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临床颅脑疾病患者开展检查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头颈部血管MRI三维对比增强成像技术(3D CE-MRA)之后的效果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情况加以观察,评价有关方法作用。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进行头颈部carebolus法3D CE-MRA的患者之中抽取71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对其选择一致的检查方法,对其检查结果和图像的显像清晰程度加以收集,并同时评价其最终的图像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分析临床诊断应用的价值和成效。结果 都进行一致检查之后的结果对比发现了一个明显差异,凸显在于71例进行筛查的患者有49例检出头颈部血管疾病阳性,具体包括动脉扭曲、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等,总体检出率为69.01%。而对于图像加以评价的过程中发现,按照优良差三级划分发现,最终图像优良70例,占比98.59%,显像效果较好。结论目前对于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筛查、检查的过程中,使用3D CE-MRA之后总体的效果相对较好,检查相对快捷、准确,而且作为一种无创操作不会对患者本人带来任何的损伤,图像清晰方便于进行临床诊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床应用。
关键词:头颈部;血管;MRI三维对比增强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引言:
现阶段在进行头颈部血管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仍然还是以头颈部的血管造影技术为主要的诊断金标准,这方法虽然在具体应用时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局部病变的特点特征,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支持,但是这一方法是有创的,有创的操作导致其临床应用局限性明显加大,无法推广应用,甚至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检查的各类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十分关键[1]。伴随影像学技术方面的不断发展之后,相应的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就具备着临床应用的优势,相关方法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之后能够更好的辅助疾病筛查和诊断,从而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3D CE-MRA具备着分辨率较高而且准确性较强的特点,临床在使用的过程中,此类方法不需要进行有创操作,图像相对较为清晰,这为临床各类头颈部血管方面的疾病诊断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让相关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变得更加普遍,具备着较为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1例进行头颈部血管方面检查的患者都是本院所收治相关群体之中选取,其年龄分布在53-78岁,之间,平均(64.55±11.24)岁,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良好,之前没有检出过相关疾病,均首次接受检查,无严重慢性病、颅脑损伤、恶性肿瘤、痴呆类疾病、认知及精神障碍不能合作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患者彼此之间高度接近(P>0.05),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价最终的效果情况。
1.2方法
使用磁共振仪对其进行检查,调整合适的线圈、敏感度,然后让患者选择仰卧位。在各类参数设定过程中,其扫描序列为CE-MRA序列、Carebolus序列,对其靶向血管位置先进行快速的血管检查,进行定位扫描,再对其冠状面进行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获得蒙片[3]。这些操作结束之后,再进行Carebolus的相关检查,选择冠状位加以定位,然后对其靶血管加以检查,确保靶血管在扫描的视野之内,适当的对CE-MRA序列进行一定的调整,之后进行Carebolus序列的扫描,使用对比剂对其观察窗位置着重观察,然后当其血流信号强度明显改变之后转为CE-MRA序列。具体参数方面,其FoV读数为325mm,FoV相位为68.8%,其層厚为0.85mm,层间距设定0.2mm,TE为1.53ms,而TR则为4.51ms。
1.3观察指标
对最终的检查诊断结果和图像的质量加以观察,按优良差三级划分,如结果显示清晰,各个部位显示良好,信号均匀无干扰则为优,如其静脉各个位置伴有信号重叠、较弱的问题,则可以评为良,但如果其血管状况十分微弱,信号不稳定甚至出现严重重叠无法观察、判断则评为差。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1例进行筛查的患者有49例检出头颈部血管疾病阳性,具体包括动脉扭曲、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等,总体检出率为69.01%。而对于图像加以评价的过程中发现,按照优良差三级划分发现,最终图像优良70例,占比98.59%,显像效果较好。检查结果的显像效果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在影像学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各类头颈部血管疾病的临床检查也变得更加快捷安全,特别是对于颈动脉硬化及各类动脉疾病来说使用3D CE-MRA的临床优势十分明显,取得的效果也更加满意[4]。在具体应用之后也可以发现,使用这一方法开展相关检查之后,通过注入少量顺磁性显影剂,能够进一步的对相关血管加以针对性检查,从而辅助临床疾病筛查和相关诊断,取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成效。
如上所述,3D CE-MRA在头颈部血管疾病筛查与检查的过程中,临床应用优势相对较为明确,而且现象较为清晰,有助于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为患者后续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支持,临床应用价值明确。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陈晨,刘豆豆.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004(005):P.93-94.
[2] 边祥兵,张德康,吕晋浩,等. 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2020(3):57-61.
[3] 林飞飞,李慧,朱宝强. 3DCE-MRA双期检查在头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J]. 健康必读,2020,000(003):234-235.
[4] 姜海龙,王丽萍,毛存男,等. 双流高压注射器进行低浓度对比剂CE-MRA在头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9,34(01):110-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