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3日,中欧签署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在这个相互依存、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全球化世界,中国拥有巨大的城镇化市场潜力,欧洲不乏先进的城镇规划和治理经验。加强交流、借鉴欧洲城市发展经验、推进互动合作,这将是欧洲与中国城镇化合作的前景。
欧盟能源司国际关系事务官员佩德罗·巴雷特罗斯欣然接受了笔者的专访,畅谈了他对中欧城镇化合作及对未来的期待。
问:2012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签署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下称《伙伴关系》),您如何看待这一《伙伴关系》?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是中国和欧洲的长期经济战略,也是彼此的共同利益。签署《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的倡议首先来自中国,这对欧盟来说是极大的荣誉,它说明中国认为欧洲城镇化对其城镇化进程能够带来经验和益处。对欧洲来说,《伙伴关系》有助于我们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模式提供良好的合作机遇。同时,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欧洲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助于我们自己城市化建设的经验。
中国城镇化发展将拉动巨大的内需,它蕴藏着很大潜力。我们意识到中国的城镇化需要巨大的自然资源,如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城镇化模式是中欧的共同需要和目标,同时它有益于世界的稳定。
问:欧盟希望为中国城镇化带去哪些具体帮助?分享哪些方面的经验?您认为这一《伙伴关系》应该如何展开?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伙伴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全方位的双边合作,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以及城市治理等方面,我们彼此的合作是敞开的。具体而言,我们需要探讨最适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具体需求的项目,比如,在建设低碳排放的城市模式、高质量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城市化,尤其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欧洲拥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经验,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契机。此外,我认为,城市管理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也就是说如何使城市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拥有公共服务和有效的基础设施,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城市设施与服务,便于他们去拓展各自的业务。城市治理方面,比如如何解决城市中的移民问题、如何设立社会保障机制、如何解决社会不平等、移民贫困以及儿童受教育的问题,这些都可说是当务之急。
问:目前欧盟在城镇化方面与中国都进行了哪些合作?您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欧洲的高技术优势支持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模式的转型?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正在实施中的中欧合作项目已有很多,比如在城市规划、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都展开了许多试点项目。但我认为,这些项目之间缺乏一定程度的统一和协调,也缺少整体视野。这正是为什么《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是城镇化合作的一个高附加值,我们希望基于先前的经验开辟新的创意项目。
在城镇化领域,虽然欧洲拥有许多可以与中国分享的高科技技术,但技术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理解“城市”这个概念,了解城市概念的全部内涵。高科技应该被当作解决城市问题的一个特定手段之一,它包括所有通信技术、物流、建筑、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科技。然而,只有良好的城市治理和拥有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些技术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目前这些方面做得还欠缺。对我们来说,分享欧洲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十分重要,同时更需要找到适合双方的有效解决方案。刚才谈到了,人的城镇化至关重要,这是核心。
问:中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都是世界史无前例的。您对当今中国城镇化如何看待?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首先,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致富的道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经历了城市化进程而变得更加公正和富裕。这是一个必须继续下去的进程,我们愿意为中国政府继续城镇化进程提供所有支持;第二,财富的创造往往来自那些愿意并能够发挥积极性和奋发精神的人们,为此,城镇化应该确保人人平等的机会,无论是在租房、医疗保险和得体的生活条件方面,每个人都应享有基本权利。现在,中国一部分人没有得到这种基本权利,除了不公正外,它还会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障碍。比较我们的先前经验,欧洲最富裕的国家在历史的某一时期都赋予了公民平等的机会,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当大的流动性,使公民获得创造生活、开发才能的机会;第三,中国城镇化规模与速度远超出我的想象,一方面它让人感到美好,令人兴奋,但另一方面则使人担忧,想想每年1200-150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多么惊人的数字。我们完全意识到中国政府需要找到解决人口城镇化的有效方案,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挑战;第四,城镇化应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包括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我的意思是提供自来水、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控制、能源分配等等。此外,医疗保健、公共服务设施、子女就学,这些都是人的基本权利。从经济层面考虑,任何务工者都应该拥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平等权利。如果不给予每个人平等权利,这对经济来说是扼杀,同时浪费了巨大的潜力;第五,应该说21世纪是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融合的时代。集体智慧来自城市,机会创造于城市,而城市也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因此,需要规划资源节约型的城市,无论是在能源或是自然资源方面;需要努力消除导致社会冲突的城市不平等现象;需要给予城市一定的治理空间,需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我并不认为欧洲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任何地方,比如德国北部的解决方案未必完全适用于西班牙的南部。所以,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城市的解决方案。
问:《伙伴关系》签署近一年,请问现在的实施与进展如何?您在这一《伙伴关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我常常把中国行政管理机制比作一辆法拉利车,它可以在几个月期间处于静态,没有任何行动,然后,一旦开始行动,就会出现巨大的加速力;而欧洲的行政管理体系犹如一辆柴油车,因为我们需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协商,我们的运作处于中速。中欧双边需要更多地了解对方,需要找到共处的方式。我认为,《合作伙伴》的签署是中欧高层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我坚信这一伙伴关系可以为双边做出许多积极的贡献。我们已经制定了《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今年中欧双方都需下大努力。
《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领域涉及面很广,欧盟能源司和中国国家发改委是《伙伴关系》的主要协调机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推进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功,并且能够与所有部门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协调。
我的角色是协调欧盟机构、成员国相关部门和私营机构等,并为他们提供有关《伙伴关系》的进展信息,制定整体行动计划,并与我们的中国伙伴——国家发改委保持紧密联系与协调。这是我的职责,乃需逐步学会做好大量的协调工作。
欧盟能源司国际关系事务官员佩德罗·巴雷特罗斯欣然接受了笔者的专访,畅谈了他对中欧城镇化合作及对未来的期待。
问:2012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签署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下称《伙伴关系》),您如何看待这一《伙伴关系》?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是中国和欧洲的长期经济战略,也是彼此的共同利益。签署《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的倡议首先来自中国,这对欧盟来说是极大的荣誉,它说明中国认为欧洲城镇化对其城镇化进程能够带来经验和益处。对欧洲来说,《伙伴关系》有助于我们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模式提供良好的合作机遇。同时,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欧洲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助于我们自己城市化建设的经验。
中国城镇化发展将拉动巨大的内需,它蕴藏着很大潜力。我们意识到中国的城镇化需要巨大的自然资源,如何促进资源节约型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城镇化模式是中欧的共同需要和目标,同时它有益于世界的稳定。
问:欧盟希望为中国城镇化带去哪些具体帮助?分享哪些方面的经验?您认为这一《伙伴关系》应该如何展开?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伙伴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全方位的双边合作,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以及城市治理等方面,我们彼此的合作是敞开的。具体而言,我们需要探讨最适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具体需求的项目,比如,在建设低碳排放的城市模式、高质量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城市化,尤其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欧洲拥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经验,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很好的契机。此外,我认为,城市管理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也就是说如何使城市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拥有公共服务和有效的基础设施,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城市设施与服务,便于他们去拓展各自的业务。城市治理方面,比如如何解决城市中的移民问题、如何设立社会保障机制、如何解决社会不平等、移民贫困以及儿童受教育的问题,这些都可说是当务之急。
问:目前欧盟在城镇化方面与中国都进行了哪些合作?您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欧洲的高技术优势支持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模式的转型?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正在实施中的中欧合作项目已有很多,比如在城市规划、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都展开了许多试点项目。但我认为,这些项目之间缺乏一定程度的统一和协调,也缺少整体视野。这正是为什么《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是城镇化合作的一个高附加值,我们希望基于先前的经验开辟新的创意项目。
在城镇化领域,虽然欧洲拥有许多可以与中国分享的高科技技术,但技术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理解“城市”这个概念,了解城市概念的全部内涵。高科技应该被当作解决城市问题的一个特定手段之一,它包括所有通信技术、物流、建筑、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科技。然而,只有良好的城市治理和拥有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些技术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目前这些方面做得还欠缺。对我们来说,分享欧洲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十分重要,同时更需要找到适合双方的有效解决方案。刚才谈到了,人的城镇化至关重要,这是核心。
问:中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都是世界史无前例的。您对当今中国城镇化如何看待?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首先,城镇化是一个国家致富的道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经历了城市化进程而变得更加公正和富裕。这是一个必须继续下去的进程,我们愿意为中国政府继续城镇化进程提供所有支持;第二,财富的创造往往来自那些愿意并能够发挥积极性和奋发精神的人们,为此,城镇化应该确保人人平等的机会,无论是在租房、医疗保险和得体的生活条件方面,每个人都应享有基本权利。现在,中国一部分人没有得到这种基本权利,除了不公正外,它还会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障碍。比较我们的先前经验,欧洲最富裕的国家在历史的某一时期都赋予了公民平等的机会,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当大的流动性,使公民获得创造生活、开发才能的机会;第三,中国城镇化规模与速度远超出我的想象,一方面它让人感到美好,令人兴奋,但另一方面则使人担忧,想想每年1200-150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多么惊人的数字。我们完全意识到中国政府需要找到解决人口城镇化的有效方案,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挑战;第四,城镇化应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包括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我的意思是提供自来水、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控制、能源分配等等。此外,医疗保健、公共服务设施、子女就学,这些都是人的基本权利。从经济层面考虑,任何务工者都应该拥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平等权利。如果不给予每个人平等权利,这对经济来说是扼杀,同时浪费了巨大的潜力;第五,应该说21世纪是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融合的时代。集体智慧来自城市,机会创造于城市,而城市也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因此,需要规划资源节约型的城市,无论是在能源或是自然资源方面;需要努力消除导致社会冲突的城市不平等现象;需要给予城市一定的治理空间,需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我并不认为欧洲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任何地方,比如德国北部的解决方案未必完全适用于西班牙的南部。所以,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城市的解决方案。
问:《伙伴关系》签署近一年,请问现在的实施与进展如何?您在这一《伙伴关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
佩德罗·巴雷特罗斯: 我常常把中国行政管理机制比作一辆法拉利车,它可以在几个月期间处于静态,没有任何行动,然后,一旦开始行动,就会出现巨大的加速力;而欧洲的行政管理体系犹如一辆柴油车,因为我们需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协商,我们的运作处于中速。中欧双边需要更多地了解对方,需要找到共处的方式。我认为,《合作伙伴》的签署是中欧高层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我坚信这一伙伴关系可以为双边做出许多积极的贡献。我们已经制定了《伙伴关系》行动计划,今年中欧双方都需下大努力。
《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领域涉及面很广,欧盟能源司和中国国家发改委是《伙伴关系》的主要协调机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推进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功,并且能够与所有部门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协调。
我的角色是协调欧盟机构、成员国相关部门和私营机构等,并为他们提供有关《伙伴关系》的进展信息,制定整体行动计划,并与我们的中国伙伴——国家发改委保持紧密联系与协调。这是我的职责,乃需逐步学会做好大量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