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法也从根本上发生了一些转变。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为例,诗歌不仅是一种意境丰富的文学体裁,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将社会生活映射到文学创作当中,诗歌教学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诗歌凭借其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节奏也成为了伟大的中华艺术瑰宝之一。文章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现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29-01
纵观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数十首诗歌素材,均为我国古代大家的名篇佳作,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是不容忽视的中华文化宝藏。在国学热日渐兴起的今天,将我国的诗歌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当中势必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的融入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总结和浓缩,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专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合理选择诗歌教学的内容,力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诗歌教学的目的有待明确。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夠,缺少必要的诗歌教学经验,同时教学模式也过于单一,这很难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应试教育的观念在小学教育阶段仍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教师关于诗歌教学的目的只能是出于备考知识的讲授,诗歌内容的赏析也演变成了传统的文章背诵。
1.2 浅阅读模式对于诗歌教学的阻碍比较严重。
所谓的浅阅读模式,就是指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高科技手段的普及下,小学生更偏向于一些浅显轻松的阅读材料,而对于类似诗歌这样的精悍文本就鲜少涉及。诗歌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细细品味和赏析,显然浅阅读模式严重阻碍了诗歌教学的发展。
1.3 传统诗歌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诗歌教学模式的单一与僵化也是阻碍诗歌教学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引出课题-介绍作者-自我泛读-逐句解析-集体背诵-练习巩固,这样一贯的教学模式使得诗歌的课堂教学缺少了必要的生命力,教师单纯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诗歌的教学,这也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展。
2 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策略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很难突破考试的框架,也很难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诗歌教学的研究上,这对诗歌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小学诗歌教学只能是遵循着传统的固有模式发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改善当前诗歌教学的现状。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2.1 增加小学生关于诗歌的阅读量。
从阅读量的角度来引起学生对于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一定量的诗歌阅读也是学生理解诗歌、学好诗歌的关键。然而,在当前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是很难使学生的诗歌阅读达到一定的数量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极进行诗歌文学的阅读,因此来提高对于诗歌教学的关注度。甚至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设计一些诗歌阅读的作业,借此来督促学生进行适量的诗歌阅读。
2.2 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就内容讲内容,而应该将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等相关信息一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对诗歌背景及环境大致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诗歌内容的理解。通常一首诗歌的内涵都与作者的遭遇有关,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诗歌作者感同身受。诗歌文化与我国的历史发展是一脉相连的,因此阅读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感悟过程。
2.3 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诗歌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随着高技术手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广泛实施,不少学校已经开始习惯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自身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课堂氛围中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利用幻灯片或是视频的方式来介绍诗歌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也是极为有利的。
2.4 提升学生自我创作诗歌的热情。
诗歌的发展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同样需要一些新元素的刺激和创造。在鼓励学生增加诗歌阅读量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诗歌自我创作对于诗歌教学的开展大有裨益。小学生的诗歌创作,教师无须对内容或格式有过多要求,而是着重于一种诗歌意境的展示,这对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及创新意识都极为有益。
3 结束语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诗歌文化的形成其历史地位显然是不容置喙的。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对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下,诗歌文化的教学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诗歌不仅仅是众多文学要素的集结,更是中华思想与艺术的一种浓缩,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诗歌教学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是尤为必要的。教师理应责无旁贷,担负起诗歌教学的重任,为传统文化的承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魏小玲.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J].中外教育研究,2011.
[2] 黄碧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创新探讨[J].Magnificent Writing,2011.
[3] 徐永杰.怎样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效性[J].新课程研究,2010(05).
作者简介:焦燕(1981-7),女,陕西西安人,工作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魏寨街道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学历:本科,职称:小教一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现状;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29-01
纵观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收录的数十首诗歌素材,均为我国古代大家的名篇佳作,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是不容忽视的中华文化宝藏。在国学热日渐兴起的今天,将我国的诗歌文化融入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当中势必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的融入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趋势,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总结和浓缩,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专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合理选择诗歌教学的内容,力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诗歌教学的目的有待明确。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于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夠,缺少必要的诗歌教学经验,同时教学模式也过于单一,这很难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应试教育的观念在小学教育阶段仍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教师关于诗歌教学的目的只能是出于备考知识的讲授,诗歌内容的赏析也演变成了传统的文章背诵。
1.2 浅阅读模式对于诗歌教学的阻碍比较严重。
所谓的浅阅读模式,就是指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高科技手段的普及下,小学生更偏向于一些浅显轻松的阅读材料,而对于类似诗歌这样的精悍文本就鲜少涉及。诗歌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细细品味和赏析,显然浅阅读模式严重阻碍了诗歌教学的发展。
1.3 传统诗歌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诗歌教学模式的单一与僵化也是阻碍诗歌教学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引出课题-介绍作者-自我泛读-逐句解析-集体背诵-练习巩固,这样一贯的教学模式使得诗歌的课堂教学缺少了必要的生命力,教师单纯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诗歌的教学,这也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展。
2 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策略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很难突破考试的框架,也很难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诗歌教学的研究上,这对诗歌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小学诗歌教学只能是遵循着传统的固有模式发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改善当前诗歌教学的现状。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2.1 增加小学生关于诗歌的阅读量。
从阅读量的角度来引起学生对于诗歌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一定量的诗歌阅读也是学生理解诗歌、学好诗歌的关键。然而,在当前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是很难使学生的诗歌阅读达到一定的数量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极进行诗歌文学的阅读,因此来提高对于诗歌教学的关注度。甚至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设计一些诗歌阅读的作业,借此来督促学生进行适量的诗歌阅读。
2.2 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就内容讲内容,而应该将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等相关信息一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对诗歌背景及环境大致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诗歌内容的理解。通常一首诗歌的内涵都与作者的遭遇有关,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历史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与诗歌作者感同身受。诗歌文化与我国的历史发展是一脉相连的,因此阅读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感悟过程。
2.3 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诗歌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随着高技术手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广泛实施,不少学校已经开始习惯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自身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课堂氛围中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利用幻灯片或是视频的方式来介绍诗歌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也是极为有利的。
2.4 提升学生自我创作诗歌的热情。
诗歌的发展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同样需要一些新元素的刺激和创造。在鼓励学生增加诗歌阅读量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诗歌自我创作对于诗歌教学的开展大有裨益。小学生的诗歌创作,教师无须对内容或格式有过多要求,而是着重于一种诗歌意境的展示,这对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及创新意识都极为有益。
3 结束语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诗歌文化的形成其历史地位显然是不容置喙的。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对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下,诗歌文化的教学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诗歌不仅仅是众多文学要素的集结,更是中华思想与艺术的一种浓缩,是华夏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诗歌教学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是尤为必要的。教师理应责无旁贷,担负起诗歌教学的重任,为传统文化的承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魏小玲.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J].中外教育研究,2011.
[2] 黄碧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创新探讨[J].Magnificent Writing,2011.
[3] 徐永杰.怎样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效性[J].新课程研究,2010(05).
作者简介:焦燕(1981-7),女,陕西西安人,工作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魏寨街道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学历:本科,职称:小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