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让朗读精彩起来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朗读评价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激励的过程,通过评价的调节功能,可以不断地推动朗读训练一步一步前进,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逼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朗读的评价,做到心中有标准、眼中有学生、评价有真情、言语有重点,从而实现朗读指导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朗读;评价;效益
  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及时反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有效的朗读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效地朗读评价不仅对一个朗读环节的指导,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激励的过程。通过评价的调节功能,可以不断地推动朗读训练一步一步前进,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逼近。可见,一个优秀的朗读评价语,它不但是朗读水平的鉴定语,也是教学过渡语,还是朗读的指导语,有助于学生感悟课文,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一、心中有度,不偏离
  朗读的评价语就是对学生的读作出一个评判和回应。这就需要教师心中对读要有个标准或尺度。这个“度”,就是本课读的日标,即应读到何种程度。如低段读有三个层次:读准(要达到朱熹说的要求“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通——读懂;中高段的读也有三个层次:读通——读懂——品读(诵读)。品读(诵读)层次要求能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老语)。
  记得窦桂梅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优点使人可敬,缺点使人可爱。”在以上片断中,于老师及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但是这样的纠错并不会让学生感到难堪,反而让学生有所感动,有所收获一“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
  二、眼中有生,不忽视
  课堂中,教师而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活力,个性迥异的学生。他们由于家庭、生活的经历、自身素质不同,感悟的角度也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
  课堂是即时生成的。生成是师生、生生在互動中,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在思与思的碰撞中,在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俞老师抓住学生读的“毛茸茸”一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巧用听课老师的“笑”,来规范、指导孩子的朗读,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学习读诗一“你知道老师为什么笑吗?笑你声音响亮胆子大……”,教师巧妙地抓住了课堂上的“生成点”,让它成为课堂的有效资源,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呈现动态变化,出现激情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三、言中有情,不虚假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一句赞美有时候就像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开出自信的花朵,结出成功的果实。同时,教育也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赞赏应该是一种由衷的真情流露,对于学生精彩的朗读应该给予发自内心的赞美。特别要指出确确实实的优点,你的赞美越真诚,越具体,学生对自己好的行为就越清楚,感受就越深就会感到一种满足,同时也较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
  四、一语中的,不随意
  笔者听过一些语文课,发现“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这一类评价出镜率很高,这往往让学生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方式,对于需要引领的学生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后面读的学生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这样无效的“朗读推进”式的目标追求是对课堂时间的白白耗费。
  听过支玉恒老师《第一场雪》的老师都会难忘它的美丽。特别是他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真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案例:《第一场雪》
  师:第二天清早,天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大家闭眼来听,看看这位同学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丽的雪景中去。
  一名学生朗读。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到走进雪野中了?
  学生反应不一。“好像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满场笑声)
  师:那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另一学生读,但读得更不好。
  师:进去了么?
  学生齐说“没有”,又是大笑。
  师:啊,是没有。刚才已经到边上,现在她又领着我们出来。(笑声)现在请她读读,她一定能把大家带进去。
  在这一环节的朗读指导中,支老师一改往日以技法指导朗读的程式(哪里要读重,哪里要读快之类),而创设了以情境启发朗读情感之举,朗读评价风趣幽默。这样感性而富有趣味的评价,既包含了鼓励性评价的意思,又有一种善意的提醒,得当的指引,切中了朗读指导的“要害”,学生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这样的朗读评价语,是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中的结果,而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看似随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由此可见,教师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这样的评价才真叫好,真叫妙!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们初步接触系统化的教学过程,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需要以兴趣培养为重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到音乐科目,该科目与语数等科目不同,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兴趣,因此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之提供一些新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现存问题;改进;方法
期刊
摘要:本土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本土地理、自然、文化风俗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幼儿提供取之不尽的手工制作材料,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协调发展。在幼年儿童的学习里,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而这种能力则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实践,和对大自然的接触与个人感悟。教师在此过程中,则起着引导作用,肩负着帮助儿童塑造起对外界的认识,指引他们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之
期刊
“文以载道”,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来是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终极日标;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中曾指出:现行“‘部编本’语文的立意重在体现‘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做表面文章而是有机渗透的形象化语言,正是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十八大”第一次明确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写进了教育的新规程;这些论述都给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挂起了,鲜明的旗
期刊
摘要: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教育行业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探究性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实践的内涵、模式及其重要作用,并针对具体实践过程提出实际工作中的要点和改进措施,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教学改革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生课程整合概述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低段主要的德育课程,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最主要的方式。如何让这门课程发挥真正的实效呢?这是我们德育老师最为关注的点。经过多年学习、实践和经验总结得出,真实学习是要以关注学生真实学情,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体验中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引导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真实;学情;情境;活动体验;行为习得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期刊
摘要:生物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随着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保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初中基础课程之一的生物学科,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引起初中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保教育;渗透  在生物生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一旦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污染,就有可能导致生物
期刊
摘要: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相关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优化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它对培养中学生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正确开展相关的语文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一、概述  信息技术己成为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其功能首先是利用声、色、光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培養浓厚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对于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意识的把阅读教学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同时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知识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从“天堂”回归“田野”,返璞归真,做到简简单单教阅读,扎扎实实教技能,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新课程理念指引下,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传统教学理念被新理念取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中职语文实行分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从形式上、教室的布局上、教师教学的手段上、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上等多个方面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角色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转变为组织者、指挥者。通过分组教学,最终表现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