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讨论(三)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l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1989~1993年作者应用牛骨形态形成蛋白(bBMP)与预制的微孔煅石膏复合后,应用于骨不连的治疗,从而避免了煅石膏遇水产热对BMP活性不利影响。临床应用13例,术后早期出现骨愈合征象,临床检查及X线评价效果良好,无合并症发生,结果表明,异种BMP植入人体,临床上未显其免疫排斥反应。能明显促进骨愈合过程,可作为骨折及骨不连治疗的一种新型材料。
期刊
期刊
从1979~1986年用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共48例,其中39例得到随访。发现移植腓骨的直径增粗与手术时的年龄及受区部位有关,小于20岁的直径增粗率高,受区在下肢的直径增粗率明显大于上肢。移植后的腓骨长度、髓腔直径与上述两种因素无明显关系。有2例发生应力骨折。
期刊
期刊
局部注射DBM、BMG治疗骨不连、骨迟延愈合是一种改变临床传统手术的新疗法,此种方法可在门诊施行无须住院。作者报告1987年6月~1993年3月随访6个月以上的54例。结果:骨不连组临床愈合率88%,骨迟延愈合组91.3%。DBM组诱导成骨成功率96%,BMG组95.65%,临床满意。结果证实:局部注射DBM、BMG和手术植入一样符合诱导成骨的理论和原则。作者认为是一种简易方便、行之有效的可靠治疗
期刊
从1982年10月~1993年6月应用人工全股骨置换治疗股骨病变6例,2男4女。年龄平均为34.5岁。病变范围均超过股骨全长的2/3,其中3例为反复病理骨折的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原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合并病理骨折,2例为孤立骨转移癌,术后髋膝关节功能均良好。作者提出该手术对于侵及全股骨、反复病理骨折或有病理骨折倾向,其他治疗方法有困难的良性病变、有保肢指征的节段性切除难以根治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及孤立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