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也是在当天,参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工作的王曙群,作为新评选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站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成为全国瞩目的职工“明星”。
王曙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先后参与神舟、天宫、天舟、嫦娥等型号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3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被誉为“航天强国追梦人”。他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和“最美职工”等称号。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王曙群工作室墙上的这句话,昭示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航天技师心系航天、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1996年,对于王曙群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厂里破格选拔他参与对接机构研制生产工作。这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将一生奉献给伟大的航天事业,用忠诚铸造航天重器。”王曙群暗下决心。
对接机构,是实现空间飞行器间在轨机械连接、建立航天器联合飞行的组合体和安全分离系统。但当时,对接机构的研制刚刚起步,有的只是资料上的只言片语和模糊图像,要做成什么样子、怎么做,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设计师们拿出思路方案,王曙群就要带领团队根据方案进行加工制作。
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王曙群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在一次分离试验中,测试人员发现对接机构的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较大偏差。经过反复核算和评审,发现问题可能出在生产装配环节。王曙群了解故障后,几乎陷入了魔怔,走路时想,睡觉时想,吃饭时想。面对家人的不解和抱怨,王曙群一脸严肃地说:“这是国家任务,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最终,王曙群发现钢索在大载荷传动下会变长、张力下降,导致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他提出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调整工艺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
2011年11月3日,王曙群带领团队在浩瀚宇宙创造了一个“中国传奇”: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这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我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从接受研制任务到交会对接成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用了整整16年。
对接机构,在飞船之间就如同人体的大动脉,一根根管路就像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由于缺少“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一个不经意的裂痕就可能让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
为确保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圆满成功,王曙群立下誓言:一定要把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中国航天人手里。
王曙群静下心来,反复研究、探索,一个全新的想法浮现在脑海里:为防止管路出现裂痕,将原来两个截面“面对面”的焊接方式,改为“管子套管子”的方法。这样,不仅解决了“堵塞”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和质量。
很快,王曙群带领团队通过各项试验认定了最接近技术要求的5组材料,并将这5组材料分别小批量生产出10个样件。经过50个样件的焊接试验和性能测试,一种全新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技术被运用到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管路焊接后焊缝的性能和气孔质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8年,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曙群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首位登上最高领奖台的“蓝领”,用航天人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诠释了工匠精神,实现了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30多年间,王曙群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短到40天,装配可靠性有效提升;同时,他还完成了15篇论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者之一。
随着航天研制任务逐年增加,王曙群清醒地认识到,为航天带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年轻队伍迫在眉睫。
2004年,中国启动了探月计划,并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人开始迈出月球探测的第一步。2005年,对接机构研制进入关键时期。这时,王曙群所在的班组接到“玉兔号”月球车研制工作的新任务。如何做到对接机构和月球车研制“两同步”“两不误”,王曙群想到的是给年轻人压担子。
2010年,夏巧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149厂。一进厂,他就被分到王曙群的班组。刚进班组时,夏巧伟有点“怕”王曙群,感觉他表情严肃、工作要求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巧伟渐渐发现,王曙群严肃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
在月球车试验阶段,需要对其进行环境模拟试验,篮球馆般大小的实验室地面由火山灰堆积而成,月球车需要模拟“月面”移动、爬坡、越碍、拍照、土样分析等多项试验内容。由于火山灰模拟的“月面”土质松软,人一踩上去就会使得周围尘土飞扬,试验人员必须全副武装——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穿上防静电服等。
面对恶劣的试验环境,王曙群每次都说:“我先试试。”一天下来,他脱下装备,笑称自己像个煤矿工人……师父的言传身教,夏巧伟和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立志要做一个像王曙群一样的航天人。
如今,通過“特级技师 青年技能人员”合力的方法,王曙群为团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正因如此,王曙群所在班组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唯一一个技师比例突破80%、双师(技师、工程师)比例达到18%的技能型班组。●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责任编辑:孙进军)
王曙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先后参与神舟、天宫、天舟、嫦娥等型号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3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被誉为“航天强国追梦人”。他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和“最美职工”等称号。
用忠诚铸造航天重器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王曙群工作室墙上的这句话,昭示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航天技师心系航天、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1996年,对于王曙群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厂里破格选拔他参与对接机构研制生产工作。这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将一生奉献给伟大的航天事业,用忠诚铸造航天重器。”王曙群暗下决心。
对接机构,是实现空间飞行器间在轨机械连接、建立航天器联合飞行的组合体和安全分离系统。但当时,对接机构的研制刚刚起步,有的只是资料上的只言片语和模糊图像,要做成什么样子、怎么做,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设计师们拿出思路方案,王曙群就要带领团队根据方案进行加工制作。
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王曙群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关。在一次分离试验中,测试人员发现对接机构的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较大偏差。经过反复核算和评审,发现问题可能出在生产装配环节。王曙群了解故障后,几乎陷入了魔怔,走路时想,睡觉时想,吃饭时想。面对家人的不解和抱怨,王曙群一脸严肃地说:“这是国家任务,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最终,王曙群发现钢索在大载荷传动下会变长、张力下降,导致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他提出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调整工艺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
2011年11月3日,王曙群带领团队在浩瀚宇宙创造了一个“中国传奇”: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这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我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从接受研制任务到交会对接成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用了整整16年。
用创新诠释工匠精神
对接机构,在飞船之间就如同人体的大动脉,一根根管路就像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由于缺少“血小板”的凝血功能,一个不经意的裂痕就可能让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
为确保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圆满成功,王曙群立下誓言:一定要把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中国航天人手里。
王曙群静下心来,反复研究、探索,一个全新的想法浮现在脑海里:为防止管路出现裂痕,将原来两个截面“面对面”的焊接方式,改为“管子套管子”的方法。这样,不仅解决了“堵塞”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和质量。
很快,王曙群带领团队通过各项试验认定了最接近技术要求的5组材料,并将这5组材料分别小批量生产出10个样件。经过50个样件的焊接试验和性能测试,一种全新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技术被运用到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管路焊接后焊缝的性能和气孔质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8年,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曙群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首位登上最高领奖台的“蓝领”,用航天人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诠释了工匠精神,实现了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30多年间,王曙群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短到40天,装配可靠性有效提升;同时,他还完成了15篇论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者之一。
用责任培育航天新人
随着航天研制任务逐年增加,王曙群清醒地认识到,为航天带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年轻队伍迫在眉睫。
2004年,中国启动了探月计划,并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人开始迈出月球探测的第一步。2005年,对接机构研制进入关键时期。这时,王曙群所在的班组接到“玉兔号”月球车研制工作的新任务。如何做到对接机构和月球车研制“两同步”“两不误”,王曙群想到的是给年轻人压担子。
2010年,夏巧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149厂。一进厂,他就被分到王曙群的班组。刚进班组时,夏巧伟有点“怕”王曙群,感觉他表情严肃、工作要求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巧伟渐渐发现,王曙群严肃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
在月球车试验阶段,需要对其进行环境模拟试验,篮球馆般大小的实验室地面由火山灰堆积而成,月球车需要模拟“月面”移动、爬坡、越碍、拍照、土样分析等多项试验内容。由于火山灰模拟的“月面”土质松软,人一踩上去就会使得周围尘土飞扬,试验人员必须全副武装——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穿上防静电服等。
面对恶劣的试验环境,王曙群每次都说:“我先试试。”一天下来,他脱下装备,笑称自己像个煤矿工人……师父的言传身教,夏巧伟和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立志要做一个像王曙群一样的航天人。
如今,通過“特级技师 青年技能人员”合力的方法,王曙群为团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正因如此,王曙群所在班组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唯一一个技师比例突破80%、双师(技师、工程师)比例达到18%的技能型班组。●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责任编辑:孙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