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都是“学霸”,孩子却是“学渣”,怎么破?近日,北大教授丁延庆的吐槽让很多人心有戚戚。他调侃道,给女儿辅导作业“非常困难”,自己在经历了痛心疾首、怀疑人生后,终于接受了“女难如己”的现实。
(5月21日 《北京日报》)
辅导作业抓狂也好,崩溃也罢,尽管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名校“学霸”,但有类似丁教授这般心路历程的那可太多了。为人父母者,自然都盼着孩子能平安平顺、成功成才。那些自己十年寒窗、闯出天地的,往往有“青既出于蓝,怎能又怎会不胜于蓝”的执念。反之,那些自己志向未酬、心存遗憾的,则多巴望孩子远超父母、圆梦遂愿。都是“为了你好”,可路就这么一条,一旦孩子成绩平平和自己当年“不能比”,或者和自己早送晚接、砸钱补习的投入“不能比”,又或者看着还行但和“别人家的孩子”“不能比”,一些父母就会颇为失落乃至极度上火,能“心如止水”“接受现实”已是不易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孩子多考虑、为孩子多付出本身是令人感动的。但在焦虑的同时,可能我們又不得不清醒地想一想,在我们划定的单向赛道中,是否真的就有孩子的幸福人生?以我们目前选择的度量指标,是否真能判定孩子是不是“学渣”?
有人说,人生三道坎——接受父母平庸,接受自己平庸,接受孩子平庸。平庸与否本无定论,但这个段子,就是要家长们学会自我释怀,与那个“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小孩”和解。
至于“学霸”丁教授,在接受了孩子“成绩一般”后却并未在教育上“躺平”。只要有空就接送女儿上下学,在一路同行中讲解题目、聊聊生活,充分享受亲子互动,这种陪伴与亲近,或许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5月21日 《北京日报》)
辅导作业抓狂也好,崩溃也罢,尽管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名校“学霸”,但有类似丁教授这般心路历程的那可太多了。为人父母者,自然都盼着孩子能平安平顺、成功成才。那些自己十年寒窗、闯出天地的,往往有“青既出于蓝,怎能又怎会不胜于蓝”的执念。反之,那些自己志向未酬、心存遗憾的,则多巴望孩子远超父母、圆梦遂愿。都是“为了你好”,可路就这么一条,一旦孩子成绩平平和自己当年“不能比”,或者和自己早送晚接、砸钱补习的投入“不能比”,又或者看着还行但和“别人家的孩子”“不能比”,一些父母就会颇为失落乃至极度上火,能“心如止水”“接受现实”已是不易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孩子多考虑、为孩子多付出本身是令人感动的。但在焦虑的同时,可能我們又不得不清醒地想一想,在我们划定的单向赛道中,是否真的就有孩子的幸福人生?以我们目前选择的度量指标,是否真能判定孩子是不是“学渣”?
有人说,人生三道坎——接受父母平庸,接受自己平庸,接受孩子平庸。平庸与否本无定论,但这个段子,就是要家长们学会自我释怀,与那个“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小孩”和解。
至于“学霸”丁教授,在接受了孩子“成绩一般”后却并未在教育上“躺平”。只要有空就接送女儿上下学,在一路同行中讲解题目、聊聊生活,充分享受亲子互动,这种陪伴与亲近,或许才是孩子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