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使师生头疼的问题。每个学期8篇作文,题材内容都显得重复老套,往往教师教得吃力,却总不能如愿,甚至谈“文”色;学生搜肠刮肚,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纯属虚构。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崭新的作文平台,引进广阔真实的写作对象,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弥补实际写作环境的“先天不足”。
1 巧用信息技术,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习作提供源头活水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为作文提供了原材料,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学习紧张,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简单枯燥的生活导致了作文题材的狭隘,家庭、校园、父母、同学成了小学生作文中永恒单一的主题,要不就是一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象。胸中有“成竹”,画时才能信手拈来;只有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才能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米之炊。在这点上,网络无疑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天窗。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足不出户就能观察到大千世界,从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到关注民生的国家政事,从圣洁的雪域高原到炎热的撒哈拉沙漠,使学生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感觉,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保证了源头活水,使学生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侃侃而谈。
2 巧用信息技术,超越时空限制,拓宽写作思路
仓央嘉措有句诗说:“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在我不经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许多真正的美丽。”确实,生活中许多精彩感人的画面都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的,人们还没有看清楚,甚至还未曾捕捉到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看都没看到,更何况诉诸笔头呢?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超越时空的限制,帮人们定格精彩的一幕,让学生可以仔细观察,慢慢体会,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如在题为“一次拔河比赛”的作文练习中,赛场上的气氛很激烈,但回到教室写作文,学生却没多少话好说。因为赛场上,运动员只顾用力地拉,拉拉队员只顾加油欢呼,谁会去留心观察同学的神态动作呢?幸亏笔者在比赛时就拍摄下了拔河的全过程,而且运用3种播放方法,帮学生拓展思路。
1)全景浏览:把整场比赛中最精彩的一局重新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了比赛输赢的悬念,学生反而更能静下心来观看比赛过程。
2)慢放画面:把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慢放,笔者选择把绳子中间的秤砣即将过线、输赢即定的那一瞬间为慢放画面,选秤砣一过线,胜利者欢呼雀跃,拉拉队员相互拥抱的镜头为循环播放。
3)特写镜头:把赛场上精彩的一幕幕定点放大,用一张张照片的形式呈现。如:拉拉队员敬丽金因个子太矮,竟然站在凳子上,用力地挥动着队旗,那团跳跃的火焰点燃了大家的斗志;运动员徐胜康憋着一口气,胖胖的笑脸涨得通红;胜利的一方拥抱庆贺,失败的一方垂头丧气……
运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再现了比赛的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地观察比赛,无形中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作文自然妙语连珠。
3 巧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发表,点燃起学生的创作热情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心理学研究也证实,成功的体验更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文章得到发表,就能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体会到价值被肯定的感觉。可以说,这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好激励。而传统的作文发表,对学生来说,简直难如登天。以因特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作品的发表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和更便捷的途径。
依托校园网站,学生写好作文后,可以自由无限制地上传自己觉得写得不错的作文。文章上传后,首先在未公开区(入门级用户)或投稿箱(初、高级用户)里,这里的文章不会被长久地保存,在许多人的浏览过程中,他们会给这篇文章打分或写评语,或有教师或管理员直接点评打等级进入发表区或精品区。在进入发表区后,文章会长期被保存在这里,接受所有人的评论和打分,好的作文会在短时间内得到高分,不好的作文也会有人打“退稿”,有竞争才会有动力,这样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4 巧用信息技术,改革讲评机制,提高评改效率
传统的作文批改费时费力,学生不当一回事。每一次作文本子发放下来,总是极少数学生面对自己的分数激动不已,面对自己的评语喜上眉梢;而其他大多数学生看看分数然后惊诧不已,瞧瞧评语于是緊皱眉头,激动和惊诧过后,这篇作文就放在一边不闻不问了。这种只由教师一人批改作文的评价方式显然违背了教学的主体规律。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过程,作文评价也应如此,也应该是积极互动的。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作文的评改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家长、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把作文评价方式从陈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评外,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讲评。课堂上讲评的时候,可以把要点评的作文上传,营造出像QQ聊天那样轻松自由的环境,大家一起畅所欲言,欣赏点评。这种评价方式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由一人发表意见,其他人静悄悄地听,如果纪律不好,会影响其他学生倾听的局限。每个人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会影响别人,也不会受人干扰,由大家互相商讨,评价的参与面会大大增加,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如徐俊辉同学的《一次有趣的拔河比赛》文章被上传后,留言1:“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比赛的紧张激烈,比赛富有童趣,深深地吸引了读者,而且用了很多好词,如剑拔弩张、严阵以待、四脚朝天、一鼓作气……不足的是行文有点儿拖沓,不够简练,希望你继续努力。”留言2:“这篇习作不仅写出了运动队员在场上全力以赴,也写出了拉拉队员的斗智斗勇,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条理清晰。这种写法给我启发很大,我也要试试。”留言3:“这场拔河比赛紧张激烈,双方形势瞬息突变,似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而且有许多细节的描写,说明你观察细致,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如果能再加点儿心理描写,那就更好了。”
对于不同的评价声音,作者有的是时间慢慢咀嚼消化,会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且对所有的评价作者全都可以回复,可以承认自己的缺陷,也可以为自己做出申辩。在回复过程中作者的思维又一次得到提升,对自己的文章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既是对这篇作文的反思和再认识,也是下次作文的经验。而且,也有些学生吸收大家的意见后,修改好重新发到网上与大家交流;有不少学生在看了大家的点评后,作文水平也一再提高。
总之,巧妙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给作文教学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传统的作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戴圣良.基于网络的作文讲评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5(1):66-67.
[2]何正武.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作文评价[J].教学研究,2006(2):50-51.
[3]朱水根.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1 巧用信息技术,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习作提供源头活水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为作文提供了原材料,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学习紧张,基本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简单枯燥的生活导致了作文题材的狭隘,家庭、校园、父母、同学成了小学生作文中永恒单一的主题,要不就是一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象。胸中有“成竹”,画时才能信手拈来;只有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才能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米之炊。在这点上,网络无疑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天窗。网络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包罗万象,蕴涵无穷,足不出户就能观察到大千世界,从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到关注民生的国家政事,从圣洁的雪域高原到炎热的撒哈拉沙漠,使学生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感觉,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保证了源头活水,使学生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侃侃而谈。
2 巧用信息技术,超越时空限制,拓宽写作思路
仓央嘉措有句诗说:“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在我不经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许多真正的美丽。”确实,生活中许多精彩感人的画面都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的,人们还没有看清楚,甚至还未曾捕捉到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看都没看到,更何况诉诸笔头呢?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超越时空的限制,帮人们定格精彩的一幕,让学生可以仔细观察,慢慢体会,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如在题为“一次拔河比赛”的作文练习中,赛场上的气氛很激烈,但回到教室写作文,学生却没多少话好说。因为赛场上,运动员只顾用力地拉,拉拉队员只顾加油欢呼,谁会去留心观察同学的神态动作呢?幸亏笔者在比赛时就拍摄下了拔河的全过程,而且运用3种播放方法,帮学生拓展思路。
1)全景浏览:把整场比赛中最精彩的一局重新展现在学生面前,没有了比赛输赢的悬念,学生反而更能静下心来观看比赛过程。
2)慢放画面:把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慢放,笔者选择把绳子中间的秤砣即将过线、输赢即定的那一瞬间为慢放画面,选秤砣一过线,胜利者欢呼雀跃,拉拉队员相互拥抱的镜头为循环播放。
3)特写镜头:把赛场上精彩的一幕幕定点放大,用一张张照片的形式呈现。如:拉拉队员敬丽金因个子太矮,竟然站在凳子上,用力地挥动着队旗,那团跳跃的火焰点燃了大家的斗志;运动员徐胜康憋着一口气,胖胖的笑脸涨得通红;胜利的一方拥抱庆贺,失败的一方垂头丧气……
运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再现了比赛的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容地观察比赛,无形中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作文自然妙语连珠。
3 巧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发表,点燃起学生的创作热情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心理学研究也证实,成功的体验更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文章得到发表,就能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体会到价值被肯定的感觉。可以说,这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好激励。而传统的作文发表,对学生来说,简直难如登天。以因特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作品的发表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和更便捷的途径。
依托校园网站,学生写好作文后,可以自由无限制地上传自己觉得写得不错的作文。文章上传后,首先在未公开区(入门级用户)或投稿箱(初、高级用户)里,这里的文章不会被长久地保存,在许多人的浏览过程中,他们会给这篇文章打分或写评语,或有教师或管理员直接点评打等级进入发表区或精品区。在进入发表区后,文章会长期被保存在这里,接受所有人的评论和打分,好的作文会在短时间内得到高分,不好的作文也会有人打“退稿”,有竞争才会有动力,这样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4 巧用信息技术,改革讲评机制,提高评改效率
传统的作文批改费时费力,学生不当一回事。每一次作文本子发放下来,总是极少数学生面对自己的分数激动不已,面对自己的评语喜上眉梢;而其他大多数学生看看分数然后惊诧不已,瞧瞧评语于是緊皱眉头,激动和惊诧过后,这篇作文就放在一边不闻不问了。这种只由教师一人批改作文的评价方式显然违背了教学的主体规律。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过程,作文评价也应如此,也应该是积极互动的。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作文的评改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家长、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把作文评价方式从陈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评外,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讲评。课堂上讲评的时候,可以把要点评的作文上传,营造出像QQ聊天那样轻松自由的环境,大家一起畅所欲言,欣赏点评。这种评价方式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由一人发表意见,其他人静悄悄地听,如果纪律不好,会影响其他学生倾听的局限。每个人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会影响别人,也不会受人干扰,由大家互相商讨,评价的参与面会大大增加,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如徐俊辉同学的《一次有趣的拔河比赛》文章被上传后,留言1:“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比赛的紧张激烈,比赛富有童趣,深深地吸引了读者,而且用了很多好词,如剑拔弩张、严阵以待、四脚朝天、一鼓作气……不足的是行文有点儿拖沓,不够简练,希望你继续努力。”留言2:“这篇习作不仅写出了运动队员在场上全力以赴,也写出了拉拉队员的斗智斗勇,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条理清晰。这种写法给我启发很大,我也要试试。”留言3:“这场拔河比赛紧张激烈,双方形势瞬息突变,似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而且有许多细节的描写,说明你观察细致,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如果能再加点儿心理描写,那就更好了。”
对于不同的评价声音,作者有的是时间慢慢咀嚼消化,会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且对所有的评价作者全都可以回复,可以承认自己的缺陷,也可以为自己做出申辩。在回复过程中作者的思维又一次得到提升,对自己的文章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既是对这篇作文的反思和再认识,也是下次作文的经验。而且,也有些学生吸收大家的意见后,修改好重新发到网上与大家交流;有不少学生在看了大家的点评后,作文水平也一再提高。
总之,巧妙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优化作文教学过程,给作文教学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传统的作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戴圣良.基于网络的作文讲评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5(1):66-67.
[2]何正武.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作文评价[J].教学研究,2006(2):50-51.
[3]朱水根.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