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眼于探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微课程在气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在介绍微课程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系统设计的ADDIE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中教学分析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情景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的优点上构建了一个环形微课设计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微课开发流程图。期望能给微课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气象培训 微课程 设计 开发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89-0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越来越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出现很多信息化教学工具。近年来,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引起了整个教育领域的喜爱。微课程在气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丰富了气象部门教育培训的教学手段,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增长,也有利于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还为教师和学员提供多渠道学习。微课用于气象培训在线学习中促进了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有利于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如何让微课程有效的发挥其这些优点,关键在于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一、微课的概念
对于微课程,不同的学者、专家的理解不尽相同。结合相关学者、专家对微课定义和自身理解,笔者认为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微型视频,同时还包含与微视频主题相关的微教学设计、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等辅助资料包。此外,微课应该支持混合学习、碎片学习、泛在学习、翻转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及电脑等,随时随地的学习自己需要某个内容,并能利用这些移动终端完成答疑、练习以及交流。
二、微课程的设计
1.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如何设计微课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微课程设计的不断更新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微课质量。微课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科学性:教学内容要严谨,不出现科学性错误,材料的组织是符合微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
(2)教育培训性:以气象现代化业务需求、知识更新和气象岗位适应性教育培训为主,与气象基础教育、气象业务管理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衔接,紧密围绕气象教育培训重点领域与核心内容。
(3)目的性:以完成设定的教学培训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员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且微课的目的要非常具体,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培训教学活动。
(4)趣味性:培训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5)重用性:考虑同行或自己如何重复使用该微课程,形成良好的投入产出比。
2.微课设计模型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分支,对于微课的设计可以参考教育技术学中的教学设计模型来设计,下面(如图1)给出的微课程设计模型是参考教学系统设计中的ADDIE模型的基础上,吸取了“史密斯—雷根”模型中教学分析优点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情景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的优点,并考虑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形成的。
(1)Analysis—分析
①需求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培训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的当前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学习者已经具备的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要明确学习需要,就须分别确定期望学习者达到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这个分析过程就是学习培训需求分析。
②任务分析。学习培训任务的提出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重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是学习者能围绕问题解决来学习。气象培训学习任务分析主要包括培训学习目标和培训学习内容分析。任务分析主要有以下四项工作:
1.通过对培训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确定微课程的具体培训教学目标。
2.对培训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学习条件的分析,揭示现实培训教学目标的先行条件。
4.确定与培训教学目标有关的学习者起点状态。任务分析能真正的把培训内容和学习者的主张落到实处。
③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水平、已有认知结构以及学习者偏爱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了解学习者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水平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的教学起点。
(2)Design—设计
微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学习情景设计以及活动和练习设计等。自主学习策略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习者的主题地位。自主学习设计要考虑两个因素:
1.应根据微课程围绕的知识点的特征决定学习策略。
2.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微课设计的重点。建构主义下的学习情境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还原知识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以此为出發点开展教学活动,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学习情境包含三个要素:
1.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
2.学习情境的展示或仿真;
3.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
(3)Development—开发。微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原型创建、开发课程素材、评估、测试以及修改等。在开发微课程时要依据微课围绕的某个知识或培训教学环节来原型创建,在此基础要开发与该微课程相应的教材,并将文字教材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其中最简单易用的是PPT课件。微课程的开发也要根据评估的手段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撰写、页面设计、测试等。
(4)Implement-实施。微课程开发后的实施主要是试点应用和根据试点专家、教师、学习者的意见进行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为一节非常有意义的微课。 (5)Evaluation—评估。微课程的评估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即过程与方法、效果与投入产出。评估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形成性评估以及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指通过诊断微课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微课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微课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估。总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不同,它是在微课程培训教学活动结束后关于培训教育效果和投入产出比的评估。
三、微课程的开发
微课的开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合理选题、教学设计、微视频制作和拓展其他资源。每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
1.合理选题。合理选题是微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微课程开发的起点。它反映了微课是关于什么内容的,也是关系到微课的核心理念。选题的形成本身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既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也需要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微课程的选题能够较好的符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聚焦课程改革。第二、反映学科特征。第三、具有典型性。第四、具有实际意义。
2.教学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微课的设计原则、相关培训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应培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选定的微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分解的基础上对微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组合,再进行相应的微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在符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精致,同时媒体的选择方面也需要更加恰当。
3.微视频制作。微视频的制作主要包括视频前期的录制和视频的后期处理。微视频录制前需要一般制作微课件,微课件的字体、字号要合理,以确保容易被学习者辨认、识别;颜色要美观,给人美感;课件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微视频的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保持摄像镜头清洁、远离强光刺激,不背光适当打光确保光线充足,画质要清晰、图像要稳定,音频的普通话要标准悦耳无杂音干扰,声音和画面要保持同步。微视频的后期制作主要是设计撰写即为片头片尾字幕和课内容重难点的字幕。
4.拓展其它教学资源。微课程应该是由微型学习视频和学习辅助资料(如微点评、微课件、练习题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微视频的制作完成并不是意味着微课的整个设计开发的过程的结束,还需设计完成与该微课应用的微练习题、微评价等一系列适合微习的辅助学习资料包。辅助学习资料包中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视频、音频、图片、文本、二维动画及三维动画等。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陈利.浅谈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
[3]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術.2014(02).
[4]崔颖,张颂惟,孙景荣.气象培训微课件的设计研究[J].继续教育2015(11).
[5]郑燕林,李卢一.SMCR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5).
作者简介:
蒲桂娟(1989年12月-),女,汉族,四川广元剑阁县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培训工作。
【关键词】气象培训 微课程 设计 开发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89-0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越来越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出现很多信息化教学工具。近年来,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引起了整个教育领域的喜爱。微课程在气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丰富了气象部门教育培训的教学手段,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增长,也有利于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还为教师和学员提供多渠道学习。微课用于气象培训在线学习中促进了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有利于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如何让微课程有效的发挥其这些优点,关键在于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一、微课的概念
对于微课程,不同的学者、专家的理解不尽相同。结合相关学者、专家对微课定义和自身理解,笔者认为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微型视频,同时还包含与微视频主题相关的微教学设计、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等辅助资料包。此外,微课应该支持混合学习、碎片学习、泛在学习、翻转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及电脑等,随时随地的学习自己需要某个内容,并能利用这些移动终端完成答疑、练习以及交流。
二、微课程的设计
1.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如何设计微课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微课程设计的不断更新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微课质量。微课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科学性:教学内容要严谨,不出现科学性错误,材料的组织是符合微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
(2)教育培训性:以气象现代化业务需求、知识更新和气象岗位适应性教育培训为主,与气象基础教育、气象业务管理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衔接,紧密围绕气象教育培训重点领域与核心内容。
(3)目的性:以完成设定的教学培训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员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且微课的目的要非常具体,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培训教学活动。
(4)趣味性:培训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5)重用性:考虑同行或自己如何重复使用该微课程,形成良好的投入产出比。
2.微课设计模型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分支,对于微课的设计可以参考教育技术学中的教学设计模型来设计,下面(如图1)给出的微课程设计模型是参考教学系统设计中的ADDIE模型的基础上,吸取了“史密斯—雷根”模型中教学分析优点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中情景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的优点,并考虑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形成的。
(1)Analysis—分析
①需求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培训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的当前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学习者已经具备的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要明确学习需要,就须分别确定期望学习者达到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这个分析过程就是学习培训需求分析。
②任务分析。学习培训任务的提出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核心重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是学习者能围绕问题解决来学习。气象培训学习任务分析主要包括培训学习目标和培训学习内容分析。任务分析主要有以下四项工作:
1.通过对培训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确定微课程的具体培训教学目标。
2.对培训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培训学习条件的分析,揭示现实培训教学目标的先行条件。
4.确定与培训教学目标有关的学习者起点状态。任务分析能真正的把培训内容和学习者的主张落到实处。
③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水平、已有认知结构以及学习者偏爱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了解学习者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水平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培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的教学起点。
(2)Design—设计
微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学习情景设计以及活动和练习设计等。自主学习策略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习者的主题地位。自主学习设计要考虑两个因素:
1.应根据微课程围绕的知识点的特征决定学习策略。
2.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微课设计的重点。建构主义下的学习情境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还原知识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以此为出發点开展教学活动,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学习情境包含三个要素:
1.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
2.学习情境的展示或仿真;
3.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
(3)Development—开发。微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原型创建、开发课程素材、评估、测试以及修改等。在开发微课程时要依据微课围绕的某个知识或培训教学环节来原型创建,在此基础要开发与该微课程相应的教材,并将文字教材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其中最简单易用的是PPT课件。微课程的开发也要根据评估的手段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撰写、页面设计、测试等。
(4)Implement-实施。微课程开发后的实施主要是试点应用和根据试点专家、教师、学习者的意见进行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为一节非常有意义的微课。 (5)Evaluation—评估。微课程的评估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即过程与方法、效果与投入产出。评估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形成性评估以及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指通过诊断微课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方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微课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微课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估。总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不同,它是在微课程培训教学活动结束后关于培训教育效果和投入产出比的评估。
三、微课程的开发
微课的开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合理选题、教学设计、微视频制作和拓展其他资源。每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
1.合理选题。合理选题是微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微课程开发的起点。它反映了微课是关于什么内容的,也是关系到微课的核心理念。选题的形成本身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既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也需要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微课程的选题能够较好的符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聚焦课程改革。第二、反映学科特征。第三、具有典型性。第四、具有实际意义。
2.教学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微课的设计原则、相关培训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相应培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选定的微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分解的基础上对微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组合,再进行相应的微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应该在符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精致,同时媒体的选择方面也需要更加恰当。
3.微视频制作。微视频的制作主要包括视频前期的录制和视频的后期处理。微视频录制前需要一般制作微课件,微课件的字体、字号要合理,以确保容易被学习者辨认、识别;颜色要美观,给人美感;课件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微视频的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保持摄像镜头清洁、远离强光刺激,不背光适当打光确保光线充足,画质要清晰、图像要稳定,音频的普通话要标准悦耳无杂音干扰,声音和画面要保持同步。微视频的后期制作主要是设计撰写即为片头片尾字幕和课内容重难点的字幕。
4.拓展其它教学资源。微课程应该是由微型学习视频和学习辅助资料(如微点评、微课件、练习题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微视频的制作完成并不是意味着微课的整个设计开发的过程的结束,还需设计完成与该微课应用的微练习题、微评价等一系列适合微习的辅助学习资料包。辅助学习资料包中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视频、音频、图片、文本、二维动画及三维动画等。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陈利.浅谈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7).
[3]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術.2014(02).
[4]崔颖,张颂惟,孙景荣.气象培训微课件的设计研究[J].继续教育2015(11).
[5]郑燕林,李卢一.SMCR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5).
作者简介:
蒲桂娟(1989年12月-),女,汉族,四川广元剑阁县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