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猪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o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养过的那些家畜里,我觉得,猪的待遇是最高的。它们不用像狗那样,辛苦地看家护院,也不用像猫那样,不遗余力地捕捉老鼠,甚至比鸡还要清闲。而猪,似乎什么事情也不用做,只知道“哼哧哼哧”地甩脑袋,饿了就大叫,吃饱了,倒头便睡。
  何况,它们还有属于自己的圈舍。
  父母在紧挨着三间瓦房的自留地里,特意辟了一块地方,应该有十几平米吧,用红砖和青瓦,整整齐齐地码成猪圈。它比我家盖的厕所都要大,远远望去,就像一间小而漂亮的客房。圈里分为两个部分,靠里的那块地方相当于卧室,青瓦封顶、遮风避雨,能够让猪舒舒服服地躺着睡觉;靠外的那块地方,是露天的,专门供猪活动,它们可以在那儿打滚、胡闹、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
  我不太喜欢猪,因为它们只会呆呆地朝我望,不能像狗和猫那样,陪我蹦蹦跳跳地玩。除此外,还因为父母分配给我一个任务,每天放学后,要割猪草。这实在是个让人高兴不起来的活计,虽然很多年前的乡下,野花、野草、野菜遍地都是,割猪草不是件难事,但却占用了我和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的时间。而且,每到夏天,父母还会让我下河去采摘蒲棒,晚上点燃了,给猪熏蚊子。父母喜欢猪,把它们当宝贝。对于这个问题,当时的我很不理解。我曾经向父亲建议过,不要再养猪了。父亲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才说:“不养猪,你还想不想吃肉?不养猪,家里盖房子的钱从哪儿来?你看看,庄子里哪户人家没养猪?”
  的确是这样,不仅我家,庄子里的其他人家也都养猪。少则一两头,多的三五头,甚至有养上十几二十头的专业户。在我留存的村庄记忆里,这些猪,无一例外都有着黑亮的毛发。我甚至未见过任何一头白猪或是花猪,因为我的父辈们认为,只有黑猪的肉最紧实,吃着香,也才能卖个好价钱。
  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几乎没费什么劲,就考上了县城的高中。读高中后,住校,便再也不用为割猪草之类的事淘神了。
  高三上学期,有一次,我回家拿生活费。吃过晚饭后,母亲像往常一样忙着刷锅碗,父亲坐到门槛上抽起了纸烟。记得那天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有些湿漉,父亲抽了两根烟后,忽然把烟屁股狠狠地掐到地上,问我:“能有把握考上大学吗?”
  我愣住了,不知道父亲为何问这话,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但是,仿佛有一种本能的力量,让我倔强地点了点头。
  等到放寒假时,回到家中,我忽然发现猪圈里的猪多了起来。数一数,一共五头,肥肥嘟嘟的小猪崽,脑袋挨着脑袋,正挤在一起取暖。
  就在那瞬间,我好像明白了,父亲为何要问我能不能考上大学。
  假期过后,当我再次坐在县中宽亮的教室里,手捧书本,眼前便常浮现出父母黝黑的脸庞和那几头憨厚的小猪抢食的样子。这些景象令我丝毫不敢懈怠,常常晨曦即起苦读。
  临近高考时,我回家拿报名费。走时,母亲煮了几个鸡蛋让我路上吃,我们那地方男人出门做大事前都要吃熟鸡蛋,是希望“圆满”。父母一直把我送到公路边,直到看着我上了搭客的三轮卡。那一年的夏天,我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进了考场,又把对他们的满腔挚爱写在了考卷上。当我考完最后一门学科,透过窗玻璃向外望时,意外地发现父亲正坐在操场西南角的泥地上抽着烟,眼睛不时地向考场这边探望。平时让人觉得有些严肃的父亲居然赶了上百里路来接我回家了,歹毒的日头正晒着他,也晒得我鼻子发酸。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93年的8月底,我收到了朝思暮想的挂号信。那是北方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把通知书上的字一连读了两遍给全家听,父亲抽烟的手抖了许久才接过通知书小心翼翼地看了,又极仔细地折好放进信封,然后压进木箱底层。晚上,父母把村里有身份的人请到我家喝酒,父亲喝得酩酊大醉,嘴里不停地說:“娃考中了,是国家的人了。”我却有些担心学费和路费,母亲说:“操什么心,家里养的五头猪都是为你准备的,明早就赶集,把它们都卖了。”
  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似乎总有办法,依靠土地生存。
  十八岁的那年九月,我第一次看见并且坐上了火车,是去远方读大学。母亲把学费和伙食费缝在我贴身的裤头里,叫我上厕所时也要小心。车轮压着铁轨前行,在“哐啷哐啷”的声响里,熟悉的故乡越来越远。我的眼前,浮现出了父母黝黑的脸庞和那几头毛发乌黑锃亮的猪的身影……
  我的眼泪,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慢慢流了下来。
其他文献
在网上看到对当红男星孙红雷的一段采访,说他是个“眼镜控”,拥有几百个形态各异、颜色纷呈、价格不等的眼镜,用在各个不同的影剧情景、陪他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又一次听到“控”字,一问女儿,才明白“控”就是对一件事、一个东西或一类物品非常喜爱、特别专注、达到极致的人。真佩服现在的网络语言,什么“囧”、什么“控”,还有什么“萌”……总是言简意赅,一两个字就能说清事情根本。  感慨之余我又联想,我们这几个人是
期刊
大学毕业的那年冬天,寒风刺骨,冰冻三尺,天冷得出不了门。  老查也冷得死去活来。我和老查皆来自安徽农村,又机缘巧合成了同事,三言两语间,情投意合,旋即成了死党。只是公司宿舍的被子太过单薄,每晚睡到夜半,突然就冻醒了,只好各自睁着眼睛,蜷成一团,哆哆嗦嗦地等待天明。  囊中羞涩的窘迫,让我和老查摸遍了港下镇的每个旮旯角落,以期搜寻到最经济实惠的餐馆。约莫一周后,老查满脸通红地向我宣布,经他地毯式的摸
期刊
一  四十二年前的那个少年,走在崇山峻岭中。  他由父亲领着,在蜿蜒起伏的石板路上,从日出走到日落,为了购买一双解放鞋。明天少年就要出山去上中学,父亲决定给他添置双解放鞋。对于赤脚少年来说,能穿上解放鞋,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就像上中学这件事一样。那时上中学,不凭成绩凭推荐,生产队就一个名额,队长理所当然推荐自家小孩。父亲却不罢休,天天跑大队部,终于磨来一个名额。父子两个人,跑遍了周边分属两个公社
期刊
秋风伸出手将满山遍野的枫叶抽打得面红耳赤时,石田山岗上的毛栗球都笑开了嘴,露出褐色的一排牙齿,有的笑劲太猛,竟然蹦出牙床落满一地。湿漉漉的土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毛栗子,它们将脸皮贴在温暖的大地上,像婴儿睡在床上,一肚子的满足与惬意。  毛栗也算是板栗的一种,是土生土长的灌木,身材矮小,一个树蔸要丛生出四五个枝干,像一把把撑开了的绿伞接风接雨喂养自己。它枝干纤瘦,一副三餐呷不饱,发育不良长不高的样子,叶
期刊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妈的厉害就是出了名的,我语文考试没合格,英语老师就告诉语文老师:“你把他妈叫来,特管用。”我妈就来了,很激动地和老师对话,其实是“喊话”,说的无外乎就是那几句:“老师你不用客气,我家孩子你该怎么管就怎么管,该打打该骂骂,我绝不反对……”她喊话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声音也很大,手上会伴有很多动作,她看起来挺凶的,老師同学也都这么以为。  但其实是恐惧。  恐惧不是为别的,是为了掩盖软
期刊
柏油马路在烈日下吱吱地作响,好像冒着缕缕轻烟,从窗口望出去没有一丝的风影,我躲在空调房内不敢出门半步,又一个炎夏到来了。如今,我已不能离开所在的小城去乡村分享老父丰收的喜悦,感受那如火的夏日,我已远离了田地,那饱含阳光、泛着新鲜、混杂土腥味的稻谷,已经不是我的丰收果实。   七月骄阳似火,直催得路旁绿油油稻田没有几日便发黄,稻子发黄了,整个田野都连成了一片,满眼金黄。那几日,父亲身后跟着条狗,往田
期刊
我又遇见了他,就是那位总牵了一条狗,在我家附近的那座小山上撞树的老朋友。这次遇见他不是在山上,而是在一处叫作“泉城”的公园里,也是傍晚。  有多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一年?不止,至少有两年。  没有见到他是因为我散步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医生告诫我多走一点——我把散步的地点改在了这处离家稍远一点的公园里。公园很大、很清幽,林木也很茂盛,还有两片湖、一架凌空的桥,很适合“多走一点”。公园里有一块近水的空
期刊
我的睡眠习惯大多是晚睡晚起,一般是七点多起床,今天奇了怪了,清晨五点就醒来了。看看窗外,在一片轻柔的雾霭中万籁俱寂,本想再睡上一会儿,可硬是睡不着,索性就起了个早床。一番洗漱,吃过早点,习惯性地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闲来无事,找出几个月前写的一篇小文《少日同窗侣》传到博客上。这是一篇追忆同学的文章,题目则取自钱钟书先生《寄祝許大千七十》。他的这首诗全篇如下:“少日同窗侣,天涯一故人。振奇风骨卓,坦
期刊
小时候最喜在黄昏,暮色四合时,几个小兄弟姐妹搬来小板凳,围坐在庭院里。晚风徐来,奶奶形形色色的故事也随风飘来。其中奶奶讲过的一则往事,是关于我们车家和简家的,很是耐人寻味。  解放前,我们家和邻村的简家在当地都是大户人家,某一日,我的曾祖和简家老爷在附近的集镇相遇。巧的是,当天他们身边各带一小儿。曾祖带的是小儿子(我的三爹),简家带的是他的长子秋顺。两个小孩年龄相仿,都十岁左右。车简两家本是世交,
期刊
花圈圈是当地人对花圈圈饼的简称。在我的老家,每到端午节都要吃花圈圈饼,而外婆做的花圈圈饼最好吃。  外婆做花圈圈饼的程序很多。  端午节的前一天,一大早起来,外婆会让姐姐们从院子里的花椒树上采摘一些新鲜的花椒叶来,用花椒叶煮水,然后给花椒叶水中加上少许的盐,用来和面。和好的面要放置半天的时间,让其充分发酵好后,才能做花圈圈饼。  吃过晚饭后,面也发酵好了。外婆将发酵好的面团倒在已收拾干净的案板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