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具体主要包括家庭、社会、教师、学校、智力、非智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等,归纳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困生 成因
(一)、外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困生”首先并直接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家庭因素主要有三种情况:“不闻不问”、“教不得法”、“负面影响”。
“不闻不问”:很多家长无暇过问或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很少与孩子交流,如我校的许多流动单位家长和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外出农民工;还有些家长文化层次比较低,没有能力深入的过问孩子的学习,如我校的一些农村学生家长;更有极少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不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不被家长重视的感觉,容易失去自信,自暴自弃或者逆反。这些都会作用于学生而对其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不得法”:一些家长在孩子暂时达不到他们提出的较高要求时,就简单粗暴的指责、批评甚至打骂,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感情隔阂,抵触或逆反家长,对学习产生厌烦甚至用不学习来“报复”家长,如本年级的吴某家长;有一些家长对独生的子女过于溺爱、袒护,娇生惯养,包庇纵容,不能与学校及老师进行有机配合,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傲慢,没有较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如本年级的张某家长。
“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少数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负面的影响。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打闹,甚至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理受到极大的创伤,形成不安、自卑、消极、孤僻、逆反等心理或性格,如本年级黄某家庭;有的家长崇尚或给孩子灌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孩子认为学习无用,失去了学习目标和动力,如本年级的李某家庭;还有的家长道德素质低,行为习惯差,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使孩子的人格品质缺失。
2.社会因素
现在社会上诞生了一些不良文化和不正之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万能等思潮使青少年难抵诱惑;竞争激烈,就业困难让学生们感觉读书无用,空虚,失去理想;众长辈的过分溺爱致使独生子女们自私、傲慢;游戏、网络使孩子们深陷得无法自拔。
3.学校、教师因素
很多学校目前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织,走应试教育的路线。赶超进度,题海战术,加点补课,频繁考试,以分数为评价标准,以成绩分“快慢班”等等做法,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被抹杀,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得不到平等的尊重,从而走向难学、怕学、厌学、弃学的道路。
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和作用于学生的人,对“学困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笔者认为教师对“学困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极少数教师师德缺失。由于极少数教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能抵制物质的诱惑,不愿过着辛劳而又清贫的生活,把精力分散在其它经营之上,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于教育教学漫不经心、应付了事。
(2)不能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只用在优秀生身上,对于“学困生”关注太少,甚至不愿在“学困生”身上花费精力,没有去关注、了解、研究“学困生”的心理和转化方法。更有甚者还一味批判、指责、挖苦、讥讽、体罚“学困生”。这些都会让“学困生”感到被放弃和不被尊重,甚至产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仇恨。从而失去自信,自暴自弃,甚至出现叛逆行为。
(3)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教师不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不知道“学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不掌握“学困生”的教育策略。对“学困生”提出过高的学习和行为要求,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管理,导致“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收效甚微,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二)、内因
所谓内因,就是学生自身的智力、非智力(学习心理、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内因是导致“学困生”的学习障碍的最根本因素和最直接因素。
1.智力因素
由于遗传和各种外界因素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存在着差别,所以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困生”的一个因素。有一小部分学生智商较低、反应迟钝。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较差,对知识只是死学而不能活学活用。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付出比别的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
2.非智力因素
美国的Cronbach发现智力分数与中学生校园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50,国内报告说初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777[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2]。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困生”的最广、最深的因素。
(1)学习心理不良。“学困生”往往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不知道为何而学,学有何用,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往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往往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非善恶判别能力,自甘堕落;往往自卑心理严重,情绪低落,易形成挫折感;往往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约占“学困生”的大部分。
(2)知识基础薄弱。“学困生”知识基础差,原有知识掌握肤浅,知识结构不完整。他们在面对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的新的学习任务时,更是难上加难,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本年级的陈某。
(3)学习方法不得当。很多“学困生”不受外部因素、智力、非智力、知识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没有得当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的。例如有些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不会做笔记,不善于思考,不经常复习,没有反思等等。如本年级的张某。
笔者认为,以上所提到的多种影响“学困生”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学困生”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孤立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源,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和内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学生的生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上马头中学)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困生 成因
(一)、外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困生”首先并直接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家庭因素主要有三种情况:“不闻不问”、“教不得法”、“负面影响”。
“不闻不问”:很多家长无暇过问或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很少与孩子交流,如我校的许多流动单位家长和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外出农民工;还有些家长文化层次比较低,没有能力深入的过问孩子的学习,如我校的一些农村学生家长;更有极少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不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不被家长重视的感觉,容易失去自信,自暴自弃或者逆反。这些都会作用于学生而对其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不得法”:一些家长在孩子暂时达不到他们提出的较高要求时,就简单粗暴的指责、批评甚至打骂,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感情隔阂,抵触或逆反家长,对学习产生厌烦甚至用不学习来“报复”家长,如本年级的吴某家长;有一些家长对独生的子女过于溺爱、袒护,娇生惯养,包庇纵容,不能与学校及老师进行有机配合,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傲慢,没有较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如本年级的张某家长。
“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少数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负面的影响。有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打闹,甚至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理受到极大的创伤,形成不安、自卑、消极、孤僻、逆反等心理或性格,如本年级黄某家庭;有的家长崇尚或给孩子灌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孩子认为学习无用,失去了学习目标和动力,如本年级的李某家庭;还有的家长道德素质低,行为习惯差,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使孩子的人格品质缺失。
2.社会因素
现在社会上诞生了一些不良文化和不正之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万能等思潮使青少年难抵诱惑;竞争激烈,就业困难让学生们感觉读书无用,空虚,失去理想;众长辈的过分溺爱致使独生子女们自私、傲慢;游戏、网络使孩子们深陷得无法自拔。
3.学校、教师因素
很多学校目前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织,走应试教育的路线。赶超进度,题海战术,加点补课,频繁考试,以分数为评价标准,以成绩分“快慢班”等等做法,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被抹杀,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得不到平等的尊重,从而走向难学、怕学、厌学、弃学的道路。
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和作用于学生的人,对“学困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笔者认为教师对“学困生”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极少数教师师德缺失。由于极少数教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能抵制物质的诱惑,不愿过着辛劳而又清贫的生活,把精力分散在其它经营之上,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于教育教学漫不经心、应付了事。
(2)不能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只用在优秀生身上,对于“学困生”关注太少,甚至不愿在“学困生”身上花费精力,没有去关注、了解、研究“学困生”的心理和转化方法。更有甚者还一味批判、指责、挖苦、讥讽、体罚“学困生”。这些都会让“学困生”感到被放弃和不被尊重,甚至产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仇恨。从而失去自信,自暴自弃,甚至出现叛逆行为。
(3)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的教师不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不知道“学困生”的心理、行为特点,不掌握“学困生”的教育策略。对“学困生”提出过高的学习和行为要求,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管理,导致“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收效甚微,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二)、内因
所谓内因,就是学生自身的智力、非智力(学习心理、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因素。内因是导致“学困生”的学习障碍的最根本因素和最直接因素。
1.智力因素
由于遗传和各种外界因素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的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存在着差别,所以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困生”的一个因素。有一小部分学生智商较低、反应迟钝。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注意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较差,对知识只是死学而不能活学活用。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付出比别的学生更多的努力,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
2.非智力因素
美国的Cronbach发现智力分数与中学生校园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50,国内报告说初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智商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777[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拉大智力差距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学习的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2]。笔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困生”的最广、最深的因素。
(1)学习心理不良。“学困生”往往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不知道为何而学,学有何用,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往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往往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非善恶判别能力,自甘堕落;往往自卑心理严重,情绪低落,易形成挫折感;往往学习的毅力和耐力较差,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约占“学困生”的大部分。
(2)知识基础薄弱。“学困生”知识基础差,原有知识掌握肤浅,知识结构不完整。他们在面对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的新的学习任务时,更是难上加难,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本年级的陈某。
(3)学习方法不得当。很多“学困生”不受外部因素、智力、非智力、知识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没有得当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的。例如有些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不会做笔记,不善于思考,不经常复习,没有反思等等。如本年级的张某。
笔者认为,以上所提到的多种影响“学困生”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学困生”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孤立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源,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和内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学生的生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上马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