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要维护学生的言说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时,我算了一下进度,下星期要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在他逝世九周年时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文章。由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文中所讲的故事及人物令学生难以体会和理解,作为授课教师要想把课文上到学生的心里去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去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去感知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备课上非得多下点功夫不可。
  记得六年前上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地走进课文,我在讲之前先请学生查找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也精心准备了教具及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我先把课件认真地展示给学生,但是学生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显得很迷茫。这样的情绪和课文要表达的情感有点格格不入,之后我出示了学习要求,课前准备得很充分,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但是一节课上下来,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尤其是在理解“碰壁”“四周黑洞洞”这些词语时,学生的理解有点让人啼笑皆非。有的同学说鲁迅先生走路时,因为路上没有路灯撞墙了,还有的说是鲁迅写作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把鼻子压扁了等等。至于“四周黑洞洞的”更说不出所以然了,无奈我只能把答案告诉孩子们,所以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课堂的实效性很差。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这节課我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阅读,只是教会了生字、难字、句法结构,而忽略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再就是授课时点拨过于直接,讲得过多,启发得较少,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而直接引出了答案,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于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没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转眼六年过去了,这一次我该怎样上这一课呢?我冥思苦想,一边备课一边调整教学思路,这课到底该怎样上,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然了课件、资料仍少不了,起初我准备上课时先展示一下课件,让学生能从视觉上先感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尊重的情感,然后出示学习要求,通过读来理清思路,说说课文讲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感受课文,这似乎又是被牵着鼻子走。于是上课时我又重新调整了方案,先让学生阅读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的有关文字,交流一下阅读感悟,去感受一下万人同悲的场面,然后引出课文,板书课题后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句话的语境最有内涵?学生通过阅读纷纷举起了手。一个同学说:“我从‘数不清的挽联挂满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是个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人。”另一个同学说:“读了这一段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的口碑极好,很有人缘,也很有威望,很了不起,他去世了,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说明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看到学生说得这么准确,于是我继续问:“他为什么能受到这么多人爱戴和尊敬呢?他都做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去寻找答案吧!”并要求学生用笔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认真做好批注,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学习、去思考。我巡视着他们,几分钟之后,举手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一个同学说:“这篇文章条理很清楚,他主要讲了鲁迅先生做了四件事,一是和侄女谈《水浒传》;二是谈碰壁;三是救助黄包车夫;四是关心他家佣人,从这四件事中,我读懂了鲁迅先生身上有着美好的品质,心里有他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另一个同学说:“我从谈《水浒传》故事中看出鲁迅先生和兄弟之间浓浓的亲情,他很关心侄女的学习,批评侄女读书不用心的语言都是幽默含蓄婉转的,说明他是个非常慈祥可敬可亲的长辈。”听着同学们精彩准确的发言,我很欣喜。同学们会读书了,语文表达能力增强了。为了考查同学们对词语的理解情况,我特意提出几个词语让同学们说说其意思,如“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他们都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其意思。真是太棒了,这节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令我很满意,之前的顾虑彻底打消了。我讲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基本上是自读自悟。
  通过这次授课让我深深地感悟到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感受到阅读教学也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必须维护学生的“言说权”,还要指导并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交流和对话。也就是说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亲自体验作品,把理解课文的权利放心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考。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学生以启迪,引导他们深入文本世界,达成与文本世界的融合。
  编辑 高 琼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翻转课堂开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逐渐在各学校进行推广。为促进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从课外资源的运用、知识内化、讨论形式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积累经验。  关键词:翻转课堂;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或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下,师生能够借助
期刊
摘 要:“支点式探究教学模式”是新常态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它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究方案是基础,针对性学习是核心,学会学习,形成学力是最终的归宿。“支点式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依旧充满思辨的力量。  关键词:支点式探究;课堂建构;学会学习;教学改革  一、支点式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解读  “支点”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杠杆转动时起支撑作用的点。比喻事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也就是要精心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课堂教学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教师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预设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关键词:预设;生成;反思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水平现状之下,明确能力发展之结构,逐步细化能力发展年段目标,并在实践中寻求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开发能力表现可测可信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有序提升。  关键词:能力;树状;有序提升  素质教育旗帜之下,“全面发展”的口号洪亮且不绝于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最终也指向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教育并不空缺的情况下,却仍然出现了教育失效或效
期刊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要灵活运用影像、范画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制作动物面具时,我根据上述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先声夺人  小学生年龄小,对生动形象的画面尤其感兴趣。因此,在新课导入阶段,我播放了一段“龟兔赛跑”的视频。鲜活的形象、生动
期刊
摘 要:在最有效的时间教给学生最扎实的知识,这是高效的。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接受新方法,但却不能盲从。只有通过专业引领、理念学习、实践总结才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实验  2012年我校提出“四环一线”式生本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与高效课堂结缘,从最初的亲密接触,到现在与之密不可分。回顾这近四年的研究历程,可以用“高效课堂促我成长”八个字来概括
期刊
摘 要:主要研究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心,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关键词:自信;积极性;创新精神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
期刊
问题背景:听!这班主任好口才,噼噼啪啪批评了将近半小时了,意犹未尽!  看!这群学生耷拉着脑袋,接受着老师的“洗礼”,沉默是金!  这一幕在我们的校园中上演着、重复着。对于班主任的批评,学生“谈批评色变”。是呀,光批评不表扬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但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是绝对有必要的。  一、批评准备策略  为了让批评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进
期刊
摘 要: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生命意识、生命体验的缺乏,导致学生对于生命的敬畏不足并且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将生命化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成长,还有助于学生感知生命的可贵,体验生命的力量。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倡导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开启体验生命的智慧之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生命化教學  语文是一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心理辅导不是“额外工作”,而是分内工作。通过引导,能帮助学生调动内心的积极力量,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提高心理自助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发展。心理学领域中有很多“效应”,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受着这些效应的影响。从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运用,从而为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带来新的突破。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辅导;心理效应;实际案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