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数学,让思维“可视化” 《综合与实践》教学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综合与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与其他三大领域并列,但并不是在数学知识之外,增加的新知识,而是更加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注意数学的现实背景,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综合与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
  整个小学阶段,我们的综合与实践课包括:1-2年级搭配问题和推理;2-4年级优化问题,烙饼问题,集合问题,鸡兔同笼;5-6年级找次品,打电话,数与形,鸽巢问题。通过观察会发现:内容由少变多,难度由浅变深,问题由表象变抽象,各方面的变化都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变高了。
  面对一个比较综合,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迅速的找到突破口?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呢?俗话说妙计可以打胜仗,良策则有利于解题,数学解题策略有很多种,其中画图就是一种最基本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下面我结合五年级的综合与实践《植树问题》跟大家谈一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画图策略的。
  一、猜测,激活经验。
  1、出示例题:学校的水泥路全长100m,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问: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植树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例题中有哪些关键的数学信息呢?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明确,每隔五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每兩棵数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距离,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距是五米。并随机板书。拿出实物演示及实物长直尺让学生明确两端指的是哪里?一边指的是什么。这样学生对关键词语的含义就更加清晰了。,
  2、大胆猜测,引发冲突。
  师:提问根据信息:到底要栽多少棵树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猜测进行计算。
  有的说:20棵 有的说: 21棵
  面对学生在猜测过程中引发的冲突,学生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已经被激发起来,
  二、验证
  根据冲突,到底是多少棵?急需解决,接下来的验证就顺理成章了。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我们可以怎样检验呢?学生根据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说:画图。
  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五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小树,每隔五米种一棵,大家试试画吧。
  1分钟过后,我问学生:画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会说:100米太长,要画很多小树,太麻烦了。而且学生会提出新的方法: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一些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可以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儿研究。比如20米,25米,30米等。
  2、教师演示直观感知:
  那我们就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20米来研究吧,再试着画一画吧。学生尝试画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对于画图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最后根据学生的想法,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
  教师: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说两课树的间隔距离是5米,大家看一看我们把这段路平均分成了几段?也就是说有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
  生:20米的小路,两端都栽,一共有4个间隔,栽了5棵树.
  3、独立画图,深化理解
  (1)独立动手画
  师:20米的小路,两端都栽,4个间隔,5棵树。那25米,30米,35米……又有几个间隔几棵树呢?接下来我们选择100米中的任意一小段,按小组划分,动手画一画,算一算这一小段上两端都栽,共要栽几棵树?接下来小组说一说想法和结论。
  (2)然后小组代表进行作品展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对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头脑中逐渐清晰化。
  三、建模,提炼策略。
  师:学生分组选取的长度不一样,一共要栽的棵数也不一样,但他们所画的线段图,特别是他们的分析和思考方法有相同的地方,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在这些不同的画法中,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棵数比间隔数多1,通过线段图直观演示和表格数据的呈现,规律就应运而生了。一个知识的结构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就建立了,他们也知道植树问题的这一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了。
  四、应用,拓展提高。
  如何让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把植树问题进行拓展应用,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题是创编习题。
  (1)学生创编。
  出示一组数据: 100 20
  你能创编一道有关“植树”问题的题吗?
  学生创编习题,既强化公式变式运用,也拓宽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
  (2)整合迁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然后再学习“一端栽,一端不载”,“两端都不栽”的情况。鉴于两者联系紧密,如何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题。
  习题:外国语小学要在教学楼到图书馆的小路上栽树,小路全长60m,每隔5m栽一棵,这项活动由五年级3个班合作完成。
  一班先栽20米,二班接着一班再栽20米,三班栽剩下的20米,一直到图书馆。
  通过动画演示各个班植树的任务,学生画线段图的辅助,每个班栽的棵数也一目了然,顺势学生也找出区别:一班两端栽;二班一端栽,一端不载;三班两端都不栽。
  巧妙的习题设计,学生的画图辅助,既达到内容的有效整合,也打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好线段图在此类问题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不同情况下植树棵数、分割点和间隔数之间关系,由此清楚地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相关的公式就是植树棵数=间隔数+或-1(0)的问题。
  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小心加以呵护 、开发。理想的数学教学一方面要走进数学学科体系,把握数学自身的特质;另一方面要走进儿童的思维,寻求儿童经验、活动与课程之间的联结点,从而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正是放飞学生思维、展示生命活力的地方,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堂,用“画数学”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用“画数学”来放飞学生的思维,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验到妙笔生花的快乐,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之花绽放在美丽的画图中。
其他文献
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群星闪耀伴我行》之后,敬佩之情像急流一般灌满了我的心胸。书中一个个故事都是从名人志士中选来,带着生活给予我们启示、力量,告诉我们要立志奋进,要勇敢自信。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就是李四光了。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他利用自己丰
期刊
摘要: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学通过不断地融入各种教学元素,从而丰富了课堂内容,加强了教学实效。在促进学生历史成绩提升的同时,还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实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史料实证;高中历史;教学实效;策略  高中历史需要在通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深化其教育内涵,帮助学生拓展历史思维,提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极其重要。素质拓展训练也称为拓展训练,其是一种兼具趣味与挑战性的户外运动锻炼,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教师也应该主动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从而全面培养中学生合作、竞争与运动多方面的能力,实现初中学生们全面且综合地成长。文章分析了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地有效策略。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初中体育;运用路径  随着现代化教育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拥有更多的选择,展现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书法教师,应该加强关于书法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帮助学生总结并归纳有效地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法,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
期刊
摘要: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要求以及双减政策落地,高效的地理导学案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本文对地理导学案及导学教学法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学案导学;双减;评价体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
期刊
初中生这一群体比较特殊,他们在这一时期学习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纪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这部分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正确认知外界,需要提升他们阅读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初中学生也有观察和探究外界的强烈好奇心,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以此提升初中生阅读尤其是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教学一直倍受关注,在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有了先前的学习经验,也有了比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将其利用到课堂的教学中。高中化学在高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化学知识的繁琐与细碎,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化学产生了问题。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更多的利用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将会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也會带动化学课堂的革新与进步,下面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
期刊
午读的时候,顺手拿起学生书桌上一本课外书——《细米》,好奇心驱使着我乱翻一通,原来是作家曹文轩的一部纯美长篇小说,恰巧对一个外号叫“三鼻涕”的小男孩介绍的段落进入我的视野,读罢我情不自禁笑出了声,一口气我读了十多页,我被这本小说迷住了。它以淳朴优雅的笔调写就了一个桀骜不驯的乡间少年——细米的成长历程。  小说中的主人公少年细米自小生活在稻香渡,安宁的村落,寂静的麦田,旋转的风车,清凌凌的河水,雪白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从日常的课堂学习中吸收到更多的技术知识内容,而且还要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下提高关键能力。这样才能够通过更加系统化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物理学习技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优势进行资源的拓展优化。在学科素养的提高过程中帮助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与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双向推动下,我国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逐渐向着系统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课内教学已然无法满足当前由教育改革而提出的新要求,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开发教育资源的目光投向课本之外。小学语文是综合性、社会性和人文性都非常突出的课程,对学生的语言知识、文化常识和社会情怀的积累与形成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向来是最需要进行课外资源补充的科目。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课程化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