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职业带有表率、榜样的特征:“学高为师,自正为范”。作为一名当代社会的音乐教师,既要做学生学业上的老师,又要成为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和学习对象。音乐课是全面培养人的素质,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课程之一。教音乐多年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人格修养;学习兴趣;节奏感
一、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是不可忽视的
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高深、广博的学识,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评价)等几方面的审判鉴赏能力。还要具备(歌唱、舞蹈、演奏乐器、表演欣赏)等各种技能。
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涵养和人生态度:宽容、豁达、开朗、礼貌、举止文明、风度优雅、语言亲切、热情有感染力。
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有宝贵的爱心:爱音乐、爱教育、爱学生。要有敬业精神,职业风范,人格魅力。总之我认为音乐教师是美的使者和化身,要有高尚的品德,对祖国、对教育、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的升华、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要时刻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艺术修养、体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敬佩你、喜欢你、爱上你的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上好音乐课,保证音乐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著名音乐家卡马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的先决条件。”这就说明了用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学党课你怎么上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各位老师要以自己所长,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是首先要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认真备课,这是教学的前提。比如:在教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老师可以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为导引,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小英雄,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再比如:教唱歌“小猫钓鱼”时,可以结合语文书上的课文,让学生边听故事边看插图,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老师设计转折语:同学们读得真好!想不想把课文中的故事唱出来呢?相信你们唱的比读的更棒!激起学生想学唱的欲望。学习兴趣有了,然后就听录音范唱,询问学生的感受,作进一步的启发,最后老师教唱,一环一环顺顺利利的上完。所以说每节课的导课激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节奏感在学习音乐中非常重要。一个音乐感不强的人,就很难感受到那美妙的音乐旋律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德国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音乐家为什么能在笔端和琴键上流淌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一首首美妙的歌曲,就因为他们有超常的节奏感,而节奏感的形成是从童年开始的。所以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比如:在欣赏新疆民歌《新疆好》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手鼓伴奏中明显、强烈的切分节奏的特点,再让学生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演奏这种节奏,给歌曲配伴奏,从这个节奏中体会到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
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音乐课上有练习一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试唱、听音、填谱、演奏的能力,让他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在练习课上老师必须耐心指导、热情鼓励,让学生有信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唱歌曲《娃哈哈》后的练习课上,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民族舞蹈,让学生欣赏后,小组合作自己创编舞蹈动作,给歌曲《娃哈哈》编舞。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兴趣盎然,各小组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编舞,老师一边欣赏学生的舞蹈一边和学生一起表演,认为不太好的动作老师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帮助或引导学生改一个动作。一节课有创新、有合作,双充满了快乐的气氛,培养了学生自编自演的能力。在自主创编填谱练习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欣赏几须曲子感受乐句、乐段、每小节的特点,再出示课件:填空编谱、结尾编谱,让学生哼唱感受编谱和整首歌曲音乐是否协调、合理,符合歌曲风格。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创编(在歌谱中间空一小节或两小节让学生自己填谱试唱),老师还及时提供几条不同的、简短的节奏供有困难的学生参考,这样让每位学生都有信心完成创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目的。音乐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到音乐之美,还要让学生的各种技能都得到提高。
总之,音乐新课标赋予音乐教学新的意义,我们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的研究、生成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老师连续不断的充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提高音乐教学设计能力、音乐教学反思能力和音乐教学评价能力。要熟悉和了解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和处理音乐教材,选择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堂音乐课,使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富有艺术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王次召.音乐美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宁一,杨和平.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丈献卷[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
[3]袁静芳,姚亚平.音乐学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
[3]于润洋.音乐学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2.
【关键词】音乐教学;人格修养;学习兴趣;节奏感
一、音乐教师的人格修养是不可忽视的
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高深、广博的学识,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评价)等几方面的审判鉴赏能力。还要具备(歌唱、舞蹈、演奏乐器、表演欣赏)等各种技能。
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涵养和人生态度:宽容、豁达、开朗、礼貌、举止文明、风度优雅、语言亲切、热情有感染力。
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有宝贵的爱心:爱音乐、爱教育、爱学生。要有敬业精神,职业风范,人格魅力。总之我认为音乐教师是美的使者和化身,要有高尚的品德,对祖国、对教育、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音乐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的升华、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要时刻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艺术修养、体现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敬佩你、喜欢你、爱上你的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上好音乐课,保证音乐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著名音乐家卡马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的先决条件。”这就说明了用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学党课你怎么上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各位老师要以自己所长,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是首先要熟悉教材、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认真备课,这是教学的前提。比如:在教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老师可以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为导引,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小英雄,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再比如:教唱歌“小猫钓鱼”时,可以结合语文书上的课文,让学生边听故事边看插图,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老师设计转折语:同学们读得真好!想不想把课文中的故事唱出来呢?相信你们唱的比读的更棒!激起学生想学唱的欲望。学习兴趣有了,然后就听录音范唱,询问学生的感受,作进一步的启发,最后老师教唱,一环一环顺顺利利的上完。所以说每节课的导课激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节奏感在学习音乐中非常重要。一个音乐感不强的人,就很难感受到那美妙的音乐旋律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德国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音乐家为什么能在笔端和琴键上流淌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一首首美妙的歌曲,就因为他们有超常的节奏感,而节奏感的形成是从童年开始的。所以我们小学音乐教师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比如:在欣赏新疆民歌《新疆好》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手鼓伴奏中明显、强烈的切分节奏的特点,再让学生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演奏这种节奏,给歌曲配伴奏,从这个节奏中体会到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
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音乐课上有练习一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试唱、听音、填谱、演奏的能力,让他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感受力。在练习课上老师必须耐心指导、热情鼓励,让学生有信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唱歌曲《娃哈哈》后的练习课上,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民族舞蹈,让学生欣赏后,小组合作自己创编舞蹈动作,给歌曲《娃哈哈》编舞。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兴趣盎然,各小组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编舞,老师一边欣赏学生的舞蹈一边和学生一起表演,认为不太好的动作老师在表演的过程中就帮助或引导学生改一个动作。一节课有创新、有合作,双充满了快乐的气氛,培养了学生自编自演的能力。在自主创编填谱练习课上,老师首先让学生欣赏几须曲子感受乐句、乐段、每小节的特点,再出示课件:填空编谱、结尾编谱,让学生哼唱感受编谱和整首歌曲音乐是否协调、合理,符合歌曲风格。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创编(在歌谱中间空一小节或两小节让学生自己填谱试唱),老师还及时提供几条不同的、简短的节奏供有困难的学生参考,这样让每位学生都有信心完成创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目的。音乐课不仅要让学生感到音乐之美,还要让学生的各种技能都得到提高。
总之,音乐新课标赋予音乐教学新的意义,我们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的研究、生成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老师连续不断的充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提高音乐教学设计能力、音乐教学反思能力和音乐教学评价能力。要熟悉和了解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和处理音乐教材,选择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堂音乐课,使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富有艺术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王次召.音乐美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宁一,杨和平.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丈献卷[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
[3]袁静芳,姚亚平.音乐学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
[3]于润洋.音乐学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