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落实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7—0044—01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综合运用能力即“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操作性;二是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具有交际情景的特点;三是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何才能完成上述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能做某事”,笔者认为应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入手。
一、抓好课堂环节,充分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学习运用语言的机会
1. 简洁导入,示范到位。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交际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上。只有保证足够的信息输入量,人脑才能主动地进行选择、领悟、编码和记忆,再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内化,最终保证信息输出的质量。所以,按照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教师应避免传统的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体系,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任务,精心分解任务。应尽可能以简洁的情景语言导入,以准确的语言示范、以轻松活泼的语调,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任务。然后及时抽身,让学生自己去接受并完成任务。
2. 分组活动,鼓励创新。小组合作是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也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确个人的责任,真正明白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明确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成员的努力与团结协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课内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通过小组各种形式的演练,促进合作学习。教师则充当合作学习的帮扶者和指导者。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遇到语言、词汇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指导,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对话比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联系实际生活,加入自己的联象,把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情景交际当中。通过课前布置交互性任务,引发合作学习;课堂当中布置交互性任务,促进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来实现“任务型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落实。
3. 设计任务,作业优化。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任务设计能力,教师应有任务设计的前瞻性,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情现状等相关因素制定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各级子任务和总任务。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可操作性;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各级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要遵循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等。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要从学生乐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作业的设计要有多样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拓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作业的设计不要局限于书本,要根据生活中的情境和实际,灵活设计蕴含生活实际的作业。
二、抓好课后巩固,把课堂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
1. 设计多层次、多种类型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皆有所收获,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知识的学习掌握是课堂上的重要任务,课后的巩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布置巩固练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多梯度地设计好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练习的方式,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了各自的训练目的。
2. 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促使任务延伸。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即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语言。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复习和巩固语言知识,这种机会仅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大班额授课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把任务延伸到课外是很有必要的。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课后教师应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运用这些丰富的交际素材,让同学们采用游戏、辩论、扮演角色形象、组织英语演说竞赛、日常生活小事对话、英语角等活动进行交互式评价,强化合作学习内容。通过这些活动,为他们的语言交际、语言运用创设较为真实的语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巩固,而且还达到了锻炼和拓展思维的目的。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初步语感,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以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的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来建构语言需求并选择其感兴趣的实用话题,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用其所学,学以致用。
编辑:杨慧芳
落实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7—0044—01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综合运用能力即“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操作性;二是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具有交际情景的特点;三是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何才能完成上述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能做某事”,笔者认为应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入手。
一、抓好课堂环节,充分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学习运用语言的机会
1. 简洁导入,示范到位。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交际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上。只有保证足够的信息输入量,人脑才能主动地进行选择、领悟、编码和记忆,再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内化,最终保证信息输出的质量。所以,按照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教师应避免传统的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体系,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任务,精心分解任务。应尽可能以简洁的情景语言导入,以准确的语言示范、以轻松活泼的语调,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任务。然后及时抽身,让学生自己去接受并完成任务。
2. 分组活动,鼓励创新。小组合作是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也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确个人的责任,真正明白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明确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成员的努力与团结协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课内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通过小组各种形式的演练,促进合作学习。教师则充当合作学习的帮扶者和指导者。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遇到语言、词汇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指导,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对话比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联系实际生活,加入自己的联象,把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情景交际当中。通过课前布置交互性任务,引发合作学习;课堂当中布置交互性任务,促进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来实现“任务型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落实。
3. 设计任务,作业优化。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任务设计能力,教师应有任务设计的前瞻性,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情现状等相关因素制定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各级子任务和总任务。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可操作性;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各级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要遵循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等。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要从学生乐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作业的设计要有多样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拓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作业的设计不要局限于书本,要根据生活中的情境和实际,灵活设计蕴含生活实际的作业。
二、抓好课后巩固,把课堂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
1. 设计多层次、多种类型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皆有所收获,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知识的学习掌握是课堂上的重要任务,课后的巩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布置巩固练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多梯度地设计好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练习的方式,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了各自的训练目的。
2. 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促使任务延伸。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即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语言。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复习和巩固语言知识,这种机会仅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大班额授课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把任务延伸到课外是很有必要的。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课后教师应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运用这些丰富的交际素材,让同学们采用游戏、辩论、扮演角色形象、组织英语演说竞赛、日常生活小事对话、英语角等活动进行交互式评价,强化合作学习内容。通过这些活动,为他们的语言交际、语言运用创设较为真实的语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巩固,而且还达到了锻炼和拓展思维的目的。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初步语感,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以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的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来建构语言需求并选择其感兴趣的实用话题,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用其所学,学以致用。
编辑:杨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