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成”:让课堂精彩纷呈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k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种种新观念新视点向我们走来,“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课堂俨然成了多声部思维合奏曲。这就是生成!于是《亡羊补牢》既可以解读为为时未晚,也可以解读为追悔莫及;《滥竽充数》既可读出南郭先生之伪,也可读出齐湣王之智;《落花生》中的花生未必是理想中的人生,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实用才是尽善尽美……诸如此类异彩纷呈。生成的课堂渐为众多专家、学者、教育者所激赏和倡扬。
  的确,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但是,我们有些语文课堂因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许多生成让人难以释怀。
  一、现状的思考
  镜头一:某教师教柳宗元的《江雪》,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一生满脸疑惑。“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我认为是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去卖的。”学生接二连三地解读。教师若有所思:“嗯,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吗?”“啊!”被问学生一脸茫然。突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教师无所适从,把“球”踢回給学生。“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会结冰的。”教师恍然大悟:“哦!是这样,你明白了吗?”“嗯……有点儿明白了……”那学生也只好作罢!
  老师质疑引导,当学生提疑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老师不能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双方交流着一些俗不可耐的回答,做着一个有趣而无意义的游戏。面对生成,教者无所适从。
  镜头二:《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教师为了体现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便设置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孩子们几乎众口一词地称,狐狸很坏、很狡猾,乌鸦很傻、很可笑之类的。老师似乎觉得不够创新、不够求异,便千方百计启发诱导。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名学生兴奋地说:“老师,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老师连连称是,并表扬他很有见解。
  原来这位老师曾读过某教学杂志关于《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段,其中就有学生评价狐狸聪明而被老师倍加赞赏的教例。于是,他就依样画葫芦。但想想《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与《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彼狐狸非此狐狸,怎能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前者是欺诈卑劣而后者则是生存智慧。很显然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面对生成,教者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以致引导失控。
  二、实践的策略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读懂文本,让文本语言及其承载的思想影响感染学生;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文本,让跳跃的思维插上理性的翅膀思辨地穿梭字里行间;还要引导学生勇于超越文本,让更丰厚的语言和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勃发。
  1.生成——感悟文本
  读懂文本是生成的根本。如果连课文都读不明白,谈何生成?如果有,亦是无源之水不活,无本之木不长。从这点上看,生成是建立在读懂文本基础上的。读懂文本,不仅需要我们悟遣词造句之妙,还需要我们悟布局谋篇之美,更需要我们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能打动人心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也正是这种内涵的美。
  如《推敲》一课中,我对“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一句中的“竟然”一词提出了疑问,认为这个地方没有必要用。有学生马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因为这个词体现了贾岛因为推敲文字如痴如醉,完全忘我的状态。”另有生也说:“‘竟然’说明这样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他是一个穷和尚,竟然敢冲撞韩愈的仪仗队,跟其他行人的表现形成了对比。”这样的课堂,在师生心灵交汇的平台上,生成精彩纷呈……
  2.生成——质疑文本
  生成源于质疑,深加工的疑问永远是学生生发语言、陶冶情趣的焦点。从质疑出发,便能让文本离得更近,从而大大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质疑文本,就要将疑贯串于学习始终,读前有疑,读中释疑,读后存疑,解决旧疑存新疑。我们的教学应该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在相继生成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问题,实现质疑与生成的完整化归……
  如一老师上《草船借箭》,深读课文时,老师让学生提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一学生的提问出乎意料:“从课文内容看,诸葛亮不是向曹操借箭,哪有这样借的?倒不如说是‘诈’或‘骗’,所以我觉得这个课题不准确。”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这样想。”“老师,我不同意!”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此时,教师没有敷衍、搪塞,也没有按自己的预设强行施教,而是顺水推舟。“究竟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借’字好,还是用‘诈’或‘骗’准确,我们再把课文细细地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个现场辩论。”一场充满智慧的辩论就此展开……这样的课堂,生成基于质疑而丰富多彩,疑问借于生成而豁然明朗,学生在探寻是非曲直的旁征博引中生成的是包括语言在内的更智慧的精彩。
  3.生成——超越文本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作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
  如上述《狐狸与乌鸦》,老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狐狸与乌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狐狸太狡猾了。”“我不喜欢这只乌鸦,因为它太虚荣太没有自知之明了。”一个学生很干脆地表明态度。另一个学生补充道:“我也不喜欢这只乌鸦,因为它忘了狐狸的本性。”话音刚落,又一个学生发言了:“我不喜欢这只狐狸,因为它想不劳而获,我也不喜欢这只乌鸦,因为它耳根子太软,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很会读书,你读出了自己特有的感受,真了不起。”老师表扬了他,并且接着引导:“既然你们都不喜欢狐狸和乌鸦,那你们心目中的狐狸与乌鸦是怎么样的呢?来,拿起你们的笔,我们重新改编狐狸与乌鸦的故事,让狐狸与乌鸦都变得可爱起来。”于是学生动笔改编故事……这样的课堂里,生成的不仅仅是语言,学生在语言的演练中,自然地进行着人世间最崇高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这样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永恒追寻的美好境界。
  的确,语文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神营养,只要学生“悟”得其神,“疑”得其精,“超”得其度,他们的精神必将更加灿烂,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必将更加丰润厚重,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将充满生命的光彩。
其他文献
The X-ray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analyse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two metal imidazole chlorides: [Fe(Im)6]Cl24H2O 1 and [CuCl(Im)4]Cl 2 (Im = imidazole). The
黄斑水肿是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BRVO)引起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先前的研究未将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分成不同的类型。作者研究了64只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和黄
泰格特的小小说《窗》,塑造出了两个迥异的形象——“近窗者”与“远窗者”,通过塑造他们道德品质上的崇高与卑劣、精神面貌上的光彩照人与污秽不堪,形成令人惊诧的强烈反差,
期刊
杨尊启自1989年调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旅客运输公司驾驶客车至今已20年了。20年的春风秋雨,20年的寒来暑往,他以炽热的爱岗敬业之心和永不疲倦的双手,驾驶客车运送旅客往
我院采用冷光紫外线照射治疗鼻前庭炎24例、鼻前庭疖1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本组男25例,女14例,均由耳鼻喉科确诊转我科治疗。①方法与结果:采用北京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
[“书”材展示]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选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运用方向]  1.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困难所累。“莫听”和“烟雨任平生”尽显洒脱,任凭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
在美国,节奏布鲁斯的历史已经长达七十余年,作为流行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音乐风格,节奏布鲁斯一直在音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节奏布鲁斯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传入我国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还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
根据231眼地下水动态监测井、34个降雨量站以及6个水文站的降水、径流、蒸发、地下水位等系列资料,分析通辽市平原区43 734 km2范围内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描述地下水位演变规
5t中型越野车 主要用于物资和人员运输、通讯、医疗救护、炊事、抢险、修理、汽车起重机底盘、环视雷达、导弹发射、消毒清洗、半挂牵引和40mm高炮牵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