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学观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所具有的独特人文、感性属性,决定了它的教学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就衍射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所渗透出的美学观。本文将从音乐美学的角度,通过音乐教育美学观的历史演变、音乐的个性特征和感性本质及审美教育哲学思想的维系来阐述这一观点。
  【关键词】音乐美学;个性感性审美哲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换而言之,就是音乐的最终指向是对于美的表达和信念。我们的音乐教育过程就是在这具有高度和深度的空间里不断探寻美的过程。这是在教育形式之上感受音乐原始本质的过程。而美的音乐之所以美,其原因是什么;音乐教育对于美的诠释意义,又是如何。从历史演变中去窥测、从个性特征和感性本质里去领悟、从审美哲学上去探索,定能找寻出中小学音乐教育美学观的精神内核。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音乐教育美学观的历史演变 对于审美教育进行溯源可追寻到美学。美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至少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作为知性、逻辑相对的美学。另一种含义也是当今最为通用的含义,即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在美学的两种意义中,音乐教育倾向于把美学作为艺术哲学来理解。“审美”即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最早把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里,他指出:“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的教育。”他在书中的最终目的是希望经由艺术的方式,使人的发展能够平衡天性中的两种冲动,达到人性的和谐,并导致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审美教育”的概念开始流行,开始是与艺术教育联系起来使用。具体到音乐教育领域,一般认为是查尔斯·莱昂哈德用审美教育这个术语来强调音乐教育应该取决于音乐的审美价值,试图用美学来解释音乐的本质和音乐教育的本质。其后由贝内特。雷默出版的《音乐教育的哲学》标志着审美音乐教育运动发展达到了顶峰。也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
  在我国,音乐教育美学思想也独具风格。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昕呈现出的特征是:要求音乐受礼制约,成为礼乐(最具代表的就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或者《乐记》一书);以“中和”
  “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追求“天人台一”,追求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这些特征延伸至中国的传统乐教,使其也具备了“礼、德、治”的基本特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浓缩了我国古代乐教思想的核心哲学观。音乐被看成是人格完善的最高境界。但是,中国传统乐教的弊端便是忽略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不把音乐当成审美的对象,只强调音乐的教化手段,使音乐教育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奴仆、礼的附庸。这种情况延续至民国。民国以后,以沈心工在南洋工学附属小学开设第一堂唱歌课为标志揭开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百年史。在这时期,王国维、蔡元培等现代美育先驱,兼容中国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音乐文化,确立了至今影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美学思想。
  201 1年最新片反的《音乐课标》也无不是在这基础上运用而生的。课标强调,音乐课程的性质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要“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等。这些具有时代思想内涵精华的音乐教育美学观,彰显的是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的积淀;延续的是融汇了西方文化的百年“美育”思想。
  二、音乐的个性特征和感性本质
  如此,音乐教育首要突显的是音乐的个性特喷和感性本质。音乐的个性特喷决定了音乐美的特殊性。就拿同属人文学科的语文学科来做比较,音乐独具非语义性。音乐与美术学科相比,音乐具有听觉感受性。音乐学科更是不同于任何以理性思维为主导的学科。当然音乐中关于律制、音高的物理属性等音乐的音响组织形式,作为客观的物质性的存在,具有丰富的理性思维。而且音乐丰富有序的感性本质,是音乐独立存在的合理依据,更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即使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这样的作品也拥有丰富复调作曲技法的理性特征。音乐也用其自身的个性、感性、返璞归真地演绎出精美的旋律、千锤百炼的主题,似乎蕴含了无穷无尽的悲剧,让人在静心聆听的时候会落泪。聚集艺术性的音乐便是如此,理性基础越强烈,它的感性色彩就越加深刻。
  音乐的个性特征和感性本质还决定其音乐的听觉感性样式。在审美领域,也只有音乐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觉感性需要。在给学生聆听音乐的时候,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展开。学生产生丰富而自由的想象力——把7个音符想象成拥有不同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的形象,它们惟妙惟肖地诉说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譬如:欣赏高中音乐鉴赏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时,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流水般地倾泻而下。音乐带来平静和起伏。聆听如此音乐,感觉世间荒芜一片,然而,生命是灿烂的,灿烂至极,而且无限繁盛。就是在这个具有想象的空间里让人心驰神在。音乐用其个性和感性组成了一个无疆无界的世界,学生通过音乐的意义体验,得到内心的愉悦、精神的幸福和个性的张扬,并不断地走向人l生的高度。
  三、审美教育哲学思想的维系
  事实上,我们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与其说是音乐课堂,倒不如说是审美课堂。因为普通的中小学音乐课,是面向所有学生,不管我们面对的学生有何种音乐能力,都要尽量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力。我们的音乐课也不需要把所有的人培养成音乐家。只需要在昕要呈现的美中,创造“包罗万象”的意境就可以了。从对教材内容的透析,深入旋律、节奏、音色、意境、形象等音乐各要素,以此来传递美之外,还要拓展延伸到音乐音响之外的地域风俗、民族风格、服饰等音乐相关文化、历史等。不同个性的学生也可以糅进特定的人生体验,都可以是美的参与者,并由此产生多指向的审美体验和不同的审美心态,获取不同层面的美的内涵。而且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使学生获得审美经验与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核心的另一层面便是情感的投射。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音乐的美在于形式,但这形式不是别的,正是情感的象征。教材歌曲“送别》中离别之情的苍凉、《流水》中深厚友情的悲壮、“故乡的小路》中思念之情的怅然、《飞来的花瓣》中师生之情的真切、《摇篮曲》中如水亲情的深沉,学生在学唱、欣赏这些音乐的过程中经历着这种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正是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情感的体验,更是人生丰富阅历的感性积累,使今后能够做出正确的情感处。换而言之,情感关注的是生命,并以此来完成现今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而不是单纯的所谓“为审美而审美”。对情感的表达,是对美的真正的观照。
  依上所述,现今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所隐含的美学观兼容了中国传统乐教思想和外来音乐文化观念,它从音乐个性特征和感性本质的把握,并以审美哲学思想的维系,最终来激发和培育学生的情感。这无不彰显了时代的烙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精华。就像曹文轩先生说的那样,要让孩子们在音乐教育中发现美、感受美,使我们的音乐教育本身浸润于美感之中。我相信,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来说,教育都将成为一种愉悦的过程。这正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精髓所在吧。
其他文献
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2124铝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10s^-1、变形温度为340-500℃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2124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可用双曲正弦本构关系来描述
用XRD定量分析法研究化学沉积非晶态Ni-W-P合金激光晶化前后的显微组织特征。通过硬度测试、磨损实验、金相和SEM研究镀层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扫描速率下,均发生Ni3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中疑难血型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该站2014年9月—2016年11月收到各地区医疗机构送检的未定型及正反不相符的疑难血型标本230份为研究对象。使用疑难血型三步
采用熔融共混-母粒稀释技术并辅以高效动态混合器制备了聚丙烯/炭黑薄膜。基于TEM图像定性和定量表征了炭黑在其中的分散与分布。首次将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引入分析过程,获
目的研究特重型颅脑对冲伤患者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86例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特重型颅脑对冲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
【摘 要】借助ANSYS构建半刚型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模型,并进行瞬态调研,获得路面构造在平均移动常量负载与半波正弦负载之下的竖向移动与竖向动应力时程曲线,即两类加载方法之中的路面构造,在动态响应之中的规律类似;不一致的加载方法仅凸显在极值产生的时间段与极值多少的较少间距之中。这一论断能够给沥青路面处于不一致动载之中的施工辅以参照。  【关键词】沥青路面;加载方式;动态响应  【中图分类号】U
目的探析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隐身技术是现代军事装备必不可少的技术,隐身材料是现代隐身技术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从力学性能与电磁性能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不同构成成分的纤维增强隐身材料的在国内外的发
[摘要]二度创作的理想境界是“声情并茂,神形兼备”。文章中笔者对二度创作的实现途径提出了三步走:第一步,了解熟悉作品是实现二度创作的基本要求所在;第二步,分析处理作品是实现二度创作的关键环节所在;第三步,准确表达作品是实现二度创作的表达方式所在。文章分别对这三步展开说明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实现途径,并简述了二度创作的基本要求、关键环节以及表达方式。声乐表演要体现出表演唱者主观的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
目的探讨颅脑CT和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各型出血性转化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方便收集2012年2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脑梗死患者126例,对颅脑CT和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