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po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今新课改正处在深入推进和持续实施的阶段,老师在改革的浪潮中践行着课改理念,但出现了一些课堂教学组织渐渐背离课改初衷,机械教条,甚至舍本求末的现象,需要在课程改革下静下心来再思考,让中学美术教学回归本真,让美育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中真正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美术 课堂教
(1陕西理工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汉中市教育局,陕西 汉中 723001)  摘 要: 职业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文章以陕西汉中为例,对其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和深入剖析,找出差距,从六个方面提出改善的措施以促进汉中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这对与汉中相似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一种参考,具有借鉴意义。  关
摘 要: 自中国都市文明兴起,关于农村青年如何融入都市的问题得到许多作家的重视。在三十年代以“骆驼祥子”为代表的青年奋斗失败标本,展现底层青年在社会中苦苦挣扎的辛酸图景。七十年代的高加林逡巡于城乡之间,反映出改革时期农村“知识青年”的两难选择。到了新世纪,时代迅猛发展,青年的出路问题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在《世间已无陈金芳》中的陈金芳身上,折射除作家对于农村青年奋斗的关注,也反映着底层青
摘 要: 张承志的《心灵史》自1991年问世以来有过多种版本,本文以1999年版《心灵史》与2012年版《心灵史》为范本,通过对2012年版《心灵史》版本修订的梳理,探究张承志对新世纪的思考,在流变中理解张承志对哲赫忍耶(或译作“哲合忍耶”)的文化立场及其思想意义。  关键词: 张承志 心灵史 版本  “回忆从那个冬天(1984年——笔者注)起,至执笔的整整六年、再至此次重新修正之间的三十年
摘 要: 本質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是新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展开的一场极为重要的学术争鸣,各派学者对其理解也可谓是大相径庭。以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点,以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本文将建构主义作为本质主义的他者——即“镜面反照物”进行论述,探究两者辩证关系,进而研究文学“本质”的多向生成特质,探索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镜
摘 要: 随着艺术院校专业国际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其教育培养的质量问题不断凸显,面临汉语与专业学习的双重困難,而且国内艺术院校全英文授课及专业建设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从多年培养国际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多种措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出培养模式的改进目标及措施。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国际学生 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来华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选择
摘 要: 本文以严复信达雅的翻译理论为指导,从“信”、“达”、“雅”三个方面对《美丽中国》的官方字幕译本和网络字幕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指出字幕长句的翻译应兼顾长句字幕与多个媒体画面对应的特点,采取“顺序为主、逆序为辅”的翻译方法,以期为字幕翻译从业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丽中国》 字幕翻译 信达雅翻译理论  《美丽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联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历时四年制作的纪录片
(华中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作为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的先锋作家余华新作《第七天》,以死观生,直逼生活,在绝望与温情的交织中,揭露底层小人物生之苦难。本文主要从“反讽”切入,解读余华新作的反讽叙事及突破。  关键词: 结构反讽 情境反讽 《第七天》  “反讽”一词古已有之,且这种“现象先于它的名称而存在”①,拥有悠久的艺术生命力。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修辞
摘 要: 在认知语言学下,隐喻是一种美丽而生动的修辞方式,对其解读应该从喻体分析本体,在此基础上了解作者描述的客观事物及其表达的情感。本文从隐喻这一概念入手,在分析其特征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以《茵梦湖》为例解析其中隐喻手法的使用,并对其中相关段落中隐喻手法的具体应用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 外国名著 隐喻 写作手法  一、隐喻写作手法相关释义  隐喻是英语等外国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这种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重庆 404000)  摘 要: 历史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形成对历史的科学、客观的认识。文章以“唐朝秘色瓷”教学片段为例,说明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对收集的史料进行筛选、鉴别、辨析、归类、展示,同时对展示的史料进行解读、分析、比较、概括、论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合作探究意识、实践研究能力。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