文革’中,是总理保护了我。大概是这样的,那时文化部陆定一同志是部长,实际办事,主持工作的是肖望东同志,‘文革’一开始,总理向肖望东同志打了招呼。所以那次红卫兵一到我家,总理就知道了,并且作了指示”。
“是来抄家的吗?”我关切地问。
“到我家来的红卫兵是人民大学的,他们一进来,总理就传来指示:只准看看,不要乱动!我们文化部也有红卫兵,跟人大的红卫兵一同进来,实际是监视外面的红卫兵,怕他们乱来。一进座,就跟我耳语了几句,要我放心。还好,那些红卫兵只在我房里看一看,没有动手。时间久了,我们单位的红卫兵对他们说:‘走吧走吧,没啥看的!’就把外边的红卫兵领走了。”
据陈小曼回忆:“这次抄家尚称得上是‘文明抄家’,没有打人,没有砸东西,只是乱翻一阵后,把一尊三尺多高的紫檀木老寿星、一些瓷器、水晶花瓶、照相机,以及外国友人赠送的小工艺品,集中到楼外的书库里封存起来,并下了一串‘不许用’‘不许看’之类的禁令。”
满门忠烈,中年丧女
“我的回忆录写到解放为止,解放以后不写了”。沈老讲:“刚才讲的那一段往事,就写在那篇《中山舰事件前后》里,将在《新文学史料》季刊上发表。准备写到1949年,还要写20年。这个20年中,中国发生了多少事情啊!”沈老讲的是“浙江普通话”,我这个江苏人全能听懂。
沈老又从他的儿子儿媳,谈到他的女儿女婿。
“我的女婿叫肖逸,解放太原时,他是个前线记者。他随同解放军到前线喊话,要敌人投诚起义。阎锡山的部队派人出来讲条件,要投降,条件没讲好。这时,敌人听见我们的战士在喊话,就朝喊话的方向随便打了一枪,刚好打中肖逸的脑袋,他就壮烈牺牲了,那时他才30来岁。”
听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沉痛和惋惜。听说肖逸的文章写得很好,有同志还想收集成册,替他出本集子。康濯同志告诉我,当他把肖逸的作品目录拿给沈老看时,沈老十分激动:“我的女儿叫沈霞。”沈老缓慢地接着往下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从延安回重庆时,儿女都留在那里。我的女儿死得很意外,当时日本刚刚投降,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调了一批人,从延安经过内蒙到东北去。1939年在新疆的时候,我们请了一个白俄人教她俄文。白俄人不会讲汉语,就请她指着东西发音,直接教。到了延安,沈霞继续学,俄文学得很好。派她到东北去,她也很想去,可那时她已怀了两个月身孕,生怕路上耽搁太久,行军不方便,就用刮子宫的手术流产。手术很简单,找了个大夫,大夫也是匆匆忙忙要出发。他先给别人做了个手术,又给沈霞做了,结果把那个人的病菌带到她的子宫里,第二天就发烧,病得不得了,大夫却未重视,也不来检查,只给了点止痛药,结果当天夜间就很意外地死了。”
“我的弟弟叫沈泽民,是我介绍他入党的,后来在鄂豫皖苏区任省委书记。他有肺病,苏区生活艰苦,又要打仗,他的肺病很严重,也没怎么治疗,1933年11月20日突然大吐血,不治而亡,死時才33岁”。
忆亲属,沈老感到惆怅,我听了也很难过。中年丧女是人生最悲痛的事,何况还有弟弟和女婿都是为革命英年早逝,真是满门忠烈。
沈老逝世三年后,我意外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寄来的《茅盾回忆录》,我知道这是依照沈老的遗嘱赠送的,弥足珍贵。据沈老儿子韦韬回忆,沈老去世时,回忆录只写到1934年,仅完成预想的一半。但他当年的准备工作却远不止于此,加上他在1976年的口述录音及许多资料,“促使我们决心大胆地拿起秃笔,把父亲的回忆录续写完,了却父亲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
(作者系文史学者、作家)
当年,茅盾84岁,在北京医院住院。要见他必须通过“两关”:一是医院挂了“免见牌”——“医嘱谢客”;二是凡要见茅盾,必由他的儿媳陈小曼女士安排。自1978年12月在茅盾家中拜见他后,一年多来,我与陈小曼多有交往,请她转交信和照片,请茅盾题签的《小溪流》刊名以及我写的《毛岸英》《黄公略》等书的题名。这次想见茅盾,陈一口答应:“沈老在北京医院×楼住院,六一晚上你去吧。”
我和妻子按时赶到北京医院,在一个大房间里,只见沈老穿着无领毛线开衫,比一年前消瘦些,但精神尚好,一个解放军战士剥了桔子递给他,沈老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我说:“沈老,你的牙齿还好呀!”他回答:“假的。”我把沈老的半身塑像——湖南文艺美术师小林的新作,摆在他面前的小桌上,问他:“沈老,这是用浏阳菊花石雕的,你看像不像?”他瞄了一眼连说:“像,像。”
沈老刚用完桔子便与我“闲聊”,我把卡式录音机打开,他竟一口气跟我畅谈一个多小时,可见他精神好,谈兴浓。
代理“代理宣传部长”
沈老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现代史上大半个世纪,也是风云变幻的血与火的年代。除了文学创作外,他自身的经历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书”。
“我的一生所搞的事情,作为一个作家,还算是比较丰富的。”他回味无穷地说。我以为这话是指创作本身,便随声应和道,沈老摇头说:“不,不是指创作题材,是指生活道路。”我建议:“你可以写回忆录呀,把一生的经历写出来,对后代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是啊,我还在写,已写到1927年的大革命了。”
沈老回忆了一段往事:“1925年底,为了派出代表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我们在上海成立了左派的国民党,恽代英是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长,我是委员兼宣传部长。我俩都是二次大会代表,开完了那个会议后,就把我留在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那时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兼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但实际上他管不过来,于是,毛泽东同志就代理宣传部长。那时(1926年春)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除了代理部长和我这个秘书,只有六七个工作人员,我这个职务等于办公室主任,我就住在毛泽东同志家里,方便些。当时,毛泽东同志正筹备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农民运动上,所以宣传部的日常事务就由我办,我拟好稿子就让他看一下。杨开慧同志也住在一起,她除了帮忙抄抄写写,就是带孩子,管家务,那时毛岸英大概五六岁,毛岸青还在吃奶。”回忆到这里,沈老笑道:“嘿嘿,这中间有一段时间,毛泽东同志去韶关考察农民运动,他要我去代理他的宣传部长,这样,我就代理起‘代理宣传部长’来了。”
沈老这段回忆十分珍贵。我曾对毛主席的革命实践作过一些调查访问,关于他去韶关考察农民运动,还是头一回听说。
从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看到,沈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国共党政要人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和蒋介石、汪精卫及文化名人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均有交往,丁玲还曾是他的六个学生之一。他还亲历上海“五卅惨案”及广州中山舰事件。沈老可谓中国现代史的“活字典”和见证人。
“周总理保护了我”
“1945年1月,周恩来由延安飞抵重庆,他给我带来了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
雁冰兄,别去忽又好几年了,听说近来多病,不知好一些否?回想在延时,畅谈时间不多,未能多获教益,时以为憾。很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此机会否?敬祝健康!
毛泽东上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接读毛泽东的信,我很感动,他这么忙,还惦记着我。”
回首往事,沈老十分激动,他谈到解放后,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时找他谈话,请他出任文化部长。沈老坦率地说:“我不想当部长,只希望继续从事创作。”过了一天,周总理派人把沈老接到中南海的颐年堂,毛泽东和周恩来已在等候,毛泽东微笑着说:“我跟恩来商量过了,还是要请你出任文化部长。雁冰,你是中外知名的大作家,这第一任文化部长非你莫属啊!”沈老推辞不了,只得受命,一下子当了15年的文化部长。
沈老半躺在床上,情绪特别好,我怕他累了,几次要告辞,他都扬扬手,示意要我坐下。“在‘文革’中,是总理保护了我。大概是这样的,那时文化部陆定一同志是部长,实际办事,主持工作的是肖望东同志,‘文革’一开始,总理向肖望东同志打了招呼。所以那次红卫兵一到我家,总理就知道了,并且作了指示”。
“是来抄家的吗?”我关切地问。
“到我家来的红卫兵是人民大学的,他们一进来,总理就传来指示:只准看看,不要乱动!我们文化部也有红卫兵,跟人大的红卫兵一同进来,实际是监视外面的红卫兵,怕他们乱来。一进座,就跟我耳语了几句,要我放心。还好,那些红卫兵只在我房里看一看,没有动手。时间久了,我们单位的红卫兵对他们说:‘走吧走吧,没啥看的!’就把外边的红卫兵领走了。”
据陈小曼回忆:“这次抄家尚称得上是‘文明抄家’,没有打人,没有砸东西,只是乱翻一阵后,把一尊三尺多高的紫檀木老寿星、一些瓷器、水晶花瓶、照相机,以及外国友人赠送的小工艺品,集中到楼外的书库里封存起来,并下了一串‘不许用’‘不许看’之类的禁令。”
满门忠烈,中年丧女
“我的回忆录写到解放为止,解放以后不写了”。沈老讲:“刚才讲的那一段往事,就写在那篇《中山舰事件前后》里,将在《新文学史料》季刊上发表。准备写到1949年,还要写20年。这个20年中,中国发生了多少事情啊!”沈老讲的是“浙江普通话”,我这个江苏人全能听懂。
沈老又从他的儿子儿媳,谈到他的女儿女婿。
“我的女婿叫肖逸,解放太原时,他是个前线记者。他随同解放军到前线喊话,要敌人投诚起义。阎锡山的部队派人出来讲条件,要投降,条件没讲好。这时,敌人听见我们的战士在喊话,就朝喊话的方向随便打了一枪,刚好打中肖逸的脑袋,他就壮烈牺牲了,那时他才30来岁。”
听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沉痛和惋惜。听说肖逸的文章写得很好,有同志还想收集成册,替他出本集子。康濯同志告诉我,当他把肖逸的作品目录拿给沈老看时,沈老十分激动:“我的女儿叫沈霞。”沈老缓慢地接着往下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从延安回重庆时,儿女都留在那里。我的女儿死得很意外,当时日本刚刚投降,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调了一批人,从延安经过内蒙到东北去。1939年在新疆的时候,我们请了一个白俄人教她俄文。白俄人不会讲汉语,就请她指着东西发音,直接教。到了延安,沈霞继续学,俄文学得很好。派她到东北去,她也很想去,可那时她已怀了两个月身孕,生怕路上耽搁太久,行军不方便,就用刮子宫的手术流产。手术很简单,找了个大夫,大夫也是匆匆忙忙要出发。他先给别人做了个手术,又给沈霞做了,结果把那个人的病菌带到她的子宫里,第二天就发烧,病得不得了,大夫却未重视,也不来检查,只给了点止痛药,结果当天夜间就很意外地死了。”
“我的弟弟叫沈泽民,是我介绍他入党的,后来在鄂豫皖苏区任省委书记。他有肺病,苏区生活艰苦,又要打仗,他的肺病很严重,也没怎么治疗,1933年11月20日突然大吐血,不治而亡,死時才33岁”。
忆亲属,沈老感到惆怅,我听了也很难过。中年丧女是人生最悲痛的事,何况还有弟弟和女婿都是为革命英年早逝,真是满门忠烈。
沈老逝世三年后,我意外收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寄来的《茅盾回忆录》,我知道这是依照沈老的遗嘱赠送的,弥足珍贵。据沈老儿子韦韬回忆,沈老去世时,回忆录只写到1934年,仅完成预想的一半。但他当年的准备工作却远不止于此,加上他在1976年的口述录音及许多资料,“促使我们决心大胆地拿起秃笔,把父亲的回忆录续写完,了却父亲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
(作者系文史学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