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人们对于语言的了解、认识、掌握和使用的感觉。它得自父母遗传的先天基础,也是人的一种天赋。但天赋只能给人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性,就必须经过后天语言环境的熏陶和语言实践的培养,来开发学生语言方面的潜能,激活学生的灵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从诵读中培养语感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教学中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培养途径就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训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际上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说作者的话,学作者的语言,学作者的遣词造句,学作者的神气、音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大量的朗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其中蕴藏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学生对课文中准确优美的词语、生动鲜明的语感、奇特严谨的结构,都能留下一定的印象。
二、从品味中领悟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使学生领悟语感。一篇优秀的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精要、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修辞手法等进行比较、归纳、细细品味。这样,学生的语感才会不断增强。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作者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呢?揣摩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的“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情趣,给读者造成一种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产生联想,得到美的感受。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单是从题材与描写手法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作者通过往返铁道、攀爬月台买桔子的艰难形象,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怜与依恋,而儿子的内疚、自责,对父亲的感激、哀怜,在字里行间都表露无遗,再加上当时的生活背景、当事人的种种遭遇,更为父子离别增添了一份惆怅。教学中,要使其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三、从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四、丰富课外活动,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还可以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口述新闻或社会焦点问题,既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又开阔学生的视野;开辩论会来培养多说的习惯,有条件的进行报刊资料剪辑,积累资料等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语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只有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重视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以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而又和谐地统一起来,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一、从诵读中培养语感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教学中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培养途径就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训练。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际上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说作者的话,学作者的语言,学作者的遣词造句,学作者的神气、音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大量的朗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其中蕴藏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学生对课文中准确优美的词语、生动鲜明的语感、奇特严谨的结构,都能留下一定的印象。
二、从品味中领悟语感
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因此,要注意在教学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使学生领悟语感。一篇优秀的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精要、贴切、形象。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修辞手法等进行比较、归纳、细细品味。这样,学生的语感才会不断增强。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作者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呢?揣摩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的“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情趣,给读者造成一种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产生联想,得到美的感受。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怀。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单是从题材与描写手法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作者通过往返铁道、攀爬月台买桔子的艰难形象,透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怜与依恋,而儿子的内疚、自责,对父亲的感激、哀怜,在字里行间都表露无遗,再加上当时的生活背景、当事人的种种遭遇,更为父子离别增添了一份惆怅。教学中,要使其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三、从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我舍得花时间,学会耐心地等待,热情地唤醒,巧妙地点拨,使学生由浅入深,从迷茫走到开朗再到顿悟。分析的最佳方法是思考。思考越深入,领悟越深切,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四、丰富课外活动,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还可以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口述新闻或社会焦点问题,既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又开阔学生的视野;开辩论会来培养多说的习惯,有条件的进行报刊资料剪辑,积累资料等等。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强化语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较为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只有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重视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并施之以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而又和谐地统一起来,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