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与吸烟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中国已经成为香烟消费第一大国。中国男人中的吸烟者,大约已过半数。同时,中国也是烟草大国。目前我国烟草生产、烟草消费、吸烟人数均为全球首位:烟草生产3300万箱(每箱5万支),是第二烟草生产大国美国的4倍,占全球烟草市场的31%;我国吸烟人数3.2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11亿)的1/4还要多。而另外一组数据说出来更值得深思,那就是我国每年因吸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9亿人民币,而同期烟草税收才240亿。
  随之而来的是我们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烟草危害。目前由吸烟引起的死亡中,慢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冠心病、肺结核等各占5-8%。中国现今在0-29岁的3亿多男性中,至少有1亿人最终将因吸烟而死亡。中国1990年吸烟致死亡人数为60万,21世纪初每年接近100万,至2025年将达到200万;至21世纪中叶,当现在的年轻人步入老年时,每年将有300万人,而且几乎全部为男性,死于吸烟所致的相关疾病。
  不光中国人吸烟,外国人也吸。控烟,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纽约市控烟成绩斐然,得力于前市长布隆伯格。这是一位亿万富翁,为了控烟,他不惜拿出数亿美元的家产,在世界各地认真提倡控烟,成为控烟运动背后的推手。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如果没有钱作为后盾,这个法律贯彻起来还是要大打折扣的。
  有钱能办事,宣传控烟就要花钱。在北京街头见过一幅控烟宣传画,上面是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女孩劝阻男方,理由是:“爱我就别害我。”这是我们见到的很好的一幅控烟宣传画。
  日本是一个劣根性很强的民族,但比较认真,布隆伯格没有派人去日本,他们就自动起来认真控烟了。在东京商业区街头,只要见到日本的白领烟民聚在露天吸烟,而且是在固定的地方围成一圈吸烟,这就说明办公楼内是没有人吸烟了。北京金融街便见不到吸烟人聚在楼外吸烟,这就说明楼内有人吸烟。
  吸烟或不吸烟是一件大事,反映了我们的世界观,还说明了其他的问题。比如,北京人都抱怨雾霾。但其实很多居民并不在乎雾霾,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不会在乎雾霾;若是真的喜欢清洁空气,怎会自己污染空气呢?城内开车的人也不会真在乎雾霾,北京市中心的居民区停满汽车。还有爆竹,今年元月中旬,离春节还有10天,街头销售烟花爆竹的商店就开张了,这简直是要为雾霾再加一把火。
  雾霾,据说眼下只有指标,而没有成分构成。听说连厨房的香味都算霾。只要空气不透明,不管是雾还是霾,便稀里糊涂,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统称“雾霾”。
  霾也好,灰也好,雾也好,在中国的历史不短,大概有上千上万年。烧秸秆,用草木灰肥田,人工造雾霾的历史也很悠久。农家烧大锅之灶坑,天天产雾霾。城市以前自取暖烧煤球,整日产雾霾。
  雾,乃自然之现象。人类断然难以遏制,切忌异想天开。霾,应辨识而分析。人们需要正确对待,不可盲目恐霾。
  中国几乎很少火山喷发。洋人地界的火山发作,包括森林大火,包括飓风扬尘,一次大概完全顶得了中国一年的雾霾。那里的成分,不仅含有巨量PM2.5,而且一定含有PM10,包括超PM10和超PM1。
  烟雾,多是在封闭空间,浓度高,时间长。雾霾,多是在开放空间,浓度低,变空间。
  尽管两者都需控制,但显然前者危害更大,危害更确切,例如呼吸疾病相关;后者疑似危害,具体得分析,比如花香果味。
  一个原因多元的霾,包括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城市扬尘、过路风沙,包括厨房食气、花果香浓、山风地气、云蒸霞蔚,需要认真对待。
  实际上,下功夫治理雾霾好比打仗,先得搞清楚对手是谁,搞清楚成分、比重、肇因、危害性等。下功夫治理雾霾好比看病,先得看如何对症下药,搞清楚表里、缓急、机理、预后等。治理需要过程,需要成本,多属急不成、慢不得。
  如今,首先要静下心来,把来龙去脉搞清楚再下结论、再下决心。除了在中国各地设站观测、分析、发布,最好也到中国驻别国的使馆也测一测,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一下、找出差别、以利改进而没啥坏处。
  雾霾是很难治理,但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若我们真有心治理雾霾,可以禁放爆竹、减少私家车,还可以从公共场所控烟开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