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文言文,读为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65-01
  新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能顺畅朗读,了解内容,背诵一些课文”,也把原来占全教程30%的数量降到了20%。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教学难度上都有所下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的减少,但是也可以看出对文言教学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言文是中化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而当中的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孩子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华儿女,理应继承民族的文化。也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撑起精神的大厦。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就更有责任把这种厚实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它继续发扬光大,泽被后世。
  纵观初中文言教材的编排,虽由短到长,由易入难,可时间拉长了距离。特别是对追求新鲜感、时代感的中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在当代“速食文化”、“快餐文化”、“网络用语”的感染下,文言文对中学生而言,更是万般枯燥。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文言,记忆是一个难关,但是兴趣更是一个难坎。
  我个人认为,冲破这个难关,跨过这个难坎,诵读应为主。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作为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民族精魂的载体,其组词、造句、达义讲究凝练,其音韵、节奏和气势有着独特的辞采之美,音乐之美和意境之美。也就是说,文言之美,美在其韵。将韵味读出来了,也就不难感受其意了。
  所以,“学好文言,读为先”。
  首先,教师示范诵读,是一个最直接而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示范式的诵读,对学生是一种感情传递的过程。当然,这种示范式的诵读,不是单纯地读准字音,而是必须做到“三要”:一要从了解作品感情准备,二要从句读停顿准备,三要从教师自我朗读经验准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读出其韵”。
  像《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一句,在字音上、字义上并不存在难度,但若能读出其“韵”,其“意”也就昭然若揭了。“夕阳”二字应重读,“西下”二字则应做停顿延音处理。如此指导朗读,教师不必多做解释,一种“夕阳西下,游子思归”的悲切之意,早已包含于诵读之中。
  正所谓:多读可以品其韵,可感其意。
  其次,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现代多媒体教材中有许多可供使用的辅助教材,动漫式的视频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音频中的配乐朗读,更可从听觉角度引导学生。
  像在《童趣》的教学中,我使用了视频漫画教辅,展示的教材画面生动可感,配以配乐式的朗读,仿佛古人跃然纸上,无形中让沉寂百年的文学作品增添了许多灵气。
  这样,学生更愿意开口朗读,也从听觉角度初步建立起诵读的语速、语感。
  其实,诵读本就是學好语文的必要前提,学好文言文更是如此。让“学生开口读”到“有感情地读”到“能读出其韵”,实则是个长期的工作。要让学生爱上读,也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成就感,而成就感的获得也就促成了学习的兴趣。
  最后,我要谈的就是在诵读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
  在教师示范诵读的前提下,在多媒体教辅的帮助下,应该构建诵读课。不要认为在诵读上多花时间是一种浪费,让学生默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背诵比赛等等都是有益的诵读教法。象《石壕吏》中的无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悲悯,《唐雎不辱使命》里人物的奸诈与无畏……都能从诵读中一一感悟。
  当学生从诵读中感受到乐趣,从角色扮演中得到肯定,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然大幅提升。
  文言文中不少作品本就可以配乐而读,这很多程度上可以从美感方面感染学生,毕竟追求美是人的本性。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还是很快能体会到诵读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那离理解文意也就不远了。
  文言文中的民族精神浓缩在语言文字当中,体现在人物故事之内,讲是讲不出来的,只有反反复复诵读才会感悟出,记在脑子里,刻在心上。
  所以说:学好文言文,读为先!
其他文献
【摘要】内涵式发展是以质量提升为核心,通过挖掘高校潜力,创新并调整制度和结构,发展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的成长模型。而在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可以提升教师工作质量,培育出优秀的师资队伍。本文基于内涵式发展背景,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力求建立一个完善的高效教师激励机制,为内涵式发展寻求新的突破。  【关键词】内涵式 激励机制 实践  【基金项目】新疆醫科大学教育教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日益深入,针对“三个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体地位缺失、教学形式单一、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对“在线+面授”的互动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组织设计、实施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旨在破解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难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互动融合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本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供需对接、多维互动”的应用型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32-01  一日与家长聊天时,有家长向我诉苦:“杨老师,昨天晚上可气死我了!就那么点东西背了一个晚上还记不住,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笨?”细问缘由后得知,昨天他与孩子在家复习功课后,教孩子背了一首古诗,在家长看来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在孩子那里却变成一时间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引发了我对指导聋儿背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幼儿教育中自主游戏开展,让幼儿的童年被游戏点亮进行分析,游戏一直是幼儿教育中重要应用因素,游戏能够带动幼儿在精神上的共鸣,积极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在主体背景下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积极从幼儿游戏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背景下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以及分析,主要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利用游戏方式促进幼儿教学进步,激发幼儿的智力,帮助幼儿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关键词】游戏教学 主题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职教育发展新趋势视角,以高职公共礼仪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互联网时代对高职职业素质课程的影响,提出顺应高职教育趋势、明确职业素质核心课程定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改革、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发设计等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提供课程教学保障。  【关键词】高职 职业素质课程 悉尼协议 互联网加时代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逐渐出炉,其中,创业教育就是当中的一个新发展方向。现代的各大高校是人才输送产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为了响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高校要做好一个标榜的作用,及时转变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而培养出更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创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工作的展开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在这个众创时代下,对教育方式进行改变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必须要
期刊
【摘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使语文教学贴近高职生活,增强高职语文的实用性,对如何将高职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策略探究。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写作训练和综合实践拓展方面做浅显的尝试。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55-0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
期刊
【摘要】顾曰国在《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研究》一文中界定了“多模态”的概念,梳理了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及所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为多模态与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  【关键词】多模态 多模态感官系统 语言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衡水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为jg2016093)和2015年河北省高等學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Y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学校、教师以及社会都开始不断重视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的工作。教师们运用乡土教学的方式让以往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主义素养等,还更好地实现了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乡土资源 武汉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血肉相连。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
期刊