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凸显。然而,我国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思路依然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越发捉襟见肘。开展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工作势在必行。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的数据库;应有效运用新媒体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离校后的就业帮扶;并建立定期走访机制,保证毕业后就业指导沟通和反馈的畅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飙升,仅2014年就达到72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愈发严峻。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主导的就业指导思路依然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 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越发捉襟见肘。早在2007年,有学者提出了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实践的设想,即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后一年之内不间断的就业指导。1但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衡量指标依然采用毕业前初次签约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困难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麦可思公司《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研究显示,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这也就意味着尚有8.2%的学生依然在毕业半年后仍苦苦追寻一份糊口的工作。2
一、“毕业后”就业指导的内涵
有学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而且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具有双重效益。对个体而言,教育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收入的个人效益;对社会而言,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提升综合国力。3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总体平稳顺利,但仍有部分毕业生离校后尚未就业。他们的就业问题,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作为人才培养关键内容的就业能力培养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促进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要职责。
顾名思义,作为人才培养链上的关键环节,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指每年学生毕业离校后,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社会采用多种形式,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充分就业和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反馈、评估以及进行针对性培训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与传统的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不同,“毕业后”就业指导与学生联系更加密切。首先,“毕业后”就业指导主要针对离校后就业困难学生,其帮扶对象、范围更小,因而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各个高校熟悉自身人才培养特点并深谙毕业生就业规律。因此,也就能更好地结合毕业生爱好、性格、及其综合能力等因素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确立就业方向。其次,学生毕业离校后不可能再次采用在校时传统的就业指导形式,因而其形式需要更加灵活多变。例如,高校可以广泛采用就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发布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小贴士以及就业知识升级服务等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尝试开通热线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二、就业困难学生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指出: 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建立专门台帐,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42014年7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问题并出台有力举措推进毕业生就业。5至于何为就业困难学生,笔者认为,其主要是指在家庭、社会关系、经济背景、身体条件、所学专业等客观原因和个人性格、心理行为及思维模式等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下造成的就业不利,未实现正常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当前就业困难学生之所以产生,家庭经济困难是主要的客观因素,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机会选择和就业信息的获取上一筹莫展。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业困难学生不可能到各地参加招聘会,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就业范围也只能局限于学校所在地或家庭所在地。主观上,就业心理偏颇、自身综合能力不强等是直接原因。在针对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完全由于经济困难而造成的就业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小,相当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就业心理偏颇造成的。部分毕业生自信心不足,在求职面试时极易造成羞怯、紧张心理,部分毕业生有着严重的乡土情结,不愿离开家乡到发展更好的城市寻找就业岗位,从而引发了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结构性紧张,造成了“有业不就”现象的产生。此外,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更为严苛,不仅看中毕业学校、学历,而且更加注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目前,有些学生虽然学业成绩并不差,但实践能力却非常薄弱,与市场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求职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造成了“有业难就”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的相关举措
(一)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建立并完善就业困难学生的数据库,提高“毕业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应在低年级阶段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等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类竞赛,增强学生的就业紧迫感,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此外,高校还可根据本校实际在学生离校前有针对性地搜集、排查有可能毕业后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信息,并建立完善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通过信息库的设立,高校不但可以有效掌握可能出现就业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而且也利于有的放矢、分门别类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数据库信息的搜集和完善过程中,高校尤其需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偏颇学生以及综合能力稍差的学生。
(二)有效运用新媒体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离校后的就业帮扶 在新形势下,高校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有效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采用电话、邮件、微信、QQ等有效方式持续向毕业生推送用人信息和相关政策,使其掌握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另一方面,高校要打破与毕业生“毕业即脱离”的传统,使广大的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切实做到毕业生“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对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不仅要体现在社交礼仪、择业技巧、就业心理辅导等知识的升级服务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其职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上。此外,高校还应十分注重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的分类指导。针对由于经济困难的而引发就业困难学生,高校可在其毕业离校前通过就业项目申报的形式,对其就业情况进行分阶段考察和分批次地经济资助。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高校则要对其进行成功校友的创业经验讲座、创业实践基地等力所能及的专项指导。
(三)建立定期走访机制,保证“毕业后”就业指导沟通和反馈的畅通
对高校而言,就业指导人员通过对毕业生的定期走访机制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结构,而且也能掌握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等信息,从而为更加全面地指导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走访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使毕业生更符合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于市场和用人单位而言,其也能从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来访中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并根据自身需要向高校提出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市场上供需关系的紧张局面。
作者简介
1李彦东,男,1970年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41004;
2李韶辉,男,1975年3月,山西省晋城市,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41004。
注释
1章国平.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25-26
2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周廷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1.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详见http://www.ncss.org.cn/fl/jyfg/268502.shtml.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详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407/172464.html.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飙升,仅2014年就达到72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愈发严峻。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主导的就业指导思路依然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 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越发捉襟见肘。早在2007年,有学者提出了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实践的设想,即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到大学毕业后一年之内不间断的就业指导。1但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衡量指标依然采用毕业前初次签约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困难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麦可思公司《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研究显示,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这也就意味着尚有8.2%的学生依然在毕业半年后仍苦苦追寻一份糊口的工作。2
一、“毕业后”就业指导的内涵
有学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而且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具有双重效益。对个体而言,教育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收入的个人效益;对社会而言,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提升综合国力。3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总体平稳顺利,但仍有部分毕业生离校后尚未就业。他们的就业问题,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作为人才培养关键内容的就业能力培养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促进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要职责。
顾名思义,作为人才培养链上的关键环节,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指每年学生毕业离校后,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社会采用多种形式,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充分就业和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反馈、评估以及进行针对性培训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与传统的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不同,“毕业后”就业指导与学生联系更加密切。首先,“毕业后”就业指导主要针对离校后就业困难学生,其帮扶对象、范围更小,因而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各个高校熟悉自身人才培养特点并深谙毕业生就业规律。因此,也就能更好地结合毕业生爱好、性格、及其综合能力等因素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确立就业方向。其次,学生毕业离校后不可能再次采用在校时传统的就业指导形式,因而其形式需要更加灵活多变。例如,高校可以广泛采用就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发布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小贴士以及就业知识升级服务等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尝试开通热线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
二、就业困难学生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专门指出: 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将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体系,建立专门台帐,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42014年7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问题并出台有力举措推进毕业生就业。5至于何为就业困难学生,笔者认为,其主要是指在家庭、社会关系、经济背景、身体条件、所学专业等客观原因和个人性格、心理行为及思维模式等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下造成的就业不利,未实现正常就业的大学毕业生。
当前就业困难学生之所以产生,家庭经济困难是主要的客观因素,导致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机会选择和就业信息的获取上一筹莫展。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业困难学生不可能到各地参加招聘会,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就业范围也只能局限于学校所在地或家庭所在地。主观上,就业心理偏颇、自身综合能力不强等是直接原因。在针对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完全由于经济困难而造成的就业困难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小,相当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就业心理偏颇造成的。部分毕业生自信心不足,在求职面试时极易造成羞怯、紧张心理,部分毕业生有着严重的乡土情结,不愿离开家乡到发展更好的城市寻找就业岗位,从而引发了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结构性紧张,造成了“有业不就”现象的产生。此外,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更为严苛,不仅看中毕业学校、学历,而且更加注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目前,有些学生虽然学业成绩并不差,但实践能力却非常薄弱,与市场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求职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造成了“有业难就”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业指导的相关举措
(一)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建立并完善就业困难学生的数据库,提高“毕业后”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应在低年级阶段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等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类竞赛,增强学生的就业紧迫感,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此外,高校还可根据本校实际在学生离校前有针对性地搜集、排查有可能毕业后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信息,并建立完善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通过信息库的设立,高校不但可以有效掌握可能出现就业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而且也利于有的放矢、分门别类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数据库信息的搜集和完善过程中,高校尤其需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偏颇学生以及综合能力稍差的学生。
(二)有效运用新媒体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离校后的就业帮扶 在新形势下,高校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有效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采用电话、邮件、微信、QQ等有效方式持续向毕业生推送用人信息和相关政策,使其掌握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另一方面,高校要打破与毕业生“毕业即脱离”的传统,使广大的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切实做到毕业生“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对就业困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不仅要体现在社交礼仪、择业技巧、就业心理辅导等知识的升级服务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其职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上。此外,高校还应十分注重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的分类指导。针对由于经济困难的而引发就业困难学生,高校可在其毕业离校前通过就业项目申报的形式,对其就业情况进行分阶段考察和分批次地经济资助。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高校则要对其进行成功校友的创业经验讲座、创业实践基地等力所能及的专项指导。
(三)建立定期走访机制,保证“毕业后”就业指导沟通和反馈的畅通
对高校而言,就业指导人员通过对毕业生的定期走访机制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结构,而且也能掌握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等信息,从而为更加全面地指导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走访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使毕业生更符合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于市场和用人单位而言,其也能从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来访中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并根据自身需要向高校提出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保证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市场上供需关系的紧张局面。
作者简介
1李彦东,男,1970年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41004;
2李韶辉,男,1975年3月,山西省晋城市,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41004。
注释
1章国平.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25-26
2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周廷勇.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及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11.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详见http://www.ncss.org.cn/fl/jyfg/268502.shtml.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详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407/17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