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闽台粘姓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氏溯源
  粘姓始自金,本复姓完颜,是东北女真族的后裔。闽台两地粘氏族谱皆奉完颜宗翰为一世祖。宗翰,本名粘没喝,汉语讹称“粘罕”,生于1078年,是金景祖乌古遁的曾长孙,金太祖阿骨打的长侄,因功受封周宋国王、金源郡王,卒谥“桓忠”。粘罕有两个儿子:长子为真珠,曾任直使官出使于宋;次子割韩奴,从宗弼(即金兀术)征战,封武义将军。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弑熙宗夺位自立。因完颜亮残暴肆虐,杀戮宗室,为避夺权嫌疑,完颜真珠及其弟割韩奴共同商议,决定以父粘没喝的名冠为姓,改复姓完颜为粘,表明无争夺皇位之意。此后,其裔孙均以粘为姓。这一说法,在所见闽台两地粘氏族谱记载中得以佐证。
  有关粘氏先祖改复姓“完颜”为“粘”姓,另有一说。据朱维干《福建史稿》载,金元之际的粘合重山,金亡后,改事元为显官,其子孙遂以先祖之名为姓。而朱则奎编著《姓氏简介》则将“粘”姓由来解释为“他族系定居中土,逐渐汉化,为适应环境,多改汉姓……粘罕改为粘”。
  入闽播迁
  粘姓入闽始祖是博温察儿(粘氏八世祖)。据《浔江粘氏族谱》中“浔江粘氏家乘·纪略世系”记载:“博温察儿,南合公之子也,知河中府。旧谱遭倭乱散失,政绩事迹莫考,闻之故老,谓公因世乱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晋江永宁杨丹,公殁,遂葬于本山。”博温察儿墓至今尚存(在今石狮市永宁镇杨丹村)。因“以粘氏不载姓氏之传,又系元之衣冠故也”,博温察儿墓在当地又被称为“番人墓”。目前,闽台两地粘氏均奉博温察儿为入闽粘氏开基祖。
  由于博溫察儿的事迹在史籍上无记载,族谱上生卒年月不详,入闽具体时间目前尚无法考证,据推测应为元朝末年。
  博温察儿有三个儿子:子寿、子禄、子正。据《浔江粘氏族谱》记载,子寿后裔主要分布在今晋江市杆柄村、粘厝埔、许婆庄、萧妃村、吴坑村等地。子禄后裔主要分布在泉州城区及南安梧杭、晋江金井、深沪、石狮永宁沙美村等地;另有部分粘姓族人迁徙到福州、厦门、三明、漳浦、台湾及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尤以台湾为多。子正后裔不详。
  渡海迁台
  明清时期,福建民众纷纷渡海迁台,经营谋生。
  据族谱记载,粘氏族人最早渡台是在明代。清代,有较多的粘氏族人前往台湾开发垦殖,在泉州和台湾两地的粘氏族谱中有众多关于粘氏族人渡台的记录。《浔海粘氏秉珂公派私谱》记载,乾隆朝有延璋、德路、德江、奕祥、祥素、亦刺、世牵、世连、世磨等迁台。“奕祥,德亨公之子也。生乾隆十五年庚午九月廿四日巳时,卒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三月初九日辰时。葬在台湾。娶许氏。”
  《南浔粘氏皆山家谱》记载,有累按、传江、冠文等渡台。
  台湾《粘氏源流·渡台开基族谱》记载: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德字辈粘尚,偕妻欧氏并带五子渡台经商,居彰化县福兴乡建立粘厝庄,即今顶粘村,今传九代。乾隆五十五年,德字辈粘粤与弟粘恩,背带祖父母及父母木主,由今龙湖镇粘厝埔迁入台湾,于彰化县福兴乡建立粘厝庄,今厦粘村,为开基始祖。第二十五世粘干于咸丰四年(1854年),独自渡台谋生,时年28岁,先到鹿港,旋移居福兴。
  粘氏族人在移居台湾的过程中,奉粘尚、粘粤、粘恩为粘氏渡台开基祖,聚族而居在彰化福兴乡,并以姓氏作为村落名称——“粘厝”。道光年间《彰化县志》中首先出现了“粘厝庄”的记载。这也说明粘氏宗亲在福兴乡的拓殖已具有一定规模,由于人口繁衍增多,后“粘厝村”又发展分为“顶粘村”和“厦粘村”,每村都有三千多人,并向鹿港及台中、台北、高雄、屏东、花莲、台东、南投、嘉义、台南、基隆等县迁移。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粘姓现有近万人。
  宗亲交流
  台湾粘姓宗亲非常重视自己的祖源,经常组织宗亲回大陆祖籍地、族源地寻根谒祖。早在20世纪20年代,台湾粘芳模回晋江衙口求谱一事传为佳话。1974年,他们在厦粘村自建“粘氏宗祠(桓忠堂)”。1988年5月至8月,台湾粘氏宗亲会会长粘火营两次组团到晋江衙口谒祖认亲,商谈修复宗祠以及位于永宁杨丹的八世祖粘博温察儿坟茔事宜。1989年,台湾宗亲粘诸省3人捐资1万元,永宁杨丹入闽始祖坟修复。1993年起,粘火营多次往返两岸策划重建衙口“粘氏大宗祠”。1995年农历二月,宗祠重建落成并命名为“闽台粘氏大宗祠”,台湾宗亲粘明隆、粘合兴率两个团135人回衙口祖地参加庆典。
  两百多年来,闽台两地的粘氏宗亲相互牵挂,情缘深长,共同谱写出许多令人感动的篇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粘姓的起源、播迁、发展历程,方便了两岸粘姓宗亲共同寻根、访源、谒祖,同叙族谊、亲情、乡情,2013年11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粘姓大宗祠、台湾粘姓宗亲会在台湾彰化福兴乡共同举办了“闽台粘氏历史文化巡展览”。2015年6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闽台粘氏大宗祠理事会又在金代故都阿城联合举办了“闽台粘姓历史文化巡回展览”,两岸粘氏族人欢聚一堂,共同追念祖先创业历史,描绘未来团结发展蓝图,引起普遍关注。在交流中,一位台湾粘氏乡亲用风筝来比喻他们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她说,“宗亲每一次交往,必将使这条风筝线更加坚韧牢固”。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A floating type pendulum wave energy converter(FPWEC) with a rotary vane pump as the power take-off system was proposed by Watabe et al.in 1998.They showed that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通过对东西方语义与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教学研究进行论述,在东方设计学的框架下,此课程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探索东西方文化对比下传统视觉符号的梳理与创新方法.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文艺思想史上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文艺学说即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一学说一经产生,便如波涛翻滚、奔流不息的大江巨川,一路歌唱,一路前行,流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支柱,并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值得思考
~~
期刊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第三辑“外交”,正如编者所言,“其中不少史料是未公开发表的,是研究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重要资料”,①为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改革高校思政课,提升高校思政课质量水平,切实增强课程特色和效果,需要从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研究,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分析,以客观现实的需要提升教学内涵;加强对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素有“瓷器之国”的美誉.中国瓷器是永不泯灭的艺术.从宋代开始,中国瓷器便引起了西方的注意,于是,大量的中国瓷器流入西方,影响了西方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