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道而弗牵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讲求“情境”二字,而对于情境的创设有是考验教师智慧的时候。本文拟结合人教版语文教材,对情景教学法的内涵进行反思。本文也分析了情景教学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对情景教学法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挖掘。
  关键词: 情景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49-01
  新课改以来,已经有诸多语文教学一线工作者对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其中情景教学法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认为要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情境,以便于高效吸收上课内容。但也有不少教师对情景教学法表示困惑,特别是在如何创设情境方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与同仁分享情景教学法的使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重要性概述
  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定的,适合学生主体且对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教学法。广义的说,是作用于学生自身的,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狭义的说,是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作用于学生从而引起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的教学法可以通过很多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产生求知心理,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认知的过程。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旨在让传统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面对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创设情境主要以问题研究为主要平台,构建的语文课堂主流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能力成为了专业教师的基本能力。同时应该得到大力推广,让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全面普及应用。
  二、有效设疑,创设情境
  创造的起点往往是提出问题,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備的一种思维品质。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会碰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有来自课内的,也有来自课外的,有的甚至与文本无关,应该不管是什么问题,都要认真对待,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段文字学生不易理解,因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比如:鲁迅先生所指的“路”,仅是地上的路吗?文中的“希望”是指什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质疑,学生最终理解了这一深刻的哲理:路是要靠大家走出来的,希望也要靠大家为之奋斗,才会变成现实,这表现了作者改造社会的思想。
  例如,以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册《最后的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学生交流并确定小组内最感兴趣的问题: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硬咽了,还写下“法兰西万岁”然后做了个手势?小组内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一位同学分析人物的相关语言,一位同学分析人物的动作,一位同学分析人物的神情,一位同学负责总结发言。分别得到初步的答案,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宣讲自己的观点生1说语言只用了两个“我”和两个破折号。表明先生说不出话来。生2说先生好像还有很多话想说,可他不知从哪说起,所以硬咽住了。生3说他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个悲壮激昂的举动,说明先生有法国人民必胜的信念。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了先生深切的亡国之痛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人民的信任之情。学生交流后也可以修改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情况和结果。这样设计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得以熏陶,能力得以提升。
  三、创设情境道而弗牵让语文教学达到心灵的共鸣
  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很多文言文的诗词和古文,很多学生都觉得学习文言文和诗词比较枯燥,难以记忆,难以理解,但是又不得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背诵去学习。这让很多同学在学习诗词和古文时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而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突破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瓶颈。比如教师在讲解《登岳阳楼》这首诗词的时候,可以考虑到之前虽然接触过很多杜甫的诗词,但是通过传统教学方法的讲解同学们依然对此没有太高的热情,总觉得诗词枯燥乏味。
  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法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先让学生欣赏电视剧《杜甫》中的片尾曲《日月放光辉》,同时把歌词打到投影仪上,“绵绵似如黄河水,当年一气贯南北。一览群山凌绝顶,胡马奔腾不可追。秋风起,白发垂,伤心笔下千行泪,一声嚎啕万人悲。情系百姓苦,心为天下碎,沉沉郁郁评述时直说功与罪。落木萧萧下,江河去不归。天地茫茫无穷尽,日月放光辉。”让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来感受歌词的含义,听完以后针对歌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听歌的感受和听到歌词的意义,这样就调动了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师通过对歌词的解读讲解让学生进行思考,思考之前学过杜甫的诗词《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学生回忆《望岳》的气势磅礴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幽怨凄凉。
  而杜甫的这首《登高》则是抑扬顿挫的风格,他情系百姓、心碎天下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调动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作者独自凭栏而立、鬓发如霜、衣衫破烂,两只眼睛却深深凝望着洞庭的深处,岳阳楼已今非昔比,过去的繁华已经成为现在的冷清,面对浩渺的洞庭之水,让学生思考杜甫想到了什么?在思考什么?让学生带着对杜甫的感慨和无奈去学习这首诗,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意识,真正的去解读诗词。跟着作者的感觉,全身心的去体会作者的用意,从每一句诗词中寻找答案,让学生的情感升华,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就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明显表现出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通过反思,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积极引进“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进而达到让学生快乐轻松学习语文的教学目的,促进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蒲玉萍.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学周刊, 2015(33):133-133.
  【2】周妍.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39-01  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椭圆的定义是它的第一定义,即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两点间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这一定义体现了椭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代数特征——数量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关系列出方程来求解。  例1 椭圆C:x2a2+y2b2=1(a>b>0),F1,F2为椭圆的焦点,过F2的
期刊
摘要: 美术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教学,这是我们本文要深入探讨与研究的一问题。如何精准定位美术教学目标,在美术课堂中做到有效和高效,并且不偏离教学目标,我们就要从深入地研究美术学科新课程标准、对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理解和了解现代学生美术学习等方面作好思考研究工作。  关键词: 精准定位、美术教学目标、现代学生美术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会很认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就此方面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数学中的游戏教学,分别为教师在课堂开启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处理,教师应拥有强大的控场力,在游戏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  关键词: 游戏教学;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 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所阅读教学对于幼儿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感等的表达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缺少教学反思环节、缺乏幼儿独立阅读性以及阅读内容繁杂超出幼儿承受能力等。因此,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本文以《人生》中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女性形象的特质以及女性的悲剧命运,展现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以及生活状态,以引起读者对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命价值、文化特征等进行思考。  关键词: 《人生》;路遥;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72-01  《人生》和路遥的大多数小说一样,都是以70年代的黄土高原
期刊
摘要: 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后现代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艺术的观念化,观念化颠覆了以往笔者们对于雕塑的认识。本篇论文试图解决如何利用材料与造型语言来表达笔者的观念为切入点,以自己的毕业创作《风景》为主体,通过如何利用材料与造型语言表达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焦虑这一观念,并结合对笔者在材料与造型语言上有影响的知名雕塑家及作品来更有力的论述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如何更好通过材料与造型语言来表达观念。  关键
期刊
摘要: 侗族大歌是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传承问题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应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对侗族大歌的传承做了一些简介,也对侗歌传承的问题表示担心,从正反面对旅游业的发展对小黄村侗歌传承的影响有一些自身的见解。  关键词: 小黄村;旅游业;侗族大歌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70-02  侗族人对待侗歌的传承的
期刊
摘要: 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快速形成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将会取得良好的成效。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材内容普遍都是正面积极向上的,这些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成为德育教育的资源,给学生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分析研究,望能为小学德育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校对幼儿园的教育管理越来越重视。因此,作为幼儿园的一名教师,一定抓好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文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策,希望对幼儿园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管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62-01  一、
期刊
摘要: 数学教育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优质载体,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数学思维解决具体问题和认识世界。本文在分析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帮助数学教师优质高效地完成学科教育工作。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