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刚:智慧民航正在驶入新领域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拥有3条跑道同时运营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投运,其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首次应用的国产化“多点定位系统”获得广泛关注,央视新闻频道“喜迎十九大”大型直播节目中曾对这一系统进行了专题介绍,提出这一系统完全的国产化标志着“中国在航空管理技术上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简称:民航二所)总工程师、2021年“蓉贝”技术领衔人吴宏刚正是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从事“机场场面运行智能化”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14年间,他带领团队率先完成场面多点定位系统、跑道外来物自动探测系统、防跑道侵入系统等机场重大设备的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多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民航科学技术奋起直追的近几十年内,国产化突破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关键词。”吴宏刚表示,2005年起,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二位,为民航重大领域突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前我国民航自主创新发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其中场面和空中运行管理系统等领域的国产化率超过80%,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并在‘十四五’开启了新技术领域的自主探索。”
  由大到强,探索智慧民航新未来
  产城:2017年首次提出智慧民航建设的概念后,2021年1月召开的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又将“智慧民航建设有新突破”纳入了十四五“开拓四个新局面”之一,我们为什么如此强调智慧民航?能否描述一下智慧民航的技术基础?
  吴宏刚: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我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机场建设高潮,到2025年全国运输机场将新增30个以上,力争全国运输机场设计容量达到20億人次。未来民航的运输量将越来越大,空域也更加复杂,甚至将有大量的无人航空器在天空运行,如果不用人工智能,不用大数据,不用智慧民航的大脑,我们无法面对未来的巨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民航并非我们对国外的追赶与学习,而是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行自主探索。是我国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优势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服务需求。未来一个时期,民航出行将实现“五个一”,即“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我认为如果要实现未来的智慧民航,需要有几大技术体系去支撑,即全要素的多源智能感知、空天地一体化的互联互通、航空系统的数字孪生和多元主体的智慧协同。


  产城:智慧民航对机场场面智能化进行了怎样的布局?“十四五”机场场面运行面临哪些技术突破?
  吴宏刚:根据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民航将抓紧布局民航领域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今年9月,科技部组织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的答辩,其中民航二所“机场场面智能运行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申报成功,将在未来3年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机场场面运行的应用,推动实现全息感知-智能管控-智慧决策。通过5G网络实现场面数据的精准全面收集,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对机场场面运行态势智能预测与预警、车辆调度的智能优化、作业保障资源配置的智能优化,最终构建一个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完整真正的数字孪生系统。把飞行器、车辆、人员信息与气象数据、鸟情、跑道情况等外来物信息全部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数据的集合,依托平台分析机场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推演预测机场的一些安全风险。我们预测,机场场面的最终形态可能会是无人化,包括无人机检查航空器、无人机巡检跑道、无人化管控中心、无人化机坪作业等。
  尚需基础平台支撑
  产城:要实现这些技术畅想,当前面临哪些问题?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
  吴宏刚:此前,我们研发的部分系统软件会送到荷兰皇家航空航天实验室,依托超大型的实时仿真系统进行算法验证、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但从长久来看,打造属于自己的超大型实时仿真平台必不可少。
  在民航局和四川省的支持之下,我们正在成都建设国内首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瞄准建设亚太领先、国际一流的民航工程技术创新及应用验证基地这一目标。这里面有大量先进的研究中心和平台,包括一个全域空管的仿真中心,包括一个实地机场模拟验证中心,还有大量高端、尖端的实验室。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我国民航科研基础条件,加快集聚形成国际一流的民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同时,培养创新人才也是重中之重,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卡脖子”领域的突破更为强调人才这一“核心”的力量。政府层面,一是要释放人才培养的积极信号,通过政策激励、资金奖励等塑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二是加强对人才的梯度培养,其中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或可成为未来重点培养目标。
其他文献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推进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创建智慧城市,建设美好人居,倡导“美好生活”方式。城市“未来社区”建设事关城市“美好生活”的现实具现,其既是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工程,以智慧化加持烟火气,保旧与更新并行。  事关“美好生活”的创新  备受期待的未来社区到底是什么模样?率先提出未来社区概念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
期刊
10月16日,“蜀乐文化&黑胶文化推介会”在成都音乐坊的MPK黑胶文化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成都音乐坊建设管理委员会筹备组主办,成都市音乐影视产业推进办公室、武侯区文体旅局指导,四川省蜀乐佳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成都武侯音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办事处提供支持。  蜀乐堂是一个将古蜀文化与现代巴蜀民族音乐相融合的体验空间,MPK黑胶文化馆
期刊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为缓解学前教育服务供需矛盾,政府购买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必要途径,也是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必然选择。然而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质量问题频发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人民满意度下降。因此,本文以江苏省政府购买视域下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作为讨论对象,对其质量管控进行研究,以期推动该项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推广进程。
  首先,以江苏省为例,对政府购买下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在了解政府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主要方式以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全球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又一增长点。全球各国、各地区、各城市都把数字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善于把握机会的成都看准时机,将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内容之一,以期以产业高质量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此前新华三集团与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中,成都在城市总分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
期刊
患者就诊量预测是解决急诊科过度拥挤的常用方法。但大量研究缺乏应用性。医疗资源的分配与患者需求相关,因此,以患者的发病规律为基础,考虑影响患者发病和就诊的日期和环境因素,建立急诊患者就诊预测模型对于急诊患者预测和管理的衔接有实际意义。
  [目的]本研究以三甲医院急诊患者就诊量为研究对象,运用XGBoost算法建立一个通过日期和环境因素分级预测急诊就诊量的预测模型,并通过SHAP解释特征变量对模型的贡献。
  [方法]本研究使用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28日广州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各分诊
過去十多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保持强劲增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statista数据显示,到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4.59%。在规模持续攀升的同时,物联网应用市场的细分化趋势也日益显现,人们逐渐在交通、物流、环保、医疗保健、安防电力等领域广泛接触到这一新兴技术。  9月27日,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期刊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不退反进,而得益于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国服务”正有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赢得竞争先机  世界贸易组织界定的服务贸易包括商业、通信、建筑工程、金融、文化旅游、体育、运输、健康等12大领域,而当前这些领域无一不在积极拓展与数字科技的结合。事实上,在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轨道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确实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此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实体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企业意识到合作将成为企业获取外部资源和提升企业战略管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未来的竞争将演变成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关系非常复杂,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企业间信任可以提高彼此的合作水平,降低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联结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纽带,为系统内企业合作提供基础。现有研究大多从静态视角分析了企业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而很少有研究从动态视角分析各阶段企业合作关系形成的内部驱动力。因此,本文将基于企业需要视角研究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
工程机械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全球大搞基建刺激经济使得工程机械行业迎来发展良机,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的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冀望通过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第一梯队的底气与拓进  工程机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挖掘机、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专用零部件等设备,多应用于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采矿等领域。据英国KHL集团发布的2021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
期刊
水电开发企稳,风、光接续成为电源装机增加的主力,风电和光伏的累计装机差已经渐次缩小,时新技术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让电力系统拥有了更加敏捷的“感官”和“大脑”,更适应转型需求……这些因素都对光伏行业发展有所助益。涵盖研发、设计、制造、建设、运营、回收等环节的万亿级绿色光伏全产业链堪为蓝海,创新光伏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光伏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开发,将光伏发电打造为发电成本和电价最具竞争力的电源品种,探索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